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引明方向,且行且思助成长

创建于2023-07-07
阅读 25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7.7第1小组供稿

组长:刘运科、张卓颖

组员:杨文福、梁燕、李金鑫、郭坤雄、胡兆峰、谢柱鹏、罗善兴、李可

合作共学穷真理

力求完美正相当

无法有法教何如

限极无界志于此

       新的炎热的一天阻挡不了我们相聚继续学习的热情。我们开启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数学)学科组长示范培训项目”第11天的研修学习。

       上午有幸请到赵萍教授讲授《新教材与新高考研究》,第五组的主持人丁老师以高昂的激情、铿锵有力、和谐幽默的语言对今天上午的专家教授作了介绍:赵萍教授是华南师范大学新师范学院首席专家,广东省数学会中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首届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武汉市教学学科带头人原华师一附中数学高级教师.

       赵教授首先与学员分享华中师大一附中张丹老师所教班级为何能在今年高考中取得数学平均分137分的骄人成绩的原因,接着从以下四个板块: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命题的纲领、新课程标准-高考命题内容的支撑、新教材-高考命题的发源地、高考真题-高考命题的方向为今天讲座主题入手,主要目录如下:

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二、新课程

 三、新教材

四、新教材与新高考的联系

五、高考备考中如何运用新教材

六、高观念下的初等数学

       赵萍老师与学员作温柔,细致,全面的分享,提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内在的三条逻辑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倡导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情境载体,无情境,不成题。强调数学高效课堂要有四个一: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令全体学员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赵萍老师在“新教材的特点分析”中认为,新教材增强了应用性、探究性和典型例题。

       赵老师以《概率与统计》和《立体几何》为例,对新旧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

       高考备考中如何运用新教材?赵萍老师给我们指引了方向:(1)以课本例习题为源头,深入探究,拓广探索;(2)以课本例习题为典型,进行方法归纳;(3)深挖课本例习题背景,从高考的角度解读(数学文化背景、数学历史背景、高等数学背景);(4)以课本例习题为素材,创新改编。

       此外,赵萍老师还给了我们四个建议:(1)每天安排学生做10分钟“每日播报”,让学生在熟知的情景中感受数学;(2)高中数学老师要读一读小学、初中的课标,了解学生已学过的内容;(3)工夫放在备课上,技巧放在选题上,落实放在训练上,提高放在讲评上;(4)高三复习,在课堂上给足两节课学生读教材,主要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公式定理能否写出来,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否可以展开变式等。

大家认真学习:

课间休息也不忘向赵老师请教

      下午有幸请到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平之教授,他的主题为《高考数学命题研究》。袁教授简单介绍了出题人的思维、思维的差异性后,由五个小组的代表轮流展示之前己准备好的每组两道自编题。

第一小组:解析几何

第二小组:概率与统计

第三小组:立体几何

第四小组:三角函数、数列

第五小组:函数与导数

每组自编题原创性强,袁教授分别作了点评

00:39

以下为各小组的命题展示:

       一天的学习培训,两位专家对新教材解读,对新高考研究,对如何命制数学题作深入的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今后,我们将把所学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专家介绍:

1、赵萍,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新师范学院首席专家;广东省数学学会中小学数学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荣誉武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华南师范大学第二届“四好导学”团队等。主要从事高考数学研究、中学数学解题教学研究、数学学科教学论,主要承担的课程: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高考数学研究、数学教学论、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主要学术成果:在中国电化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数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过10篇以上学术论文;如面向精准教学的逆向教学设计、深度学习视域下逆向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效等。出版的教材:高考数学研究、高中数学新教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基于新教材的高考数学研究等。

主持省教育厅项研究生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双通道三螺旋”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1JGXMO38);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知行合一”理念下的师范生孝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创新;主持省教育院重点课题: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GDJY-2020-A-s142):

2、袁平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数论及应用研究。主要承担的课程分别有:本科教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拓扑学离散数学、初等数论);研究生公共课)《矩阵论》、《交换代数》、《代数学》和《离散数学》);

研究生专业课(《数论基础》、《代数数论》、《应用密码学》、《有限域》、《椭圆曲线与模型式》、《丢番图分析》)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

课题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可分极小零和序列的结构与Davenport 常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唯一分解理论与Thue 型方程,已结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唯一分解理论与零和问题,已结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Thue型方程,零和问题与逆零和问题,已结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丢番图分行与超越数,2006/01-2007/12,已结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唯一分解理论与零和问题,2012/10-2014/10,已结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丢番图分析与级数的超越性,2008/10-2010/10,已结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不定方程与ABC 猜测, 2004/09-2006/09,已结题;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学与信息新技术,2004/09-2006/09,已结题。

阅读 25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