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国粹

小时候我很乖
创建于2023-07-10
阅读 2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7月9日,裕华西路小学二三班“迪斯卡瑞”红领巾小队的同学们来到了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 开启“寻访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国粹”的研学之旅。

带上小耳麦,跟随讲解员老师开启今日的研学之旅。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和文化体系。通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为维护中国人的健康和生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东汉时,集市中有一老翁卖药,他的门前悬挂着一大空壶,待到集市散去,就跳入壶中,集市上的人均没看见过,只有管理市场的小官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费长房感到非常惊奇,便带着好酒好菜前去拜望老翁。老翁约费长房第二天再来,并一同入壶中。

    只见壶中装饰如宫廷般华丽庄严,美酒佳着充盛满桌,二人畅饮尽兴而出。后来费长房拜老翁为师,并随之隐居山中,终于把老翁的医道方术继承下来,在民间为广大群众疗病去痛。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置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都是悬壶济世,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成了中医的标志。

        萱草别名众多,有“忘忧草”、“疗愁”、“鹿箭”等名,食用时,多被称为“金针”。相传大泽乡起义前的陈胜,家境贫困,由于营养缺乏,他患了全身浮肿症,胀痛难忍。有一天,陈胜遇到一位姓黄的婆婆,给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让他吃。他吃下后,不过几天全身浮肿便消退了。

    陈胜称王后每天摆酒设宴,无数佳肴珍膳都引不起陈胜的食欲。便请黄婆婆再蒸一碗给他吃。他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连说:“味道不如当年了”。黄婆婆说“这真是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啊!”羞得陈胜跪倒在地连连下拜。

    从此,陈胜将黄婆婆留下专门种植萱草,并时常吃它。同时又给萱草另外取了两个名字,一名为“忘忧草”,一名为“黄花菜”。因为黄婆婆的女儿名叫金针,而且萱草叶的外形像针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它“金针菜”。

    后来人们纷纷用萱草根来治疗浮肿病症,被郎中反复试验成为一味常用中药。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 这里陈列的中药标本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讲解员给大家科普了中药材的分布及功效。通过清晰的图片、生动的讲解,同学们个个兴致盎然,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了几味常见中草药。     

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下,认识了黄芪、当归、茯苓、黄连、三七、天麻、山楂等十几种种常见中药材。通过观察外观,利用手中的药材图标,找到对应的中药材开具药方。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精华之一。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望闻问切”四诊法由扁鹊发明。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及切脉”。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对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望闻问切”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是中医必经的步骤。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长远,其中人体穴位内包含的知识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可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五禽戏,也称华佗五禽戏,是东汉神医华佗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模仿虎、鹿、猿、熊、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而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同学们在影院体验中,充分感受了几种草药的成长环境。

    此次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的研学活动,让小朋友们直观地了解到了中医药的神奇魅力,领略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颗颗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鲜活种子在幼小心灵中悄然萌发。

阅读 2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