让非遗文化与清廉有机结合,是郭茨口小学深化清廉学校建设新的创新点和生长点。为进一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本学期,学校教师以校本课程《读江记》为依托,通过对汉江流域的非遗物品中一“物”的观察、品味,充分挖掘其中的“清廉”元素,用演、舞、唱、画等形式呈现自己的清廉感悟。展演活动中,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洗礼,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一方小舞台,一张白幕布,灯火摇曳,锣鼓喧嚣,四年级教师带来了皮影戏表演《取经路上话清廉》。老师们在白色幕布后面,在喧嚣的锣鼓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在老师们的手上跳跃,幽默诙谐的语句中蕴含着关于清廉的大道理。
粽子,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一颗小小的粽子,代表着人们对屈原的思念,象征着屈原清清白白、清正廉洁的一生。三年级组教师包粽子、诵《橘颂》,追忆屈原志洁行廉的高尚品格。
一杯清茶问今古。茶,象征着东方心随万境转,无喜亦无忧的通达境界,也是中国人恪守的一方精神家园。六年级组教师将学校一景——汉龙亭“搬”上舞台,在亭边开起了“茶话会”,品茗抚琴、以诗会友,飘香的茶叶、悦耳的琴声、动人的诗词,都告诉我们清廉是作为教师必备的品格。
竹子生长在清净之地,具有自立不倚、宁折不弯等品质。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咏竹、画竹、颂竹,将竹子作为清高自洁的象征。竹编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手艺,承载了祖祖辈辈相传的智慧,一年级教师演绎的《竹编绘清廉》,将竹编艺术带到了我们身边,竹子在老师们的手中一挑一压,经纬交错,告诫全体教师在工作中务必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保持清正廉洁。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清风阵阵起。小小折扇,开之则用,合之则藏,炎炎夏日,轻摇折扇,感受徐徐清风,逍遥自在。五年级组教师在舞台上开启了“折扇工作坊”,在对话间明确了制扇时不偏不倚、整齐正直的标准,传递了制扇师几十年如一日传承非遗工艺的坚守。一曲扇舞,舞出廉洁清风。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汉服有着飘逸的衣袂,严格的形制。二年级组教师展示了自汉唐以来不同形制的汉服,平面结构、五行五色、交领右衽、绳带系结、上衣下裳、宽袍大袖,传递了汉服里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俭养德”“中和之美”“遵纪守规”等的形制内涵,提醒全体教师做人需得规矩,应当堂堂正正。
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汉江边的非遗与清廉文化“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这样别具一格、入脑入心的师德教育,也让全体教师恪守清廉原则,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做出表率,让风清气正充满校园,浸润人心!
图文编辑:麻淑婷、魏璇
审核:周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