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走进生活,实践升华情感

岚熙
创建于2022-10-07
阅读 3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福庄小学语文融合劳动教育课

《落花生》记叙了“我”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五年级上册语文劳动教育重点提到劳动伦理方面重点在于“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实用的劳动者。”

因此设计了这次语文融合劳动教育课。

课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查找资料或询问长辈等了解花生生长特点和相关常识。

同时也将资料做了总结展示。

俗语有云“百闻不如一见”,居住在城市的学生较少能够了解到花生的生长的特点。刚好学校劳动实践园地种植了花生。于是课前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观察花生,切身体会花生是如何生长的。

回归课堂教学,通过默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道理。

研读重点语段,引导学生了解父亲所说几种事物的不同特点,思考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自由表达对于父亲语言的理解,体会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外在美丽,却有内外可贵之处,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在观察花生的成长特点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后,引发学生思考:课文借助落花生讲出感悟的好处,让学生交流体会并形成观察日记。

“三个礼拜过去了,同学们观察过的花生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让我们一起收获花生,过一个“花生收获节吧!”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发现生命特点、体会成长过程、品尝分享劳动成果,形成奉献付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教育。语文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更应立足宏观视野寻求语文教育与劳动实践的融合点,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贡献力量。

阅读 3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