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崇山峻岭,溪流淙淙。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山民,“对山喊得应,走路得半天。”出门就得爬坡下坎,山水兼程;即或走过小小的坝子,大多也得经过河流或溪涧,一日步行也达不到百里。
农户门前原木搭成的便桥,每遇山洪爆发就会被冲毁
垂吊着藤蔓的石拱桥,见证了上百年的风霜雨雪
先辈们为消减这些出行障碍,就地取材,或砍伐林中的原木,或劈开山上的石头,靠自身的智慧和体力,架起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后来有了水泥浇成的板块,架桥方式又省时省力一些,略微缓解了涉水出行之难。
既可通行也可歇脚的凉桥,也是当年此地的景观桥
先上后下的石拱桥,杂草丛生,过桥相当于翻过一个小坡
风霜雨雪,经年累月,高山大河还是难以逾越的阻隔,山民的日子离山外的世界还是那么遥远。进入21世纪后,贵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首先消除制约经济、阻碍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确立了“县县通高速”的战略目标,同时实施“村村通公路”来惠及偏远山区农户。
重走大石板铺成的平桥,桥缝里长出灌木,七旬过桥人想起了60年前上街求学的岁月。
原来石板桥面左边损毁两块,后来用一块水泥板替代
特别是经过脱贫攻坚大决战之后,公路修进了农户的院坝里,雨天出门脚不沾泥。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建成的大大小小的桥梁数万座,连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织成绵密宏大的路网。“日行千里”的愿景,当下也是普通农户驾车就能轻而易举实现的事情。回看来时路,可谓“今夕两重天”。
立在河中的木桩撑起窄条的水泥板,成了寨上人家出门的桥,老少过河时就得小心翼翼
较厚较宽的水泥板,横跨山涧,农家小女孩毫不在意的大步过桥
当年那些自建的各种桥梁,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保存为古迹,有的与周围环境一起,被培植成一道景观……俱往矣,留此存照,谨以这一组旧图录下农耕文明的遗迹。
临近乡场,桥面宽了一些,也长了一些,走过这桥就到乡场,走过乡场就到了学校,有的就从学校走到了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