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啪》————小六班 主题课程

🎨虫虫chong🎀
创建于2023-06-17
阅读 6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缘起

  对于孩子来说,夏天是开心的,因为可以玩水,还可以吃冰淇淋了,可是蚊虫又来肆虐,时不时的就来赏你个大"红包",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对着自己身上的一个一个又红又痒的"红包"既好奇又害怕。不知道蚊子为什么就喜欢咬自己?不知道怎么才能不让蚊子咬自己?户外游戏结束后回到教室,班里有的小朋友被蚊子咬了,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

 一次晨间的谈话,发现身上被蚊子咬了一个“包”引发的讨论,接下来"基于幼儿的表达需求,孩子们能用语言描述出:"蚊子咬的包,红红的,痒痒的,让孩子们自己拿上画笔,描绘出他们看到的身上的"红包"的样子。

识蚊记

  因为被蚊子咬了,孩子们也对蚊子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和疑问?

       都说蚊子太小了,观察不清楚,针对蚊子的身体结构,结合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认识蚊子》。

  为了解决小朋友的疑惑,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体教学,并且还一起观看了蚊子生长过程的动画视频,了解蚊子的生长习性。

      在阅读区,我们提供了绘本,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了蚊子们的生长环境:原来蚊子喜欢待在隐蔽、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方。

  通过学习蚊子结构知识,引导幼儿通过语言描述、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蚊子的了解,小朋友们也利用画画的方式,画出蚊子的“针”。

蚊子知多少

关于蚊子我想知,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

蚊子喜欢呆在什么地方?

所有的蚊子都会吸血吗?

被蚊子咬了为什么会有包?

蚊子都长得一样吗?

我们看不见的时候,它藏在哪里呢?

    

寻找蚊子

  伴随着这么多问题,孩子们进行了猜想,楼梯拐角下应该有蚊子,滑滑梯下面应该也有,根据大家的猜想,我们利用下午活动,开始了寻找蚊子的大行动。

教师思考

  孩子们通过对比幼儿园各个角落,发现不同地点蚊子的数量是不一样,有的地方一只蚊子也没有,有的地方则很多,蚊子嗡嗡嗡飞来飞去,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结论。

     最后孩子们通过猜想、户外观察、查阅资料,发现了蚊子最喜欢的是潮湿的、黑暗的、脏脏的地方,它们还喜欢躲在花草树木里面。

   

科普小知识

🌸雌蚊的触角上有短而稀疏的毛,口器像一根细的注射器针头。

🌸雄蚊的触角上有长而浓密的毛。

"所有的蚊子都会叮人吗?"

小朋友们从网络视频中了解到:原来只有雌蚊子才会吸血发育,从而繁衍后代,另外还了解到蚊子是靠气味和温度来寻找食物的。

驱蚊大作战

  蚊子不仅吸我们的血,有的还会带来可怕的疾病,你们都用什么方法,赶跑讨厌的蚊子呢?

    出于孩子们的好奇心,小朋友们带着任务回家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常用的灭蚊神器。

  回到幼儿园,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如何驱蚊"的集体讨论,通过爸爸妈妈的帮助,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介绍自己了解的驱蚊产品,也利用问卷调查表,小朋友们纷纷画出了自己去超市寻找的驱蚊武器,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驱蚊小妙招。

00:15

郭凌然小朋友驱蚊小妙招

00:17

殷禾沐小朋友驱蚊小妙招

经过孩子在班级再一次的讨论驱蚊方法和投票,我们决定制作手工一个电蚊拍。

讨论一

可以看准了蚊子,然后快速地用手拍死!

讨论二

制作做一个电蚊拍或蚊香。

制作电蚊拍

  通过学习和讨论,孩子们知道像驱蚊液、防蚊手环等,上面都有蚊子不喜欢的味道,来赶跑蚊子,电蚊拍、蚊帐、防蚊裤,能让蚊子咬不到我们,不过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家里、教室干净,不让家里乱糟糟的臭臭的,蚊子就少了,也不会被蚊子咬到啦!

怎么处理很痒的蚊子包呢?

大家了解到了:被蚊子咬了一个大大的包,可以用风油精、紫草膏或者驱蚊药水涂在上面止痒。

本次课程活动,源于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第一次认真仔细去探究自己的"敌人"----蚊子,勇于尝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了解蚊子在哪、认识蚊子到消灭蚊子、处理蚊子包,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感受探究的乐趣。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阅读 6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