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也是一种必要的成长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让自己更加有智慧、有思考能力。
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有助于学生顺利理清思维脉络,进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的水平,立足教材,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有选择、有意识去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价值,最终产生思维动机。
我们以“进一法”和“去尾法”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小明的奶奶去市场买香油,她想把 1.5kg的香油分别装在不同的玻璃瓶里,每一个玻璃瓶最多只能装0.4kg,请问小明的奶奶需要几个玻璃瓶呢?让学生读题,寻找解题的思路。其实,这道题目的关键就是1.5kg中包含有几个0.4kg,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猜测一下,进而再独立去计算出结果,结果为 1.5÷0.4=3.25。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再次抛出问题:按照四舍五人的原则,我们准备3个玻璃瓶可以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还有 0.3kg 的香油没有办法装,所以需要准备4个玻璃瓶”。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进一.法”的教学内容,亦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去尾法”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动机,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就为学生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知识之间 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在实际教育教 学活动中,教师要务必考虑到这种内在的联系。这样,学生就会通过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逐渐理清思维的脉络。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两个点是尤为关键的,即起始点和转折点。关于起始点务必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否则学生就会觉得问题的解决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关于转折点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点拨。与此同时,精心设计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如同做练习题一样,要不断加强练习才行。为此,对于练习题,一定不能过于随意,而是要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保证所选择的题目能让学生找到一些方法与规律,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刨根问底,当然这其中有可能有的观点是正确的,有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对于小学生的这种“好奇”、这种“质疑”,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肯定,即便是错误的,教师也要首先对于学生的这种精神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其给予必要的引导,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和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