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希望的不仅有火炬,还有微光......

创建于2023-07-04
阅读 38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荏苒,暮然回首,2023年已过去一半。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有人在继续寻找,继续等待;还有人,在继续坚守,继续创造。于是,有一些感动正在发生,还有一些微光正在被点亮……

每一个开端 她们都想不凡

 “春节”,对于罪犯而言意义非凡,既是历久弥新,也是一次重新开始。深知新年的深意,一监区的女警们,每年都绞尽脑汁,想给她们一个不平凡的开端。

    “春晚”的传统已经持续多年,是罪犯们期待的迎新形式,也是她们期待已久绽放自己的舞台。同样的场地,女犯们精心编排的节目一个个轮番上演,歌舞、小品、三句半......,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每年的压轴都是许愿,埋藏下一份期待,等待未来的自己亲自开启。

    “我还有三个月就释放了,可是我的父亲却没能等到团聚这一天,这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今天是除夕,我希望母亲身体健康,等我回家!我渴望今生还有做一个好女儿的机会……”

    罪犯王某的一番话让台下的人潸然泪下,“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也许是世间最令人痛心的遗憾,然而犯罪却是造成这一切遗憾的罪魁祸首。

     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次深刻的反思,饱含着监区警察对罪犯们的祝福和期待,一个充满祝福和爱的春节,不仅抚慰人心,更能吹散罪恶和阴霾,寓意着罪犯们此后的人生向阳向善。

每一次成功,都让她们欣喜

      “请问是陈某吗?”

     “您是,梁警官!我是陈某。我现在很好,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警官,感谢长康!”

      一通刑释人员随访电话揭开了一段关于走出泥沼逆袭重生的故事。然而,所有励志的故事都有一个悲伤的开始。十八年前,陈某因毒瘾发作,在极度躁狂和失去自控能力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至亲。最终陈某被判无期徒刑,刚入监的陈某性格嚣张跋扈,屡次违反监规,但即使如此,监狱警察从未放弃过她,一次又一次深入谈话,一场又一场心理咨询,警察们甚至多次联系她的家人对其进行开导和鼓励。 

     也许是体会到了家人的心痛,也感受到了警察的善意,陈某终于慢慢开始转变。在此后的服刑生涯中她积极改造,深刻反省,努力学习,因改造表现优异,多次获得省级改造积极分子荣誉。

          陈某在家人帮助下创建的服装厂

00:07

  刑满释放后,陈某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开设了一家服装厂,自己做起了老板,目前服装厂经营情况良好。

        “梁警官,请你转告里面的姐妹,如果出来找不到工作可以到我这里来,我愿意为她们提供一份工作。远离毒品和犯罪的生活真的很美好。请告诉她们,只要勤劳勇敢,靠自己的双手一定能改写人生!”

        最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是如何帮助他人,而是被助之人转身继续助人,而真正的感恩,是感受到善良之后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这样一次成功让一监区女警们欣喜不已,这不仅是对她们工作的肯定,也给了无数监狱工作者继续坚守的动力。她们相信,善良遇见善良,定能开出最美的花。

每一个节日 她们都在重视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让罪犯们深刻感受国家传统文化的契机。要让她们认清明天的去向,必须不忘昨天的来处。于是,每一个节日,一监区警察们都试图为罪犯们打开一扇文化的窗。

   “首届端午杯轻粘土大赛”就这样拉开帷幕。谈不上专业,也没有复杂的工具加持,但一个个呈现出来的作品却令人惊喜万分。

    作品《团圆》构建的场景是一个不能团圆的端午节,但反应的却是罪犯们内心深处对团圆的渴望。它的创作者是一名自出之日后再未见过自己女儿的罪犯。

                       罪犯创作的粘土作品

        “感谢警官帮我找到了女儿的下落,知道她现在在福利院过得很好,我就放心了!端午节我不能亲手给她包一个粽子,但我希望她每一个节日都能感受到善意,一生平安顺遂!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犯罪,我只想陪伴在女儿身边!”

        张某拿着近日收到的女儿照片陷入沉思。血浓于水,纵使相隔千里,也不能斩断母女情深。

        罪犯们的改变是明显的,于是监区警察们乐此不疲地在寻找每一个节日背后的深意,在妇女节呼吁她们善待自己;在劳动节鼓励她们用勤劳和勇敢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中秋节,呼吁她们感恩自己的亲人,感恩这个国家。

        当节日被赋予了使命,那一定是激起一些人内心深处对正义的渴望,对美好的向往。

每一束微光  都让她们感动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在一监区,涉毒罪犯占全体罪犯的70%以上,在艾滋病罪犯中的比例更是高达85%以上。如何让涉毒罪犯彻底脱离毒品,不仅考验的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全稳定。

          6月初,在管教科室的支持下,关于禁毒日的系列活动开始拉开帷幕。警示教育是大家一致认为最能给人教育和震撼的活动形式。一监区警察开始鼓励涉毒罪犯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故事以警示他人。

             “警官,这次的警示教育我报名参加。”

            以往,艾滋病罪犯大多不愿意再次揭开自己的伤疤,但今年报名的罪犯很多。

          “我曾经的行为伤害了家人,也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危害,现在我希望可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警示大家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罪犯孙某是曾经让警察们伤透脑筋的人,吞服异物试图逃避惩罚,结果活生生把自己折磨得痛苦万分。在刚来一监区服刑时,她仍然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警察和医务人员的不断关心和帮助下,她的身体得到恢复,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最终走出了阴霾,决定重新开启人生。

         看着她真诚的态度,监区警察们觉得非常感动。在艾滋病罪犯中不乏“二进宫”甚至“三进宫”的罪犯,她们比谁都清楚毒品的危害,却又无法真正摆脱。监区近年来通过各类活动日和教育日,在禁毒教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罪犯在刚入监时都表现出彷徨和冷漠,如今也愿意用自己散发的微光去温暖和帮助他人。

       

        

     

     

        

  罪犯自制的禁毒手抄报

00:25

  人的一生,对于“价值”一定要有一番思考。监狱警察的价值是什么?是在用自己的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在切实改变着一个个真实的人之后,感受到被需要!聪明的人会被喜欢,但坚定的人使人尊敬。致敬高墙内的一束束微光,感谢你们一路守护希望!

     图文:长康监狱一监区

        审核:长康监狱办公室

阅读 38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