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预防先行--实幼府前分园疱疹性咽峡炎防护知识宣传

涟水县实验幼儿园府前分园
创建于2023-07-07
阅读 19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孩子们的健康是幼儿园一直以来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季节的推进和气温变化,每年的春夏季为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对于“难缠”的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01.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疾病,以发烧,咽喉部出现疱疹,伴明显疼痛为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症状

发热: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往往伴随着高烧。在出现口腔疱疹的同时或者是出现疱疹前,就已经开始出现发烧了。

咽喉部疱疹:其最特征性的表现为是咽喉部检查发现充血和黄色、灰白色丘疱疹性病损。口腔疱疹最常见的部位是腭舌弓、软腭,悬雍垂以及扁桃体,少部分在舌头、峡黏膜、硬腭也会出现,但不累及牙龈。

02.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

1、潜伏期2-7天,平均是3-5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温馨提示:幼儿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防止高热惊厥。如患儿出现高烧持续1-2天以上不退,精神差,昏睡,持续呕吐、头痛、无力或呼吸、心跳加快等情况,应尽快送医院就诊。

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极强,传播源主要为患病的宝宝或成人,与病人的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唾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和食物,或吸入带病毒的飞沫也可致病。

03. 如何区分与手足口的不同
症状表现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

疱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而手足口病是嘴里、手上、脚上、臀部都可能起疱疹。

04.如何进行预防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接触。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

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增强幼儿免疫力

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05. 我们在行动
严格落实晨午检工作

每日开展孩子入园晨检、午检及离园检,每日按照“一问二看三摸四查”的要求,认真检查,对发现有异常症状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带回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把好幼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开窗通风

加强通风、消毒,每天早上来园先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保证活动室空气流通、清新。

卫生消毒

我园始终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首位,每天对孩子常接触的门窗、桌椅、门把手、厕所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细菌与病毒滋生。

大型玩具、区角材料用消毒水擦拭。

每日毛巾、水杯、碗筷定时消毒。

公共区域每日早、晚进行清扫。

预防为主,从“幼”做起

为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有效预防传染病,开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最简单的就是要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

我园将继续通过一系列具体有效的科学措施防患于未然,扎实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牢筑安全防护措施,让幼儿多一层保护,让家长多一份放心。

阅读 19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