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在武威、大美天祝、红色古浪、纯玩双高六日游

大美蓟州
创建于2023-07-06
阅读 5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26

大美天祝

第一天:天津西09:45-兰州西19:43(9时58分),赴天祝藏族自治县,入住酒店(行程约140公里,行驶约100分钟)。                

全天不含餐 住华藏寺

温馨提示:天祝被誉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白牦牛之乡”、“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

抓喜秀龙草原

第二天:

8:30:早餐后赴乌鞘岭滑雪场(行程约35公里,行驶约30分钟)。

9:00:抵达乌鞘岭滑雪场,参观华锐唐卡展示馆(约30分钟)、      体验高山滑草(约30分钟)、互动参与户外拓展项目(约60分钟)。

11:00:乘车赴美丽乡村岔西滩村,途中远观马牙雪山风光(行程约15公里,行驶约12分钟);参观美丽乡村电影“天下无贼”拍摄取景地之一岔西滩村(约20分钟)。

11:30:乘车赴抓喜秀龙草原南泥沟风情园(行程约6公里,行驶约5分钟)。

11:40:用中餐(约90分钟)。

13:10:体验藏族迎宾仪式、感受藏家风情(约30分钟)、欣赏南泥  沟草原美景(约60分钟)、体验挤牛奶的乐趣(约30分钟);在白牦牛酸奶坊,参观牦牛酸奶、酥油茶的制作过程,并亲身体验(约60分钟)。欣赏民族歌舞表演(约30分钟);体验藏族生产生活方式,骑马、射箭、摔跤等体育娱乐项目(约60分钟)。

17:30:抓喜秀龙南泥沟风情园用晚餐(约90分钟)。

19:00:南泥沟风情园参加盛大的篝火晚会(约60分钟)。

20:00:返天祝县城酒店入住。(行程约40公里,行驶约40分钟)

                                              用餐早中晚 住华藏寺

温馨提示:

1.天祝海拔较高气候多变,紫外线强要求游客自备保暖衣服、防晒用品及雨具。

2.天祝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应入乡随俗,尊重当地居民信仰习俗。

第三天:

7:00:酒店自助早餐。

7:30:酒店出发赴古浪县。(行程约80公里,行驶约1小时,古浪南高速出口)。

8:30: 前往古丰镇芍药花和油菜花基地(时长约1小时)。

9:30: 前往黑松驿丝路驿站(行驶约15公里,时长约40分钟)。

10:10:前往古浪战役纪念馆及红船广场,参观加拍照(行驶约15公里,时长约40分钟)。

10:50 前往西凉女儿国,参观加拍照(行驶约50公里,时长约30分钟)。

11:20:出发抵达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陆续参观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以及总书记治沙点,(行驶约20公里,时长约40小时)。

12:00:于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餐厅就餐休息。

14:00:出发抵达八步沙治沙点进行治沙体验,(时长约1.5小时)。

15:30:出发至金水源丝路驿站参观了解民俗文化,(行驶约15公里,时长约40分钟)。

16:10 出发至干城乡富民新村参观,(行驶约15公里,时长约40分钟)

17:20:出发至清泉涧生态园就餐。晚入住古浪阳光假日酒店。

早中晚住古浪

温馨提示:古浪战役纪念馆和八步沙林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使古浪县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地标。

00:14

红色古浪

第四天:

8:00:酒店自助早餐。

8:30:酒店出发赴武威。(行程约60公里,行驶约60分钟)。

9:30:参观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武南镇白塔寺景区。(约120分钟)

11:30:赴武威市凉州区,午餐休息。(约120分钟)

13:30:赴武威市凉州区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景区“大汉赋馆”参观游览(约90分钟)

15:30:参观武威市西夏博物馆。(约120分钟)

17:30:晚餐后入住酒店。

早中晚 住武威

温馨提示:武威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

第五天:

8:00:酒店自助早餐。

8:30:酒店出发赴兰州。(行程约280公里,行驶约180分钟)

11:30:抵达兰州用中餐。

12:30:中餐后登白塔山看兰州市全景,观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游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像。(约180分钟)

15:30: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约120分钟)

17:30:晚餐后入住酒店。

早中晚 住兰州

温馨提示:中山桥是兰州网红地标建筑、网红夜景地,也是兰州必去游玩的地方。

第六天:

早餐后乘高铁返回天津,结束愉快的旅程。

09:58兰州西-19:06天津西,回到温馨的家。

服务标准:3880元/人

1、天津兰州往返高铁,当地全程空调旅游车,包括蓟州-天津往返车费。

2、住宿:全程三星酒店干净卫生标间

3、用餐:5早8正餐,正餐餐标40元/人

4、门票:全程景区首道门票

5. 特色定制:草原落日晚宴70元/人

6. 导游:优秀导游讲解服务;

7. 保险: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保险保额10万   

天祝是甘肃土族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土族的故乡。

大通河流域的朱岔、天堂、炭山岭、赛什斯原本就是土族的发祥地,经历了由吐谷浑先民融合当地民族向土族演化的全过程。据《凉州志考·德集·平番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鲁土司辖民“有土民三千二百四十五户,二万一千六百八十六人”,共分十旗,即上四旗、中二旗、下四旗。据《秦边纪略》记载,今永登、天祝一带土民分别受七十二个乡约领导。就今天的天祝而言,赛什斯镇及炭山岭镇一部原系鲁土司管辖地,文献中提及的只是整个天祝境内土族的一小部分。天祝其他地方的土族并未计算在内。

土族民居

昂索(也写作囊索)是明代起在土族地区实行的一种官职名称。史书记载,四世达赖在位时,曾答应在互助地区建寺,后长时间不见下文,互助地区推荐十三位头人进藏向达赖请示,达赖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分别封这十三人为昂索、杨司、官尔、尼日哇、尕尔哇、博勒混等名号,人们习惯上统称为“十三昂索”。“十三昂索”中有十一位土族,两位藏族。他们管辖的百姓和土地虽多寡不同,但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十三昂索”统治的地域不仅仅是限于今天的互助县境内,而是涉及以互助为中心的这一大片地方。因此天祝县的松山镇有一自然村叫囊索,打柴沟镇有尕哇寺等地名,说明“十三昂索”曾管辖过这些地方或他们的后代移居这些地方。《秦边纪略》载:“卓子山在庄浪之交,冰沟堡之北,山顶之平如几席然。自麓之山腰,蜿蜒十里许,多茂草,冰沟土人咸植牧焉。”这说的是当时天祝县赛什斯境内的景况(“卓子山”今写作“桌子山”,位于赛什斯镇先明峡上端)。赛什斯镇的拉干(在桌子山附近)、光金台、上台子、山大等村子都是土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据著名藏族学者乔高才让回忆,他小时候经常看到他的家乡天祝县东坪乡和永登县牛站坡一带有一部分藏族和汉族,在每年三月初的一天集中在一个僻静的山弯里煨桑烧纸,翻穿皮袄、头戴毡帽跳一种类似于安召的舞蹈,跳完后在野外吃肉喝酒。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不见这种仪式了。他分析,这些人的祖辈原是土族,后因种种原因融入藏族或汉族。但为不忘祖先,他们定期举行追忆仪式。从而说明天祝县的东坪乡及相邻地区在古代就是土族聚居的地方(现在也有几十户土族居住)。

天祝的居民有史书可查的人口大变动有两次。一次是清雍正初年,由于蒙古族贵族罗布藏丹津起兵反清,部分甘肃佛教寺院和上层人士卷入,在年羹尧率兵平息的过程中战火殃及无辜百姓,寺院毁于战火,人民遭到滥杀。天祝地区的天堂、赛什斯、石门寺等乡镇的各族百姓受害尤烈,除被杀的外,大量外逃,使天祝人口,特别是藏族和土族人口锐减。战事结束后,人口才得以逐步回升。另一次是同治六年,陕甘回民反清起义的战火遍及河湟流域和河西走廊,天祝地区成为重灾区,适逢那年大旱,庄稼无收,牧草枯萎,牲畜死亡。天灾人祸导致天祝地区人口锐减,总共只剩千人左右。战乱平息后,部分逃亡的返回故土,更多的是从邻近县区迁入的移民,其中大多数藏族和土族是从青海迁入的。

天祝县的19个乡镇都有土族分布,占全县总人口的6.02%,占全县少数民族的16.8%,是除藏族外,县域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有处于大通河流域的天堂镇、赛什斯镇、炭山岭镇和与大通河流域仅一山之隔的石门镇。这些乡镇的土族人口占了全县1.2万多人的一半以上。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土族这个弱小的民族除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饱受大汉族主义的压迫和同化外,还要受到当地统治民族上层的压迫、歧视和同化。天祝是由三十六族(措哇)十四寺院统治的地方,“三十六族十四寺院”甚至成为天祝地区的代名词。1936年前没有“天祝”这个地名,称谓这一地区时便称之为“三十六族十四寺院”或者“番区”。境内居民除僧侣外有两类,一类是措哇成员,主要是藏族,其次是加入措哇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另一类是“牛户”,主要是不愿加入措哇的原住户和新近迁入没获准加入措哇的其他民族。加入措哇的首要条件是要改变自己的民族成分,成为藏族。有的措哇还要求加入者把姓也要改为措哇头人的姓。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不加入措哇的,不能购置田地、山林,不管你多有钱财和牛羊,都只能租种措哇头人的或者寺院的土地。即使是垦种荒地,三年后要也交租。这样一来许多土族为了生存纷纷改变民族民分,成为措哇的一份子。这也是导致天祝土族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因此,到1949年天祝解放时全区土族只有3005人。1952年自治区建立基层政权进行统计时有3231人,另有永登县的土族635人于1956年连同赛什斯八族(措哇)八寺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这个时候的天祝县的土族只有清乾隆年间的六分之一。

眼下,正是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最美的时节,梭梭、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为林区增添了绿色生机。当年风沙肆虐的荒芜之地,如今草木繁茂,郁郁葱葱。

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这里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连年干旱少雨,黄风黑浪不时涌起。为了保护家园,古浪县土门镇的六位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摁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

第一排为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第二排为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几十个春秋走过,一个由乔、灌、草结合的绿洲将八步沙周围的十万亩良田紧紧裹在“怀抱”中。对于许多人来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绝非易事,然而,“六老汉”做到了,不仅自己做到了,还“每家一个人”传承了下去。三代治沙人持之以恒,用生命和汗水,铸就了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用顽强拼搏、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书写着“荒漠变绿洲”的奇迹。

八步沙林场职工压沙现场

在一代又一代八步沙治沙人的接续奋斗下,从“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开始了这场用时间换空间的竞赛,在他们以誓将沙漠变绿洲的决心治沙造林40年,不但扭转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绿进沙退”的逆转,还因地制宜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变沙漠为资源、资产、资本,变“沙害”为“沙利”。

“在没有治理之前,这里沙丘裸露、植被稀少,春天一刮风,黄沙弥漫,黄风褐浪,生存条件差。在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树长起来了,环境越来越好了,风沙也小的多了。”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石银山由衷感叹到。

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石银山查看苗木长势情况

40多年来,八步沙林场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封育管护林草面积达到43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4600多万株,各类花卉、风景苗木800多万株,完成治沙道路100多公里,使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确保了过境公路铁路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等国家能源建设大动脉安全畅通,在腾格里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在八步沙治理好后,2003年,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相继接过父辈手中的铁锨,走向了更为偏远的黑岗沙。

如今的八步沙草木繁茂,郁郁葱葱

从八步沙、黑岗沙、麻黄塘一路向腾格里沙漠深处的五道沟、六道沟、十道沟挺进,越来越多的沙漠披上了绿装。八步沙林场职工将汗水洒在沙中,用风沙染白头发,完成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巨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成为全国林草系统的一面旗帜。

2019年3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到2019年,他们带着群众封沙育林37.6万亩,植树4000万株。2019年3月,他们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同年9月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嘱托大家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古浪县干部群众进行义务压沙活动

在八步沙“六老汉”奋斗精神的鼓舞下,一代代勤劳朴实的古浪儿女奋战在防沙治沙的“接力赛”上。科学治沙、板下经济的发展,让人们从沙产业中获益,沙漠经济效益也在反哺这荒漠化防治循环发展。

八步沙“溜达鸡”

“随着治沙的手段不断创新,这些年,我们八步沙林场也在努力转型,从过去单纯治沙转而向沙漠要效益。今后我们还要逐步扩大梭梭嫁接肉苁蓉的种植规模以及八步沙溜达鸡的养殖规模,打响‘八步沙’品牌,并努力通过网络直播和电商销售让更多的人了解八步沙、走进八步沙。”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说。

八步沙沿途风光

薪火相传,誓将沙漠变绿洲。八步沙的故事感动着无数人,六老 汉精神鼓舞着无数人。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忠实践行者,是荒漠变绿洲的接续奋斗者。他们的事迹引人思考、催人奋进,为建设美丽中国汇聚了奋斗者的磅礴力量。他们的故事像一粒生态文明的种子,传递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理念。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期名录”,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红色文化弘扬”板块西路军“一综十二专”纪念馆之一,是甘肃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中央教育基地,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旅游景区。纪念馆展厅分两层,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设置“指挥师进西河、组成西路军、突围干柴洼、阻击横梁山、血战古浪城、血染战旗红、丹心昭日月、浩气永长存”等8个部分33个单元。纪念馆以厚重的历史、翔实的资料、新颖的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雕塑、泥人、声光电技术以及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红军西路军当年在景泰、古浪、永昌、高台等地浴血奋战的悲壮战史,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游客缅怀红军先烈、接受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驿站总占地面积1856 亩,由古浪县金水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总投资6.56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这里2018年被评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9年被定为“阿拉善英雄会驿站”河西走廊活动集结点和分会场永久场地,2020年被评为“研学旅行基地”“社会实践教育研学基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不论从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考价值、美誉度、知名度、主题强化度方面都值得我们一探!

00:24

白塔寺,又名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1247年,为解决西藏归属问题,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白塔寺因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1251年萨班圆寂,阔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并修建了高约42.7米的藏式喇嘛灵骨塔1座,周围环绕着高低不等的白塔99座,白塔寺因此又被称为百塔寺。

1992年9月21日,国务院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提出武威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750多年的历史见证,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实物见证。它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给“西藏独立”论者以有力批驳。

白塔寺主要景点有塔林、白塔寺遗址、萨班灵骨塔、凉州会谈纪念馆等。

01:15

古浪美食

00:33

古浪特产

00:12

古浪县大漠绿洲生态旅游文化影视基地(西凉女国)建设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1000亩,项目预算投资9.9亿。项目所在地位于武威市区东南方向,古浪县城东北方向,居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古浪县大漠绿洲生态旅游文化影视基地计划在该区域建设集影视拍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超大型综合生态旅游文化影视基地,力图打造西北乃至全国最大的沙漠主题乐园,以沙漠探险、沙漠滑索、沙漠漂流、沙漠海滨浴场、汽车冲浪、宿营、滑沙、直升机、热气球观光、汽车场地赛、真人CS等娱乐项目为主。

阅读 5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