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13】课题研究显成效,研标研考收获丰

林~
创建于2023-07-07
阅读 11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欲求水流远,泉源须博深。”为进一步推进萍乡市地理教育的发展,促进教师深入学习并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本质,提高教师的命题意识和命题水平,促进我市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萍乡市教研室组织了全市首届中学地理“研标研考命题讲题”比赛。

   

        新课程、新课标下的命题,既要考查学生是否学会,更要考查学生是否会学、会用。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要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中,求得新的发现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从自己做题的角度去揣摩题目,还要以学生做题的角度去思考题目,更要以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题目。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挖掘习题的潜能,提高讲题的效率。

        地理命题比赛对于教师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地理命题比赛可以促进教师对地理知识的不断学习和掌握,增强其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其次,教师参加地理命题比赛需要扩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教师通过地理命题比赛的参加,还可以了解全国地理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地理命题比赛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升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讲题能不能讲出“味道”,基本取决于老师研题功力的深浅。讲题的过程,是老师对题目的理解认知外显化的过程,是把老师的直接经验移植给学生的过程,是塑造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科素养的过程。把题讲好,老师即需要领悟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更需要底蕴深厚的内在功夫。

课题组罗丹老师现场讲题

   命题即学习,每次的命卷和分析都能给老师带来教学上的反思和指导。专家引领和教师实践能有效持续融合,可以让教研相长驶入快车道。

专家点评(正高级教师黄贤钢老师)

专家点评(正高级教师、萍乡市地理教研员沈海林)

硕果累累

       命题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命题更好地吃透教材,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实现学生思维的再提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转化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深耕细研,精于命题,是成为一名好老师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拥有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积极探索、勇于改变,且学且思,且行且悟,三尺讲台会永葆活力,教研生活会幸福绵长。

阅读 11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