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拓路前行。七月虽暑热渐郁,也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为提升专业技能,开阔教育视野,加强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我们怀着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烈的求知欲进入第三天的学习。
7月4日上午,在邓芳芳老师饱含热情的介绍后,江苏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缪徐专家为学员老师们带来了以《教育的理解、基础和策略》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缪徐老师从理解教育的内涵、夯实教育的基础、研究教育的策略出发,结合多个真实的事例,深入浅出得谈论了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教育,提出教育要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注重体验,教育要知识技能,更要素养提升。
根据自身经历,缪老师以“有德、有心、有智”剖析教育的基础,用“率先垂范、激励扬长、换位思考、暗示迂回、真情打动、交流思辨、点到为止、寻求配合”八个方面总结制定教育的策略,并提出德是为师之首,率先垂范是最有效的策略。若要让学生有更好的成长,作为教师应先提升自己,以身为范,身教重于言教。
“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大家时而认真聆听、时而仔细揣摩、时而奋笔疾书,浓浓的学习研究氛围氤氲在会场内,在这两个半小时学习时间里,学员老师们都收货满满。
正如刘小萍老师课后总结,何为师者?应该阅己、悦己、越己。我们要回归教育本真,重塑教师角色,培养“真正”的人。
7月4日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理事、南通市新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崔益林老师,从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说开去,进行专题讲座《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从2023苏州中考作文题入手,崔益林老师分析多篇文章的内涵,结合自身探索研究,崔老师指出应“大胆质疑文本,寻求多维思考”。新课改下教师备课要守正,更要创新。从核心素养、三化、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情景化设置、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出发“深入研读课本,把好课堂方向”。崔老师建议作为老师的我们总得有点东西为你的教学垫底,应“强化课题研究,助推双减落地”。崔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联系实际更接地气。
陈松老师也在课后总结提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行动更有反思,有思考更有思想,有经验更有概念,有问题更有课题。在研究中教学,在不断感悟中生长教育智慧,实现专业提升。
终日而恩,不如须史之学;豉而望美,不如登高博见。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我们一路潜心聆听,一路沉思探讨,一路点滴成长。今天的研修学习,我们聆听了两位专家教授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也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由此相信我们将会遇见更美的诗和远方,遇见更美的自己!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今天的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研修永远在路上。
(撰稿:重庆市铜梁实验中学校 田丽、张鑫 供图:李奎 初审:雷雨 终审:余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