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乐小熊国际日托】季节性传染病预防须知之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篇

楹梦多乐托育中心
创建于2023-07-06
阅读 6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市进入6月以来在急诊有一对“表兄弟”危害着许多宝宝的健康,

他们就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关于这两种疾病,宝爸宝妈们有不少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家长朋友们多了解关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定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临床表现及愈后:潜伏期多为2~10天,轻症病例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掌心、足底、臀部和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隐性感染率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及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如何预防?

勤洗手,常通风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注意清洁和消毒宝宝常接触的物表,75%乙醇和5%来苏对肠道病毒无效,注意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

尽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后,要及时就诊,确诊后要居家护理治疗2周,避免传染其他儿童。

接种疫苗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应对措施

及时补充水分,饮食清淡软糯为主,出疹后无需避水、避风。

积极控制高热。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小时。

保持患儿安静。惊厥病例及时就诊,需要及时止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节,多发生于 6 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勤清洁:定期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家里卫生清洁工作。

少出门:该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等密闭公共场所。

常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两者区别

相同之处: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二者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之处: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咽痛明显。

病情较轻,持续1-2周,可自愈。

手足口病:在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咽痛症状不明显。

病情较轻,持续1-2周,可自愈;病情较重,发展为脑炎;有0.1%的风险发展为脑出血。

季节性传染病虽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掌握预防知识以及应对措施,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此疾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病,我们要正确对待疾病并学会预防。同时多乐小熊国际日托在此请家长积极配合我园做好家托共育。

家托共育须知

一、为了全体幼儿的健康,请您配合保教人员做好晨检工作,并待宝宝检查完毕后离开。

二、我园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每天做好班级消毒,通风及预防措施。凡是晨检或在园宝宝出现发热、皮疹或疱疹等症状,我们均立即带到隔离室进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观察、就诊,请家长及时告知老师就诊情况,不隐瞒。如确诊需按照相应疾病隔离期进行隔离。

三、在疾病高发期期间,减少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家中或是外出回家都要勤洗手,常通风。饭前饭后也要洗手噢!不给宝宝吃生冷食品!

多乐小熊国际日托再次感谢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

阅读 6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