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帮助和理解。学生即将进入暑假生活,在此,请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督促学生完成暑假作业,合理安排学习、劳动、娱乐与休息的时间。夏季酷暑,各种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您的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暑假期间,请教育学生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与安全自救方法。
现将本校对子女在假日期间提出如下要求,敬请家长配合督促为盼。
一、防溺水知识要点
牢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同伴擅自下水施救。
防护“八要点”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要专心看护孩子,不能疏忽。以下八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分辨“七迹象”
溺水者的黄金营救时间是事发后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溺水?牢记这七种迹象: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2.及时清除溺水者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3.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4.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如果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防溺水小儿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防溺水小儿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热身第二招。
伸手踢腿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赶紧上岸很重要,喝补糖水解疲劳。
私下塘,不安全,要防头昏与痉挛。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二、防高温中暑
夏季持续高温,而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即超过37℃以上时,加上通风差、湿度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对学生而言常见于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集会、徒步行走时发生中暑;也有的是因为学生学习强度大、睡眠不足、长时间吹风扇、空调、或用冷水洗头引发疾病。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
要做好多喝水、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不在高温下暴晒,避免大量运动,恰当使用风扇、空调,再加上准备一些缓解中暑症状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以及知道一些预防高温中暑、发热等疾病的常识。
三、防传染病
夏季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源于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湿度大,早晚温差大,各种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快,食物饮品存放容易变质;而且不少人对个人卫生不太注意,喝凉水、过度吃冷饮、吃冷食等,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夏季传染病主要分两大类,第一个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说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第二个就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等。对此我们要筑起“防传染疾病壁垒”。
一是如果学生有生病迹象,如发烧、头痛、呕吐、腹泻等,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治疗措施。
二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三是要求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四是不与传染病人员接触,要积极预防,服用预防药等。
五做好消毒工作,保障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与安全。
总之,对传染病要切实做到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交通安全
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 告诉孩子不要乱穿马路,要站在黄线后面等车。
认识交通上用的警示信号和警示标志。提醒孩子不要攀爬道路上的任何栏杆,要走斑马线。
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
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五、防火
1、安全使用炉火。
生火时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安全。
2、按照操作规范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化天燃气。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用毕切记关阀门,且不可随意玩弄开关。
3、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正确掌握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不可随意玩耍家用电器。
遇有火险时,用下列方法处置:
(1)立即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准确的地点、火灾种类、火势情况,并派人员在路口等候消防车;(2)初起的小火,可正确使用灭火器、水、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床单、棉被等覆盖灭火。(3)最主要的是尽快离开现场,脱离危险,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浸湿毯子或被褥披在身上并包好头部冲出房间,安全脱离火灾现场。
六、防雨
夏天多暴雨。暴雨的特点是来势迅猛。其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洪涝危害,即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内涝;(二)洪涝灾害,常引起江河泛滥,冲毁堤坝、房屋、道路、桥梁,淹没田野,也会引起山洪暴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及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在暴雨来临之际,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如大树、墙根、河岸堤、危房建筑物等),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以及了解相关预防暴雨水涝灾害的知识和因暴雨水涝而形成的次危害知识,特别注意是教育学生在洪水来临之时不能到河边嬉戏、玩水,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防雷
夏季雷电狂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往往伴随着暴雨同时出现,如果不加以预防,同样可以造成自然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具有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但是进行有效地预防也是可以减弱或规避其所造成的危害。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我们应加强雷电狂风等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也不应在孤立的电杆、大树下躲避;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万一遇到被雷电击中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必要时对伤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同时我们教育学生在发现有狂风时,应及时关闭好门窗,以免狂风摇动窗扇,打碎玻璃造成伤害,这也要求我们孩子在行走时尽量不要靠近窗户、大树、河滩、墙根等比较危险的地方。
八、防性侵
(1)性侵害的情形
请告诉孩子以下三种情形都属于性侵害:
1、他人在不必要却有意识的情况下触摸你的隐私部位;
2、他人指使你去触碰他的或别人的隐私部位;
3、他人让你看裸体及裸体照片、视频,甚至要拍摄你的裸体。
(2)教育孩子如何"防狼"
1.隐私部位不许碰:家长应让孩子知道身体某些部位是属于个人隐私,别人不可随意触碰的。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都要断然拒绝。
2.敢说"不":让孩子知道不正当的触摸可能来自陌生人或熟人,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感到痛或不舒服,就要立刻反抗。
3.呼叫也是武器: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4.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随便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毒品。
5.避免和男子独处: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未经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6.外出要结伴:晚上女孩外出时,最好要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7.鼓励孩子说出事实:如果孩子遭性侵,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事实,并给予支持。
8.保存证据:保存受侵害的证据,及时安排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
9.心理疏导:孩子遭性侵后,应告诉孩子这件事她(他)没有错,给孩子温暖与安全感,必要时要去看心理医生。
(3)如何识别孩子遭性侵
孩子出现异于平常的情绪反应,如:恐惧、退缩、攻击等;极力掩藏生殖器官等身体部位;生殖器官有受伤或感染症状等。
预防未成年人免受性侵害,是每个父母必须给孩子上的一课。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灌输这些正确的"性"知识与观念,无疑是给孩子戴上了一层盔甲。让我们一同携手,为孩子构建一个充满阳光的学生时代。
九、防赌博
(1)赌博的危害
和吸毒一样,赌博也是社会上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人们历来把赌博称为社会的一大毒瘤。为保证社会繁荣安定和人民生活健康向上,我们必须动员一切力量抵制赌博。
1.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业。
2.精神长期处于兴奋,紧张,焦虑,恐惧状态,可以引起失眠,厌食,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营养不良,情绪不稳,生活懒散,自尊心丧失等等。
3.人际关系遭到破坏,赌博把人和人的关系看成是金钱财物的输赢关系,没有了友情、亲情,使人变得注重金钱,嫉妒他人,自私自利。
4.走上犯罪道路,赌博当中,常常因为输赢不服,相互打架斗殴,甚至发生凶杀等暴力犯罪,赌输了就偷窃犯罪的,为再次赌博牟取钱财等等。
(2)如何抵制赌博
1.赌博十赌九输,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明白赌博当中有很多骗局,害人害己。
2.不可贪玩赌博性质的游戏,多阅读一些反赌题材的书籍,认清赌博的种种危害。
3.保持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多运动,多锻炼。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4.选择健康的娱乐生活方式把兴趣转向其他方向,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十、防毒品
(1)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2)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3)吸毒严重危害健康
1.毒品使人的感觉、思维、情绪、行为发生改变;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肺脏、肝脏等脏器损害。
2.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使人消瘦、体质下降,产生幻觉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会造成呼吸停止而死亡。冰毒、摇头丸、 K 粉上瘾速度快,致幻作用极强,直接损坏人的大脑、心脏,甚至导致急性中毒而死亡。
(4)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请孩子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5)慎重交友。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请家长叮嘱孩子不要跟不良社会青年接触、交往,因为他们往往是吸毒常客。
(6)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因此,要想洁身自好,当你想去娱乐场所放松身心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所选择。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十一、防食物中毒
很多学生喜欢在上、放学路上的无资质小商店购买“三无”零食,或者在卫生状态堪忧的小食堂吃饭,从而发生食物中毒现象。其实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
对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说:一是从家庭来说,要严格做好食品的采购、运输、贮存等过程的卫生工作,防止食品源污染及食品中毒事故发生。二是从学生自身来说,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三是要学会辩认食品的安全标志不购买食用“三无”及过期变质食品、饮品,不喝生水及不洁净的水。
十二、人身安全教育
遇到坏人怎样保护自己──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会识别身边的好人与坏人,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更显重要。
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馈赠。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陌生人佯称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为避免路上被劫尽可能与同学、朋友结伴同行。
穿着打扮要朴素,不戴名牌手表,不穿名牌衣服等。
晚上、清晨外出时要走灯火明亮、宽敞的街道,不要走偏僻的小径或荒地。
外出旅游时,不能随意和同车旅客或同房间的人同吃同喝,即使对方特别热情,也要婉言谢绝,以免坏人利用这种手段下麻醉药害人。携带钱财时要隐藏好,切忌招摇过市。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您和我们共同的牵挂,希望每一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担负共同的责任,为孩子撑起一片平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