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周的云参访活动学习告一段落,12月3日上午新华幼儿园教育集团大班组教师进行了集体线上教研的活动,两周的学习老师们收获满满,教研中老师们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感受。
李佳薇老师: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在活动中应无摄入、少摄入,要多多关注儿童的需要,儿童自主活动,抓住儿童的兴趣点。
杨佳老师:材料的丰富,废旧材料的利用。我们要尊重幼儿,让幼儿深度学习,这取决于幼儿做的什么,幼儿产生问题、认知冲突,并不是直接给幼儿经验,幼儿的社交能力的提升。
杨萌老师:思维导图的使用,材料的多样使用,幼儿间的合作,教师要作为观察者视情况介入幼儿的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白硕婷老师:户外活动中,老师没有参与,幼儿间的配合,同伴间共同完成;主题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以儿童为主体,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间的互动,调动幼儿积极性。
赵欣明老师:幼儿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时机值得思考。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明显危险时,要第一时间解决;幼儿处于挑战活动中,教师可以逐步靠近。换衣服再进行沙土区活动,可以让幼儿更投入。主题海报,如何提出引发性问题,值得思考。
杭孟杰老师:主题活动,提出问题—我猜测—我验证,并且与各区域中的活动相联系。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日常中教师要多倾听幼儿,幼儿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王泽欧老师:我们要多思考,多学习。教师的支持,包括环境、语言、情感、态度、学习、肢体语言……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家长更好地关注幼儿集体教学,吸引幼儿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就要具有引导性。
史晶老师:环境以儿童为视角,值得学习。给予幼儿的是宽松、自由的环境,师师、师幼间的和谐,教师调高自我敏感度,不代替孩子思考,要做“高敏感、松弛”型老师,教师介入时要“等一等”。
王格老师:小班幼儿需要同类材料比较多,大孩子需不同类材料比较多。教师可以用自然的口吻或同伴身份介入幼儿活动中,给予积极的态度回应,肢体语言,如摸摸头、抱一抱,给予鼓励。
侯亚欣老师:环境场地的布置,材料的摆放,便于幼儿的取用。主题海报——儿童立场的海报,主体是儿童,要凸显幼儿的想法。
杨楠老师:一日生活中的细节是幼儿养成好习惯的关键体验。丰富的游戏材料,尤其大型的废旧器具,可以用于幼儿活动中,还可以结合保定文化进行。教师的支持,提问的引导性,要给幼儿留有思考空间。
付钰老师:户外活动要给予充足的空间、材料。结合本班级活动进行反思,户外多人的合作,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发现与解决问题,关注幼儿的交往能力。思维导图的运用,幼儿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反应看是否介入。
刘杜微老师: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丰富的材料,时间与空间的充分利用。教师要勇于放手,幼儿能够乐于活动。晨间接待环节,可以让幼儿参与,以大带小。
王雪老师:材料的丰富、多样性,分类的标志设计很细致。教师的细心引导,好习惯的培养,幼儿自己制作图书并讲解,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高思越老师:海报的生发要是幼儿真实的思考,要激发幼儿多元的思考。教师支持方面的适宜性,看幼儿有无向外界求助的需要。环境创设如表演区,乐器的丰富、幼儿的分工、节目单、小舞台,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方面。
蔡倩老师:材料的组合玩法,木板、轮胎、筐的结合很有意思。户外活动中,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挑战自己,安全问题的研发,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可以在活动后的总结中进行,还可以激发幼儿再次进行游戏探索的兴趣。
贾莹莹老师:海报的呈现中要有幼儿的兴趣与想法,教师要倾听幼儿。思维导图的运用,户外活动材料的丰富,要引发幼儿对空间的探索,教师的支持与回应,让幼儿更深入学习。
钱铖老师:“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幼小衔接中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可以让幼儿走出教室,幼儿交往、规划能力都能提升。户外活动中,自我服务的能力的锻炼。“小小议事厅”给予幼儿参与幼儿园的自主权,师幼共同完成。
活动最后请钟老师进行总结,钟老师对于年轻老师们的认真学习的态度与收获的心得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云参访的幼儿园他们从一日生活的不同环节,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最优的环境创设、师幼互动、隐性施教、材料支持等多方面内容,传达了一种理念,那就是“放手”,相信每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只有放手,孩子们才有机会探寻游戏的高度和视角,才能积累有助于未来更好学习与发展的多种经验,也只有放手,我们老师才能在游戏中看到真实、鲜活而又了不起的儿童。
大家还结合自己本班的情况进行了反思、找差距,并提出下一步自己班的活动设想。这样特别好,让学习落地,让他优变成我有。当然真实的教育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诗意,更多的是我们一次次的自我怀疑和重新上路,我在想,当我们不再盲目追求自己的教育目的,而是享受并追随孩子的脚步,由衷的点赞幼儿的思考与表达的过程,这将是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就让我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朝着这个方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