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已至,学履不停。今天是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实验技能培训的第二天。上午8:10,授课专家张本超老师带来《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堂生物课。张老师精心选择平时教学中常见的、难教的片段为老师们带来干活满满的课。
紧接着各小组进行实验,实验效果明显。
实验过程中,张老师强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细节,教师应结合本校情况解锁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打造新课堂。
第二个实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是由授课专家张红霞老师带领大家做的。在进行取材时,张老师教了大家一个小妙招,就是将牙签咬碎再在口腔内取材。果然,这样操作实验变简单了许多,也能迅速取材并清晰观察。
下午难度升级,我们先观察脊髓横切和人血涂片再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
书本上的灰质白质
学员看到的灰质白质
这是我们头一次看到与书上图片如出一辙的“蝴蝶形”灰质。
观察人血涂片时,我们一般很容易找到红细胞,比较难找到白细胞,但今天仍有不少学员清晰地看到了白细胞。
在真正的实验教学中,《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这一课要做的实验准备很多,实验步骤也比较麻烦,许多学校也缺乏实验器材,因此很少做这一实验。在今天的课中,张老师教了大家一个可行的办法,即用手握代替水浴锅。通过这一课我明白教师不可因为教学任务紧或实验太麻烦而忽略学生实验,应该开动脑经多想想办法。
吃柠檬帮助分泌唾液
老师们在认真做实验
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离不开老师的积极思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出发,以教材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备好实验课堂。一天的课程下来老师们收获满满,相信通过此次培训,我们生物教师一定能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
实验成果专栏
编辑:杜萧宇
图片:生物研修组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