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以在进行科学领域目标制定时,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就不同年龄阶段幼儿予以不同的学习内容;其次,分层设计活动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最后就是要根据科学概念的内涵和意义,使活动目标明确化和具体化。《奇妙的声音》为例,大班幼儿各项能力都比较强,在开展此次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动手发现同一个材料如何发出不同的声音。而《搭小桥》的活动目标3是有探索新事物的精神,在这个目标设置时要将目标细化、具体化,目标上设置的科学概念尽量单一。
科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教师一旦发现幼儿感兴趣和有探索需求的实物,就应借机激发和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探究的兴趣,促使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帮助他们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在科学活动过程中,首先要在游戏精神的引导下,把握各个环节的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其次在活动操作时,要注重学科学的过程,在操作中思考;最后在提问方式上,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操作欲望,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指向性。《奇妙的声音》这节活动课中,老师主要把重点放在了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次,幼儿发现物体振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如何利用其他材料看到物体的振动,进一步发现材料的振动与音量的关系,使探究由易到难,逐步丰富,实现教学的层递性,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重复幼儿的回答。《搭小桥》这个活动在材料提供、活动形式上需要增加趣味性。教师采用动画导入,将动画内容贯穿始终则更能体现活动的完整性,使之达到与主题相呼应,可以在活动过程中,用游戏的方式增添趣味性,同时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宽窄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小桥,在活动中要注意提高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总之,此次教研活动对我园教师收获很大,大家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勇于尝试,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有所收获,今天听完上海经纬幼儿园的指导,对于我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把不足之处作为我们不断提高的动力,做到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多探究多发现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