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小贴士——裕国庄小学

竹杖芒鞋
创建于2023-07-11
阅读 4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是你想多了吧!”面对孩子向你倾诉“成长的烦恼”,你是否曾脱口而出这样的话?现如今,部分家长仍抱有“老观念”,认为孩子年龄小心思少,都是在“无病呻吟”或是为了贪玩、逃避学习找“借口”。殊不知,正因为父母这种有意无意的“忽视”,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渐行渐远。

暑假期间,与孩子朝夕相处。您可能也会因为孩子的学习,手机、作息时间,家务劳动分担等问题与孩子产生冲突。因此,家长朋友们学会管理好我们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家人的应激反应影响而产生情绪、行为的变化。那么,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一)勇敢面对成长中“犯错”的孩子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许多父母还常常把孩子犯错当成是丢了自己的“面子”,伤了自己的那点“脆弱的自尊”。这使他们不敢面对孩子犯错。要知道,不容许孩子犯错的父母,他自己就在犯错。在孩子犯错时,父母要能勇敢面对,自我调整情绪,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并重新信任自己的孩子,全家“相伴而行”来共同帮孩子度过人生的各种关卡。父母也要把孩子当成自己人生导师之一,因为孩子也经常给父母提出许多需要敢于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所以,父母要敢于和孩子共同成长。

(二)力求不在极端情绪下处理孩子的“问题”

不少父母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对孩子指手画脚训斥怒吼;情绪好的时候则拼命补偿孩子。这让孩子无所适从。在“爱”的成长道路上,每天可以用实际行动多爱自己一点,建立信心,停止自责和责备别人的情绪表达模式。比如,对孩子的问题要就事论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容易动怒的人,能否在出口或出手之前,暂离现场,并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或者自己要转移或调整即将爆发的情绪,如听一首音乐、做一个运动、和好友聊一下天等。一定要记住:请冷静,别做情绪的奴隶。

(三)倾听的技巧

1、说话时注视孩子,保持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

2、倾听的最佳时候是你和孩子独处的时候;

3、面部保持自然放松的微笑,表情随孩子的谈话内容有相应的变化,恰如其分的点头回应;

4、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话;

5、适时回应,引导孩子把话讲完;

6、询问孩子感受,并表达理解孩子的感受;

7、和孩子讨论可以怎么做。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父母,可以多关注孩子身上的优点,多给予肯定,对于孩子积极的想法和做法,父母可以多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学会接纳自我,提高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生活与学习计划,督促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合理安排饮食,并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一起做饭、洗碗、整理房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观影,交流分享彼此感受,或是下象棋、围棋等。

(tips:心理学家指出,目标越具体越明确越有利于执行。而且指定的目标要是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过大的或者不明确具体的目标不利于坚持。)


作为父母,我们天然地爱孩子,但更要“懂”孩子。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如何正确的与孩子相处,学习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只有我们的心里阳光,孩子才能更有力量面对人生的荆棘和困难,更能绽放他自己,成为他自己。

阅读 4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