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有活源,清如许;人若学习,耳目清。2023年7月1日,“国培计划(2022)”脱贫县乡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帮扶培训在广昌二中阶梯教室进行开班仪式。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昌县教育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培训班班主任及来自广昌各中学的75名教师参加了开班典礼。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詹艾斌介绍了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基本情况,汇报了承办“国培计划”的历史和成果。詹院长提到教师群体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摒弃惯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希望各位老师在培训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和各位专家教师们交流经验,收获友谊。
参加开班典礼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学员在典礼结束后合影留念,合影结束后返回教室开始讲座。
上午陈志华教授关于《比较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索》的讲座,讲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我们用跨文化视野去对中学语文文本进行文本解读,结合实例分析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世界性因素,中国文学经典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国际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三方面内容。
陈教授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举例,例如《西游记》孙悟空的前世今生,一起探讨了文学家们的不同观点。利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著更易于将我们引导于“比较视野”的话题当中,现场各位一线语文老师们讨论地如火如荼…
理论结合实际,讲述别开生面。原来语文文本解读在跨文化视野下竟有这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尤其在古诗文和名著阅读方面,通过追溯文学创作渊源和中外古今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搜索资料,思考异同,培养学生的价值认知和审美认知。
下午,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詹艾斌教授给学员们作了题为“新人文教育理念与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育人方向”的学术讲座。詹院长结合江西省首期中小学语文名师培训、语文教学实际和相关文学作品,从“语文教学育人方向的明确与‘好’的理论主张的形成”、“新人文教育理念与语文学科性质的契合”、“生命教育: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三个维度阐释了科学教育理念、新人文教育的内涵与目的、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讲座中,詹院长从当前语文教学的评价和教师微课堂展示两个现象说起,对当下部分语文教师“在云朵上行走”和开展庸常教学进行了批评,对语文教学界存在的随性、散漫、无统一性目的和教育中的相对主义表示深深忧虑。他强调,要当好语文老师“文本解读永远是第一位的,育人更是根本方向”。他鼓励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科素养、课堂教学、研究著述、理论主张俱佳的“四好”名师。
詹院长就新人文教育理念与语文学科性质的契合进行了深入讲解。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文科教育强调文科对于人和人性的培养与塑造,强调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具有美德并具备深思熟虑的生活态度。近现代,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理念。而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让受教育者同时具备道德与科学理性,具备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践行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基本构成是一致的。这启迪我们语文教师应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践行能力,实现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学工作,更是浸润人心的育人工作。
詹院长讲座第三点谈到:生命教育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育的更高阶段是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理想形态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魂魄在于德性教育。他认为语文教师不仅是保全生命,而应该是发展生命,要进入学生的内在心灵,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精神与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获得成长。
接着又以现河南省作协主席邵丽的小说《刘万福案件》为例,延伸拓展谈到语文课能够培养出懂得语文和欣赏美的人。詹院长还从杜牧的《清明》一诗中,解读出一种生命昂扬的姿态。詹院长最后谈到,在生命教育中,最根本的是德性教育,师者氤氲德性光辉,生命教育方成可能。
交流共求索,前行在路上。第一天的国培计划活动落下帷幕。学员们表示,自己将在各位教授和老师的启发下发掘、开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中文教学,同时也期待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共同切磋教学技巧,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