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统整大单元教学 立足学科逻辑 融通大观念理念

福山区西关小学
创建于2023-07-01
阅读 3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持续规范、有效开展参与式主题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2023年6月28日—30日山东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研员系列培训活动在线上如期举行。西关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主题为“大单元·大观念教学设计”,邀请教育部2001版、2011版及2022版课程标准专家指导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张华院长进行现场指导。

      张院长在报告中指出所谓大观念教学,是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内容,以学科实践为主要过程,以发展学生“概念性理解”与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提出大观念教学倡导“新三维目标”:一是大观念,即一门课程必须存在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事实上概念不能仅通过分析经验获得,因而需要教师明确提出;二是新知识,即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键学科事实或知识;三是新能力,即把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知识技能运用于真实情境、完成真实任务、从事真实实践的能力。

      本次培训以学科探究主题的确立、撰写大观念、确立新三维目标、可视化思维工具等而问题展开“参与式培训——小组研讨”。

                         参与式培训

撰写大观念

      郭博士以班克斯和埃里克森的观点解释什么是大观念,举例说明大观念就是普遍概括,在不同时期和跨文化中都是用的持久理解,不能使用具体的名词主语和过去式动词,大观念不是事实概括。郭博士总结梳理了撰写大观念的步骤以及大观念的几条标准。

 设计表现性任务 

      专家为我们解读为什么要设计表现性任务,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设计表现性任务,因为课程与评价目标决定评价方式。倘若课程目标是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与技能,那么传统的纸笔测验是可选择的评价方式,但当课程目标将概念性理解至于核心时,纸笔测验就无用且失效了。表现性任务是为大观念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表现性任务可使学生思维可视,使学生理解力可评。

可视化思维工具

       郭博士从如何设计结构化子任务这一问题与老师们展开探讨,郭博士指出结构化子任务要根据大任务进行设计,即把大任务分解成系列子任务;子任务要兼顾子观念与探究问题,即每个子任务均有指向的子观念、子概念和探究问题;子任务即学生要做的事,子任务的名称应该体现做事的过程和结果。

小组研讨

      本次活动采取“参与式培训——小组研讨”的方式,在张院长和郭博士进行深入浅出地指导后,进入小组合作研讨环节,布置小组任务,以学科分小组,实作并分享。

      现场的老师们经过研讨,各组的发言代表进行展示交流。这种以沉浸、体验、参与、共享为特点的培训方式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尊重,学习者现场的精彩呈现与智慧碰撞,让学习真实发生。

业务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育者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接下来,西关小学教育集团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探索大单元教学的要求,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找准站位,真正实现教师基于学生本体的教学,实现由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课堂转型。

阅读 3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