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街
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
一八六O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九九〇年在遗址上复建。街全长三百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等六十多个铺面,集中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江南的商业文化氛围。
须弥灵境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年间。由须弥灵境主殿、东配楼宝华楼、西配楼法藏楼,以及慈福等三座牌楼组成,坐南朝北,位于万寿山后山中轴线上,依山面河,气势雄浑,是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1860 年被英法联军大部烧毁,仅存部分遗迹。
2019 年至2021 年经过三年施工,颐和园对须弥灵境主殿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施工,对东西两配楼按原规制重建,须弥灵境建筑群初现了盛期面貌。
2019 年至2021 年经过三年施工,颐和园对须弥灵境主殿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施工,对东西两配楼按原规制重建,须弥灵境建筑群初现了盛期面貌。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
[7]
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
清晏舫原称石舫,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舫身系用巨石雕砌而成,通长三十六米,原有中式舱楼,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时改为洋式舱楼,并取“河清海晏”之意,命名为“清晏舫”。
听鹂馆饭庄
宿云檐城关
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
昆明湖
荇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于光绪年间重建。桥名出自《诗经》“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之句。
清华轩,前身为清漪园时期的五百罗汉堂,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今仍存八角形水池、汉白玉石桥、乾隆御制平定准噶尔碑等遗物。光绪重修颐和园时,在罗汉堂的基址上建成了这组前后两进的院落,取东晋谢混《游西池》“水木湛清华”的诗意命名,前后院之间有游廊相连。
长廊
佛香阁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把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慈禧手迹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玉澜堂正殿
为光绪皇帝居园时的寝宫。堂内明间设紫檀木嵌沉香的宝座和御案、绘有山水画的玻璃围屏、翠羽掌扇等皇权标志物,是光绪当年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地方。一八九八年九月十六日,光绪曾在此召见握有兵权的袁世凯,希望袁赞助“变法维新”。西北间为光绪的卧室。
戊戌政变遗迹
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冬季被幽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夏季则被幽禁在玉澜堂。为了惩治和防范光绪,慈禧命人将院中多处通道砌砖墙封死,仅留由人把守的玉澜门一处与外部交通。薄香榭和霞芬室内横砌的两道砖墙,便是当年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