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运动健身的方法和进行锻炼,以期达到增强体质、防病祛病之目的。但是,由于跨入老年,体质大不如以前,应变和耐受能力都在走下坡路,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和潜在的危害因素较多,随时可能发生运动健康安全事故。那么老年人在运动中应该注意避免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晨练老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都会选择早晨进行运动锻炼,其实从科学角度来分析这样做是不正确的。首先, 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血液粘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其次, 空腹运动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人体机能在早晨处于较低水平, 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最后, 早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氧气较少,空气质量较差,不利于老年人进行运动。误区二:饭后百步走老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对老年人却不太适用,这是因为人在用餐后的1小时内,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大量血液会流入人胃肠道,致使心血管系统的血管阻力减小,从而导致血压有所下降。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在饭后一个小时之内血压会下降,心率则会上升,饭后运动对老年人的心血管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晕厥摔倒。因此,建议老年人在饭后的2h之内最好都不要进行运动。
误区三:爬楼梯或登山爬楼梯被不少老年人列为健身锻炼项目,认为健身就在家门口,方便快捷,不用额外场地,不用专门时间。但其实,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承受的负荷是体重的4到6倍(而平时站立体位时膝关节承受的负荷是体重的0.43倍),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大,膝关节反复撞击,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会加大膝关节的损伤,诱发膝关节疾病。
跟爬楼梯类似的是,登山同样容易损伤膝关节,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倍,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项目。登山、爬坡、上下楼梯、长期跪位等都会增加膝关节的负荷,加重损伤。
误区四:长时间跳广场舞广场舞通常会设计很多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这些动作对身体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动辄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舞蹈时间,意味着过长时间的关节连续使用,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和损伤。跳广场舞蹈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适当的广场舞动作,能够牵伸肌肉,舒展筋骨,缓解疲劳,但不宜过长时间跳广场舞,以免适得其反。
误区五:跟风效仿有的老人有一种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运动,自己也去学,去做。熟不知这是最大的错误,每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和潜在的危害因素较多,随时可能发生运动健康安全事故。
老年人运动时,要避免进入误区,否则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馆陶县中医院内九科分为脑病二科南区,脑病二科北区,老年病科,医养中心四个病区。
脑病二科南区位于综合楼7楼。
脑病二科北区位于老干部楼5楼。
老年病科位于老干部楼4楼。
医养中心位于老干部楼3楼。
学科带头人:冀同振常务副院长;科主任:杨广跃。科室目前开展了包括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心脑血管支架治疗、神经内科重症、神经康复多项领先技术,擅长治疗: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头痛、头晕、眩晕、高血脂、癫痫、痴呆、脑炎、帕金森、心血管疾病,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科室已独立开展脑血管造影、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静脉窦置管溶栓、脑梗塞急性血管内治疗(动脉内溶栓、抽栓、取栓等),并与北京天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省二院)长期合作,开展会诊、手术等,让广大患者不出县域即可享受国家、省顶级专家医疗服务水平。
馆陶县中医院内九科联系人
冀同振常务副院长:13930098096
杨广跃主任:13831096435
王江兆副主任:13363000960
闫 娜副主任:18031098907
闫文勇副主任:15131018621
王书荣副主任:17752958123
徐林辉:159 32039539
张玉仙:15132009355
张小雷:18231017134
肖晓晓:18713813723
吕艳超:15932038019
薛洪轩:1553203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