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诵咏·叙写:文化共生视域下“德音雅乐”的“孝心孝行” ——东营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培训首日纪实

柚子茶
创建于2023-07-10
阅读 6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何谓文化?

是孝善,是德行,是历史的积淀;

是信仰,是规范,是民族的根基。

文化,是传统,更是传承;

文脉赓续,守望传承,我们在行动。

       为实现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通课程教材与学科素养之间的边界,2023年7月10日,东营区中小学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做有文化自信的学校教育”暑期研习班在河南登封开班,东营区传统文化骨干教师30人与新疆霍尔果斯以及河南柘城的老师们共11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开启蓄力赋能的寻根之旅,并以“仁义礼智信”为组别,融合“三地”教师,组成“仁组”“义组”“礼组”“智组”“信组”五个小组,形成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地域融合。

      日挂嵩山露曙光,迎风晨练气昂扬。培训以“八段锦”健身操为序幕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端正身形落胯松,静心调吸步从容……”教练老师不仅从传统文化内涵进行阐释,对“八段锦”动作要领进行分段讲解、演示,还在一招一式上给予细心纠错指导,调整气息,激发了学员们对传统功法的浓厚兴趣。

01:10

晨练

      在“晨练+习劳”的传统文化常规实践活动之后,暑期研习班开班仪式传递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仪式现场,所有学员齐唱国歌,向祖国致敬。随后,整理衣冠、端身正仪,集体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三鞠躬礼,表达对孔圣人的敬仰。轻声落座后,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珍贵录像,学习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最后,北京生命蓝海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诊断式生命教育主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课程班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莫治文老师致开幕词,他指出,本次培训主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如何做到文化自信,二是对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做有文化自信的学校”,既是“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生命教育创新德育模式研究”总课题,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后教育实践的问题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寻根·深味“德”之源

      德音雅乐,是为国学之美;中华孝道,谓为文化之根。首日研习课程以“中华孝道与德音雅乐”为主题进行了文礼解析及经典诵读。

      第一讲,全国监狱系统独家个人传统文化工作室带头人、徐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讲师团首席专家讲师张恒进老师开讲《立德树人与育人之道》。他以“尚善文化”为基点进行探索与实践,并总结出“孝、恕、仁”三字道德体系重构路径。课堂上,张老师以“教育之道”切入,深刻阐释“教育”二字的字源内涵,并以“孝”为基础,以“恕”为途径,以“仁”为根本,带领全体学员体察并珍惜身边人、身边事。他用“真心、真情、真爱”向学员讲述了“因亲教爱”四个字的传统文化内涵,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句句肺腑的话语,直击心灵,全场教师从眼眶盈泪,到泪如泉涌……眼泪打湿了衣衫,打湿了胸前的研习证,那泪水中,是感恩,是愧疚,是与父母连根的过往画面,是对“孝道”的深刻体悟,也是对“教之义方”的情感共鸣。

泪水打湿的研习证

闭幕凝思父母恩

01:03

       第二讲,河南省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师德标兵、新国学教学研究副主编、新国学素质教育课题研发组组长李延玲老师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礼乐盛宴。《孝经》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李老师取“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为题,用充盈情韵的诗词曲赋滋养沁润教育之根,《生命的河》《推动摇篮的手》《跪羊图》《父亲》《爱的真谛》等曲目,在她的演绎中,既有图文并茂的故事讲述,也有催人泪下的歌曲展示,她把情感倾注于音乐中,融化在美好的经典中,有对“孝道”的剖析,也有对幸福的感悟。她以“乐”厚德,以“孝”促教,以“礼”从心,于“肢体之间”,于“声乐之中”,传递“善”的智慧,寻脉中华传统,根植文化自信。

01:19

诵咏·参悟“德”之义

       这是一场拔节的盛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暮色伴随着朗朗的吟诵声,传递出了传统文化的声乐魅力。全员手持书卷,诵读《大学》《中庸》,接受中华经典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品质的陶冶与浸润。读“圣贤书”,做“儒雅人”,参悟经典,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1:01

叙写·扬孝德文化

      拨云极目,嵩山染湛蓝;捧书听乐,文化历千年。伴随光影流转,最是培训的芳华,日久弥香。一天的培训结束,老师们的研习笔记上留下了满满的收获。朝闻道,夕思矣,是以记之。

      盛夏的这场培训,融“民族文化”“孝德文化”于一体,在研习的生活与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文化元素,从差异共生、互联交融的视角引领老师们深入解读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也是“做有文化自信的学校教育”的力量根源,这力量,必会换做今后坚定的脚步,擎起东营区教育的一片天,活态传承,做“有文化自信的学校教育”。

供稿:东营区传统文化骨干研修班 仁组

阅读 6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