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明方向,教研赋能促成长--记“未来教育课程设计”培训

用户11186246
创建于2023-07-04
阅读 6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7月3日晚,光明区教科院开展CIO未来教育课程设计主题培训,特邀请了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国博士为我们指点迷津。

开篇贾博士就以“(未来)课程为谁设计的?”一问,让老师们明确课程开发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展开下面三大部分的学习交流。

第一部分:学生未来需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进入21世纪,教育目标转变为“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具备严格知识体系的社会劳动力,转向支持并促进学生成为适应性人才和终身学习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迫切。

第二部分:未来的课程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课程目标呈现生本价值的内在转型

1.知识目标“比重”下降但“深度”加强。人工智能有助于克服机械学习和浅层学习的弊端,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高效。知识目标的达成难度将明显下降,其在课程目标中占据的“比重将下降,但“深度”将大幅提高;
2.非知识性目标“比重”上升且“强度”增大。即在课程目标上必须更加强化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分量;
3.创新素养培养将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课程学习要能够使学生对创新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养成坚定的创新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克服困难、经受挫折和执着创新的稳定心理模式,以及涵养利他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个性特征。

(二)课程内容凸显学科与生活融合的结构优化

1.课程内容以模块化蕴含丰富化。课程内容不是碎片化、阶段性的,而是可以由人工智能以符合学习规律的方式持续提供适应性资源,从而使学生学习进入持续的循环与深入状态;
2.课程内容以深度整合强化关联性。更加重视通过强化真实问题解决与动手操作,突破学科间界限并重组;
3.课程内容以多样化彰显个性化。可以为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学习内容,从而适应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便捷地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从而使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富有现实性和互动性。

(三)课程实施彰显学习方式与空间的深度变革

1.学习的泛在化特征愈加凸显。通过亲历性体验与自然、社会开展深入而持续的交互学习活动,将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真正对接起来,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延展和强化学生认知,动态、多维地呈现真实世界;
2.主体间共生成长将全面升级。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实施不再是简单的学生“学习”,而是演变为教师与学生 “共同学习”。教师不再拥有对学习过程的完全掌控权,,而是必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一起面对浩瀚知识海洋的未知领域,并力所能及地提供 “学习支架”;
3.学习方式将更富个性化色彩。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如地根据不同学习内容选择适切的方式来学习。

(四)课程评价实现测评方式与效果的实质性突破

1.课程评价的即时性、精确性大幅提高。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升各种作业批改、成长档案等智能诊断系统、自适应评价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测评、分析和反馈;
2.课程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素养的生成。课程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有益助力。尤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组知识、解决问题、迁移应用和创意物化;
3.课程评价更加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课程评价更加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描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绘制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画像”,从而科学地反映和呈现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如何根据学生成长需要的设计课程?

(一)生本价值:着重强调课程建设要自觉认知并理解课程的本体价值在于服务学生发展,从学生出发,把握学生特点,依托课程标准、突出特色价值。以生为本确定课程设计的主线,指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需要;

(二)学科理解:着重强调课程建设应全面认知理解学科的独有育人价值,基于学科但不囿于学科规划设计课程,推动学科内部融合和跨学科整合,加强学科实践与综合学习;

(三)情境表达:着重强调课程建设要系统考量课程建设的资源要素,重视课程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结,创造接近于真实情境的课程学习场域;

(四)主体创生:着重强调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具有主动的创生意识,使教与学更富有创造活力。

文 稿:周嘉盈

审 稿:罗 兰

编 辑:李嘉碧

图 片:谭 璐

2023年光明区CIO未来教育课程设计小组

阅读 6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