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绿草摇曳着芬芳,袅袅炊烟飘飞进心房,又是一年盛夏里绿荫蝉鸣耕读忙,铺青叠翠,绿叶葳蕤,处处洋溢着夏天盎然的生机与热情。

自4月份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方案和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我们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是教育教学改革当中的一件大事。各种各样的新名词也扑面而来,面对新课标的新要求,如何指导我们的教学,真正让教学符合大政方针,同时也更加符合我们的教学方向,万柏林区教育局领导们高度重视 尽可能的从实效上来入手,并在2023年7月9日上午来到万柏林区第三中学校会场亲临指导并参加了万柏林区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初中历史全员培训。

会议在8:30分准时开始,首先由万柏林区历史教研员袁庆蕊老师作了发言,每一位都要成为责任担当的教师,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方案的颁布直接给我们的教学及考试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钻研课程,切实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大单元教学。
为准确把握2022新课标的精神内涵,让教育理念深入课堂教学中,特邀请了山西省实验中学历史朱树苗老师,他是山西省历史学科建设指导组成员;山西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家组成员;山西省中考命题专家组成员;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三优工程”优质课一等奖;山西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初中历史优质课竞赛获课堂教学一等奖。为我们做了“大观念统摄下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导”为主题的讲座。

新课标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未来的变化,朱老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实施新课标?时代更换赛道,教育低版本运行!新课标下大单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得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散教学还是要走向关联,重整的教学。中国的教育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处在不断的改革之中:课标不断修订,教材不断重编,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变化,新概念也在层出不穷,比如: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大概念、大单元等,弄的一线教师应接不暇,教学要学着创新,书本很厚,也可以将它变得很薄,整合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更透彻,更清晰。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具有知识储备的人才,具有经验储备的人才,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单元教学就一语中的。大单元教学告诉我们教学中不要只向学生兜售知识零部件,而是要有整车的思维。接下来指出大单元的重要性,是将素养落实到教学中的锚点;之后具体解释大概念,大单元,以及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区别。

今天讲的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是2022版新课标提出来的,被认为是解决新教材内容高度浓缩、学术性强的一种方法,因此一线教师首先必须要弄懂什么是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懂了才会认同,才会运用。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专题、话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且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我们明确了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的区别,还了解了大单元教学中,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较长时空的纵向整合和较广时空的横向整合。
纵向:可对历史发展中有前后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重要概念和学习主题,如“中国疆域的发展”“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横向:可将较长历史时期的同一类型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宽阔的视野认识历史。如可将15-16世纪“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避”整合在一起,形成在较长时段内考察“大航海时代”的新的学习主题,有助于学生以全球视角考察中外历史的发展和相互影响。
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大单元,建构学习内容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促进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路径,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单元一课一目,即大主题-中主题-小主题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因此整合相关课的内容,围绕大概念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趋势,被认为是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单元教学有三种形式:一是作为内容单位的教材单元,如中国古代史的秦汉时期等单元;二是作为活动单位的学科内整合单元,如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的起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的重要意义等;三是作为学习单位的大单元即跨学科单元,如中华英雄谱、小钱币大历史、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等,以使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国家化。
第二部分,朱老师对“大单元”进行讲授,详细阐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提出“大单元教学”是对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统筹规划和教学设计,同时以亲身教学经验指导参训教师如何将传统教学转化为“大单元教学”,可以作为内容单元,凸显时间线索的变化;可以作为活动单元,凸显学科内单元的整合;可以作为学习单位的大单元,凸显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国家化,让在座教师们受益匪浅。如何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和组合,强调了跨学科教学不能淡化本学科的主题,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并且能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朱老师讲到跨学科教学,其中举例钱币历史,例如贝壳钱币出现的内容说明了什么,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的原因,四川最早钱币的自然地理因素,联系到现代数字化人民币的发展,是从历史到生活的展现。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应该是用知识解释历史,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然而还有很多的历史现象,我们是直观感受不到的,例如人口的迁移,这就需要我们师生深入研究,通过精选史实、构建框架,最后形成体系,才能发现期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总之,借用朱老师的一句话,那就是历史是一条长河,我们不能一直潜水,也不能长期漂流,要学会知识的整合。

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宏观层面要求我们首先依据本单元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确立“大概念”,进而搭建其中的构架与联系,确立目标与评价的标准。
问题是思维的启动器和方向标,在统筹规划大单元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确定学习任务,提出关键问题,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避免出现提问形式单一、问题开放性不够等不良倾向。在大单元教学我们还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使教学情境更加多样化,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分析史事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这样才能达成学业质量的核心素养要求。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生成相应的子任务,实现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优化知识结构,需研究课标.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经验进行设计.如何落实知识结构,可使用合作学习的模术,采用问题教学,使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化学习,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以学生的问题展开研讨,如何设计有效的同题?专题的标题就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对标题进行解释的内容转变成问句,就成为关键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问要有层次性,层层递进。创设情境、提公针对性问题,在大单元教学中、理论实践经验缺一不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结构设计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点,以问题设计为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以情境设计为单元整体教学的载体.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
讲到跨学科单元主题学习,朱老师强调要做到两点:一是高质量设计;二是要融合生活实际。朱老师以自己的姓氏,贵姓何来——朱姓起源为切入点,展开人口迁移的主题,层层递进、情景迁移,真正赋予跨学科意义,用历史解释现象。 随后解释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路径:确立大单元主题——设计大单元整体知识结构——研读课标教材,确定核心问题——创设情景,制定学习任务;首先,结构优化;以隋唐为例,如何使结构优化,避免碎片化教学;其次,问题设计;问题化教学是转变课堂学习模式的桥梁;如何把知识问题化,把对标题进行解释的内容转化为问句,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例,展示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例,以走向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捍卫共和四个主题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通过问题化学习,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要把单元内容结构化,实现问题化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朱老师今天讲的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化学习和结构优化是我们每位做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如何提问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知识,掌握知识,在讨论中落实知识。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朱老师用表格形式给我们指出了如何提问问题,怎样提问题的一些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再就是结构优化问题,其实就是板书。一节课讲完了,如何板书是老师提炼知识的关键,太少了,凸显不出重点,太繁琐,不利于学生掌握。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在板书上下功夫,好的板书,是篇“微型教案”.它可以把讲解的知识简明、形象、直观地传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抓住重点,理解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丰富想象,强化记亿、发展能力,有助于教和学。所以,有专家的引领,有区里领导的重视,我们万柏林的教学成绩会越来越好!老师们的水平会越来越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通过朱老师三个多小时的讲解引领,增强了老师们设计和实施大单元教学的信心,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许多疑难得到了解答,收获满满的心得体会!教学依旧路漫漫,我们一定能潜心专研、踏实践行,充分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打造高效课堂,期待每一位老师共筑万柏林教育的繁夏盛景!
编辑:樊艳琴
审核:袁庆蕊
撰稿:赵丽芳 李永萍 郑胡娣 张静 李转英 郭丽芳 郝亚绒 刘建敏 黄雁飞 焦翔宇 王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