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湾镇西垣村党支部“七一”红色学习暨主题教育活动

美友73983235
创建于2023-07-09
阅读 23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陈家湾镇西垣村党支部,“七一”红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

“七一”红色学习暨主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范,传承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2周年。计划参观学习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学习前辈精神

7月6日上午,陈家湾镇西垣村党支部

组织全体党员奔赴红色学习基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暨学习弘扬革精神,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七一”主题学习教

育。

“不知觉就来冉庄革命根据地,在支部书记带领下我们唱着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这首电影《地道战》主题曲,唱出了我军民与日军斗智斗勇的场景。

继续往里走就看到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抗战食堂,播放《地道战》的歌曲,不由着就唱着《地道战》

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冉庄地道被称作"地下长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创造的一个奇迹。时至今日,它所遗留的冉庄地道战遗址成为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不取“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进行灭绝人寰的“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仅在6

万平方千米的冀中平原上,就修筑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2万多千米,挖封锁沟

8878千米,把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2670块,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冀中人民展开了地道斗争。并继而成为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坚持敌后抗战,扩大抗日根据地,扭转战局的一种独特战斗方式。冉庄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巧妙地设计了各种工事和地道口,部署不同的作战方法,在普通的村庄,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誉为地道战模范村。聂荣臻元帅曾为此亲笔题词:“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游击战争,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地道战又一次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伟力。”

跟着讲解员进入纪念馆,眼前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日物,,将我们拉到几十年前,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鲜明,激起我们无限的爱国情怀,同仇敌忾的气势高涨。一截木头引起我的极大关注,看介绍那是一个原始的炮筒,简直难以想象在敌人铜枪铁炮的猛烈攻击下,这“木头炮”竟然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了行之有效的防御武器。人民的智慧在侵略者的炮火下发挥到极致,成为势不可挡的力量。

穿过一段地道,我们进入了博物馆,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母亲抱着死去孩子的雕塑,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在老槐树旁边的一个房子里,我们看了当年作药铺的一个地道。这是用粘合在一起的地砖连结起来作制作的一个地道口,平时可以用柜台盖住,一旦用时就可以脱身。在街道的北边,也是一个沿街的房子里,我们看了用马槽作掩护挖的地道口,槽底可以抽动,下边就是地道口。


走过雕塑,再往馆内走,是一些抗日题材的画作和一些战争时期战士们用的武器的展览。

00:54

再往里走,一面墙上写着血红的大字:誓死不当亡国奴!这让人能感觉到当年战士们的誓死不屈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这是战士们书写的一些信件、平常的书本和油灯之类的用品。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原貌和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旧时的街道,旧时的房屋,旧时的墙院猪舍,伪装的地道口和34处作战工事,纵横交错的地道网,是冀中平原25万千米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的缩影。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心潮澎湃,惊于地道曲折蜿蜒,叹于战士英勇牺牲,愤于日军罪行滔天,也感到自己没生在当年的乱世中而幸运。党支部组织让我们谈谈参观后的感想

阅读 23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