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通过“真态度”、“真行动”、“真作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加强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运用,以真调研、深调研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要以“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的“真态度”尽心竭诚察实情。调查研究要察实情,靠的绝不是高高在上,两手一伸要材料,而是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挖实情,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中,走近群众,和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耐心细心用心融入群众。“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只有与群众“心连心”,才能真正了解到他们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呼声建议,才能真正发现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并加以解决。
要以“口言之,身必行之”的“真行动”躬行实践出实招。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社情民意,为发展提供保障,瞄准问题、直奔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不能漫无目的“被调研”,而要有的放矢“真调研”,既要带着问题去调研,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准问题产生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要善于在调研中发现新问题,坚持“一竿子插到底”,在基层一线,在“角落”“后院”发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在调研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牢牢掌握“第一手资料”,避免“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一份调研用几年”等情况。
要以的“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的“真作风”探本穷源求实效。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决不能将其“停在纸上,落在会上”。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建好“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施“全链条”监督,见人见事见行见效,通过抓好调查研究,为民办好事、解决真问题,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长效机制,避免调查研究“一阵风”,来得快、散得快,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