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坊2023年工作计划,在6月 27日 —7月4日实行个人查找高效课堂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于7月5日利用腾讯会议进行第一次线上分享。
会议的议程和活动成果如下:
一、会议主题: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
二、线上会议时间:7月5日晚上21:00—22:00(控制在1小时内)
三、参与人员:全体工作坊核心成员
四、主持:罗华新
五、会议内容
(一)概念组,组长陈慧华
分别由洪宗明、黄元君、陈慧华等成员解析高效课堂的概念的内涵。
1、洪宗明发言:
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一般有四个核心词: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流程,课堂评价与检测。
(1)导学案--教案、学案、练案的三案合一的统一体,是高效课堂的施工图;
(2)小组建设--一个个的施工单位和队伍;
(3)课堂流程--建设施工的方法和过程;
(4)评价与检测--评价相当于监工,检测相当于验收。
2、黄元君发言:
《初中数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文中的高效课堂,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一文中也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充分结合,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当点拨的充分结合。新的课程方案要求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从教走向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
黄老师心目中的高效课堂是
(1)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
(2)要“新”。资料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3)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4)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落实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5)要“奇”。出其不意,与众不一样,设计奇特环节,探讨有价值的教法。
3、陈慧华总结发言:
结合以上两个坊员的发言,我主要从以下的两点进行总结。高效课堂一是针对高效与低效,二是针对高效与有效从两个维度来讲。
高效课堂从四个方面的内涵。
(1)课堂的效率:课堂效率高
(2)课堂的效益:课堂效益最大化
(3)课堂的效果:课堂效果好
(4)课堂的效能: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当中实现的效能
洋思中心副校长刘金玉的专著《高效课堂八讲》提到了这个高效课堂和有效课堂。从无效再到有效,再到高效。
高效课堂回归到课堂当中,就从以下5点来阐述:
(1)要有意义,比较扎实
(2)要有效率,很充实
(3)要有生成性,比较丰实
(4)要有常态,学生习惯的养成形成了课堂的一种常态
(5)要有真实,能够进一步地去不断去完善,去改善
(二)成果组,组长吴小明
分别由裴霞、劳德耀、吴小明等成员负责介绍高效课堂研究成果。
1、裴霞发言:
石家庄私立一中的课题《关于高效果堂案例——“三一”高效课堂模式》
(1)温(温故):老师不进行零散知识点复系、唯一的任务是呈现并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图。重在强化知识架构促使学生实现和识的器柏化和体尔化
(2)学(学堂):不同于讲堂,要重在围绕学生的思辩、体验、探究来设计课堂,实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符合教学的规律和认知规律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学堂又由4个部分组成
环节一、静思(独立思考)
环节二、合作(小组学习)
环节三、交充(组间交流)
环书四、解惑(精讲精评)
(3)夯(夯实):要精准巩固、点对点、堂堂清。即对当堂知识精准巩固绝不拓宽、绝对不拖延。是区别于课后的限明训练、目的唯一、形式灵活的练习。要求同学们每节课都学得扎扎实实。
“一”指的是一条红线:整节课要求老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劳德耀发言: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课堂》
通过研究完成了这三项任务:
(1) 抓住了影响高效课堂最主要的五个要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了“多元高效链接式”策略;
(2) 提出了“ABCDE外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激活(Activate)、构建(Build) 、养成(Cultivate)、发展(Develop)和评价(Evaluate)”。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
(3) 实施了“双线并进、纵横交错”的网状科研格局,形成了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建设的四位一体研修策略,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课题组历经三年时间的科研实践,广泛吸取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重庆綦江中学“问题式大课堂”、重庆凤鸣山中学“四环二型魅力课堂”等名校先进的课改经验,自主研究总结出了新课改特色明显、适用性很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高中数学“234新型高效课堂”模式,即“两案、三环、四导”新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两案”(教案+学案)、抓“三环”(课堂教学三大环节:课标领悟、教材研读、教学评价)、重“四导”(预习引导、学法指导、疑难辅导、达标督导),建构了“自主、合作、的探究”的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学学模式。
3、吴小明发言:
高效课堂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在各类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常用的理论有:
<1>孔子的教育理论
(1)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对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精辟总结,他不仅强调学生的学要学思相结合,也注重自己的教要学思相结合。
(2)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强迫学生学习超出自己能力的知识是不行的,在教育上我们必须承认人是有认知差别的。
(3)循循善诱
孔子教育学生不会简单的把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接受,而是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明白学习内容,实在是不能理解才指点一下,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既避免了浪费时间,也可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至于低落,始终保持高效的学习气氛。
<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
在国外苏格拉底是希腊三杰其中之一,其提出的教育理论“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他提出教育是一个过程,教师是知识的产婆,他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一样,发挥着引导启发的作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皮亚杰、维果斯基等的建构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的经验背景,主动的选择信息,对这些有意义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对知识的自己的意义,可以说这种知识的意义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过程中同化和顺应理论指导了对新知识的建构,同化-顺应-同化-顺应,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促使产生新的量变,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循环往复,相互交替,在日益更新的环境中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起知识再发展的过程。所以,知识的简单积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新知识的产生一定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要使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发生积极的联系,产生新的知识意义。
<4>有效课堂理论
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开始了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是随之诞生的众多理论之一。重要之处在于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和进步。有效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1)正确的教学目标。这里所指的正确的教学目标并非侧重于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而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充分的准备。有效教学是以充分的教学准备为前提的。教学不是即兴演讲,需要教师事先计划组织好教学,制定教学计划;
(3)科学的组织。教学的组织与准备是密切相关的,科学的组织是在教学计划之下,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的高效有序进行。
(4)高效地利用时间。有效和无效教学的一个关键区分标志就是对时间的利用是否高效。而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合作学习理论
新课标理念之下,教师应能充分地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应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建立合作学习机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合作学习下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划分小组,在各自明确的分工之下相互配合协作,开展内部互助性学习的模式。通过合作学习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历经外化、内化、协商和集成四个环节来实现的,可以实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交流的欲望,对于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6>系列位置效应理论
对系列位置效应与课堂教学关系的研究发现,项目数和项目位置对课堂建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系列位置效应中记忆项目越多,彼此之间的干扰就越大,记忆效果越差。当项目数为5个左右时,回忆效果相对较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时,一节课设置的知识点不宜过多,否则会相互干扰和影响,降低记忆效果。另外,根据系列位置效应的特点,要合理安排知识点的排列,将重难点放在开头或结尾的位置,必要性低的知识点放在中间位置。
根据系列位置效应,课堂前20分钟左右为高效学习期,应抓紧时间教授新知,中间的5到10分钟为学习者记忆的低沉期,可以通过趣味活动、展示图片、巩固练习,观看视频等让学生适当的放松学习,使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最后的10到15分钟学生再次回到记忆的高效期,这段时间因势导利,强化重难点并总结课堂内容,提炼升华一堂课所学的知识。
(三)总结发言:罗华新
1、高效课堂常见的概念
<1>以最少的时间、物力、精力投入,通过改变课堂结构、教学行为来凸显教学的价值,最低幅度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效益,每一分钟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2>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实现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速度、深度、温度的统一。
<3>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激发并维持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
<4>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能够利用一些操作性、细节性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并引发学生学业表现带来的积极变化,能够有效服务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构。
<5>在国内,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双轨同趋、同步推进是高效课堂改革的鲜明特征与基本态势.
从理论构建角度来看,探索是富有成效的认为高效课堂是回归生活,关注行动、实践和经验的课堂,是“知识建构型”课堂,是“速度、深度、温度的和谐统一”的课堂,是以核心知识教学为主轴的绿色课堂、简明课堂与瘦身课堂。
2、高效课堂成果
<1>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大致流程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该流程的核心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
<2>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其倡导的教学流程是“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它明确规定了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结构、学习内容结构、学生层次结构:在学习内容上,20%的知识是自学能会的,70%的知识是合作学会的,10%的知识是教师教会的;在学生组成上,20%是特优生,70%是优秀生,10%是待优生;课时时间分配上,20%用于教师组织教学、激励点拨,70%用于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10%的时间用于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这就是高效课堂的“数字技术”。
两种高效课堂流程基本相同,即都按照学案导学-→生成问题-→展示研讨-→检测评估”这一流程进行的。
<3>高效课堂构成要件:教学流程、课堂结构、教学策略与适用条件。
流程: 导学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研讨)——课内展示——问题反馈——达标检测
<4>高效课堂的“流程技术”。透过林林种种的高效课堂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其通用模板就是“导学一展示一反馈”,它就好似高效课堂的“通项公式”。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学校的高效课堂实践都离不开三大改革手法,即“展示”“群学”与“学案”,整个高效课堂改革思维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词汇展开的。
3、引发的思考
<1>从三个方面思考:
(1)要获取什么?
(2)获取的途径是什么?
(3)如何评价?
<2>纵观二十来年的高效课堂研究,高效课堂研究成为了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导学案来引发学生的学习,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我们的课题要结合当下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找准创新点,切勿照搬已有的成果。
六、负责人、记录人、总结: 吴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