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传承学校”五十铺耿圩小学汇报展演

颍上故事
创建于2023-06-15
阅读 8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4:57

  5月24日下午,初夏的凉风送来了阵阵爽意。五十铺乡第二届公开教学活动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传承学校汇报展演在耿圩小学举行。来自颍上县第四教研片区和师大颍上附小、三小、三中、五中、管仲小学以及谢桥、夏桥、江店、新集、六十铺中心校和界首市的部分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近150人观看了展演。县教育局基教股负责人、正高职教师王家良,县教育局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高级教师朱惠娟等对本校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传承学校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考核。

       老师们首先参观了耿圩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今天的耿圩小学已经形成了“每一寸土地有文化,每一块墙面会说话”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校园周围的院栅、每层教学楼的走廊、教室内的墙壁都展示着古今诗不同体裁的诗词作品。诗词发展史、颍上八景、古阜风雅等板块罗列分明,井然有序。发轫亭两侧,“学问无穷曾三颜四,光阴有限禹寸陶分”的亭联,在无声地告诫着孩子们“追求无止境”和“我辈惜光阴”的道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红色的子衿长廊是孩子们诵读诗词的场所,每个柱子上都张贴着耿圩小学老师创作的诗词作品,画架上展示的是高年级学生创作的诗词和低年级学生创作的诗配画。老师和学生的成长进步,显示着耿圩小学诗词教育的初步成果。一张巨幅喷绘上,《颍上县五十铺乡耿圩小学赋》赫然在目,记录着耿圩小学的办学历史、发展变迁、地理位置,描绘出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      

       在展示中,耿圩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同学们逐班登台,背诵了《千字文》《诗经》《楚辞》、《左传》《战国策》《史记》《大学》《道德经》和校本教材《青青子衿》中所选的众多今典篇章。同学们全员参与,铿锵有力、充满气势、熟练流畅的诵读赢得了参访老师的阵阵掌声,也意味着传统文化已经在耿圩小学孩子们的心中深深扎根。

       郭晓明校长致欢迎辞,他简单介绍了耿圩小学诗词传承的初心和做法,以及给予的支持。耿圩小学尹维鸿老师从一线教学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了诗词传承的具体工作。一个小时的分享中,尹老师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方面阐述了耿圩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和思考。

       五十铺中心学校校长刘元立总结讲话并对耿圩小学的诗词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耿圩小学从2018年开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词传承工作,至今已经实施5年,共参与学生300多人次,全校覆盖率100%。2021年6月该校被阜阳市诗词学会授予“诗词创作基地”。学校的诗词传承教育也层楼更上,特色鲜明。

(采访:颍上县融媒体中心张浩,本篇文稿:尹维鸿)

阅读 8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