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班主任研修活动

Queen
创建于2023-07-09
阅读 4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落实旗教育局文件精神,响应学校号召,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我们五年级八位班主任根据分配任务,针对“后进生的教育帮扶转化能力以及学生个案的观察教育分析能力”这一主题进行了研修。

后进生教育帮扶转化能力

  经过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我们认为针对后进生转化应从一下几方面进行:

改变坏习惯扭转厌学情趣


          一部分后进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必须从帮助其形成理想的学习习惯的观点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多后进生有学习懒惰习惯,不愿意努力、不愿意思考,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课走神,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抄袭或应付了事。对于不良习惯,要采取减法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师生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转变计划。通过将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不良习惯逐一列举,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帮助下,教育后进生每天克服一点坏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如果学生的某一毛病已经改掉,就从计划表中删除,如此长时间坚持,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用良好的课堂氛围影响后进生


    教育要以人为本,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得到较好的思维训练和知识发展。为此,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好,反应快的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设置问题时应分情况分层次设置。只有这样备课,上课时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2)教学内容难易得当。教学的内容安排要求难易恰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顾及成绩差的学生。对于相对简单的练习,例如认识生字,进行组词等,可以让后进生多回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形式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景教学,经常变化教学形式,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激发后进生的参与兴趣。只有这样,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发言积极。


班级工作体现后进生的存在感


    九年义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不能只拿成绩衡量学生。有些学生随所对学习不太感兴趣,但是在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比如有的学生管理能力特别强,这样的学生可以让他参加班级管理工作。这样不断激发他对学习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布置“因人而异”的作业


    老师在授完课后,布置的作业时应多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是否给后进生带来了做作业的压迫感和畏惧感,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题型,布置难度各异的题目。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程度,逐步缩小与优生的差距。一定要杜绝给后进生抄袭别人的作业,错误的、不会的教师应帮助后进生找到作业出问题的原因,帮助其弥补知识上和技能上的缺陷,鼓励其独立有效地完成作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

        总之,对待后进生,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正视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严格要求通过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技能、方法,不断鼓励,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并时刻做好后进生问题的教育预防工作,从而使后进生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学生个案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


    王治军,男,13岁,从小和爷爷、奶奶住一起。在班级处于后进生,他个性倔强,有时会以自我为中心。虽然他聪明,但他很顽皮,喜欢活动,胆子很大,自由散漫,不太适应校园的制度。纪律不好,喜欢惹事生非,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总是随心所欲。

         上课听讲极不专心,爱插嘴,做小动作,多管闲事,喜欢接老师的话,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学期末结束放学后,他没有及时回到家中,家里人等了很久一直等不到他,就给我打了电话,在电话中我先是安慰其奶奶以他的性格应该是到某位同学家里去玩了,并告诉他奶奶我现在就来联系班级里其他学生。但他的奶奶由于太过着急,在电话中把一切责任推卸到我的身上,已全然忘记当时的情形首要任务是合力去找小孩。在无奈之下我只能先挂断电话,立即开始联系班级里其他同学,但很多通电话结束之后,依然无果,再看看放学到目前为止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当我意识到提问的必要性时,我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了这件事。大家听说这件事后,都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即和我一起去寻找他。通过拨打电话、调看学校以及学校周边的监控录像,挨家挨户查看监控,最终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协作下,通过录像里小孩的路线我们判断他是回老家了。后来家里人通过电话了解到小孩已经到老家家中。

问题成因分析

         阿德勒曾说:"孩子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反映出他们的生活和个性,而这种隐藏的背景是影响他们行为习惯和个性成长的第一要素。爷爷奶奶的溺爱、爸爸妈妈的忙碌工作以及缺乏正确的指导,使得孩子渐渐形成了放纵自我、不受约束的性格。当我进入学校后,由于我的行为习惯不佳,我常常遭到批判和斥责,这导致了我形成了逆反心理,我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在遇到问题时会做出决断。

教育和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作为班主任,我针对该同学以上的情况,作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1、个别谈心:事后与其交流并得知放学后他先是回到出租房中,但没看见家里人,看到门都锁起来,由于当时是即将放寒假,事先家人并未与其交流沟通,他自认为家里人都已经回老家了,于是便独自一人返回老家。

        我得知此情况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对他进行耐心的引导,教育他放学后应该按时回到家中,在找不到家人的情况下,可以询问周围熟悉的邻居,也可以请他们帮忙联系家人,先要了解家里没人的真实情况,然后再去做判断。让他知道家人找不到他的焦急心理,会担心他,告诉他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不能自我决断,也不能默不作声地按自己想法去行动了。

       现在,我经常与他进行深入的交流,赞扬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我一直认可他的优点,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他的缺点,比如上课不能专心致志。在谈心的过程中教育他遇到问题应该多与父母家人以及周围认识的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教育、引导。通过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的根源。

         通过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最近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家长应该改变教育方法,多给子女温暖的关怀,检查子女的作业,引导读书,协助子女克服学业中的障碍,多抽时间与子女沟通,及时鼓励子女的进步。当他想讲话时,父母要认真倾听并了解他的观点;就算不同意他的行为,也要接纳他的感受,试着加以判断;对孩子的改变要有耐心,并经常与我取得联系在与爷爷奶奶交流时,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带孩子的艰辛,但也提醒他们要正视孩子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教育,以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们改正。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无穷的,不仅要给他们心灵上的支持,更要以行动表达出来,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怀,让他们知道你们是真心爱他们的。他们不会孤独,也不会被抛弃。也希望家长时刻要关注孩子的上学放学时间,有事一定要提前安排告知,并与多孩子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促使孩子在遇到事情后多与父母家人联系,而不是自己盲目去做决定。

       为了帮助他实现短期目标,我建议他在这两个星期内,需要他和我们那样,天天认认真真读书,与学生友善共处,积极交流,上课专心听讲,多去倾听,互相帮助。这样,他就能在老师心目中获得更高的期望,并在短期内取得更大的进步。融入集体,多考虑他人感受。(2)每次做错了事,要勇于向家长或老师承认错误。(3)定期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培养自律能力,确定训练目标,以培养出有纪律、有规范的优秀学生。

辅导效果

  每人都有自身的好处和缺陷,尤其是孩子,他们正处在成熟开发的时期,有着巨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分析他们的独特优势和特长,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帮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他的注意力从“乱接话”转移到“选择性”,并且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不良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不但在课堂能够与教师沟通,而且在课下也会主动和我沟通,并且会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来帮助我改正错误。慢慢地,他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遇事不再自我决断,能够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各科任课老师对他的改变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回家后能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学习上的事了。

        我对孩子的进步感到欣慰,但是,我们仍需要老师的持续观察、追踪和指导,以确保他的良好表现能够长久地存在。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品行优秀的好青年。

辅导建议及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自由自在、行为自由、勇敢无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爷爷奶奶的不当教育方式所导致的,这一点显而易见。在孩子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家庭的作用尤为重要,应该让父母积极参与其中,以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心理的互动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发现并及时辅导,以帮助学生尽快改善心理状况。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努力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让教育和辅导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为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行为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对小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各个方面是否发展良好是与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做的好与坏是密不可分的。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对于学生在学习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影响是极大的,有时老师的一句话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心理老师不仅仅是对学生做工作,还要对家长做工作,但我感觉自己在做家长工作方面的能力不足,一方面是感觉自己阅历不丰富,发自内心自卑,不知道如何引导家长做孩子工作。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合适的辅导,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以及美好的品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 4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