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6月,除了收获高考硕果的喜悦,更有优质课题的推广与学习的收获!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热烈欢迎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的优质课题组——张琳琳老师团队走进儋州市第二中学进行课题的推广与学习交流!
一、活动方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为深入开展课题成果应用推广活动,根据省科学规划办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和应用课题的要求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澄迈实验学校专家组的安排,开展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化主线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推广与集中培训。我校课题组决定于2023年6月28日在校内开展第一次“请进来”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1、活动时间:2023年6月28日
2、活动地点:儋州市第二中学
3、负责人:谢文丽
4、参会人员: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推广专家组成员、儋州市第二中学课题组成员
5、活动形式:集中培训与课题推广系列讲座
6、活动内容
(1) 课题专项系列讲座
(2) 学习与交流
(3) 拍照合影
7、活动安排
(1) 9:00-10:00 和顺楼2楼会议室 张琳琳《同向同行,让课题引领教研》专题讲座
(2) 10:10-11:10 和顺楼2楼会议室 课题组学习与交流
(3)15:10-16:10 和顺楼2楼会议室 张琳琳《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学习任务单编写》专题讲座
(4)16:20-17:20 和顺楼2楼会议室 课题组学习与交流
8、活动要求
(1)课题组成员全程协助推广专家组的老师进行活动;
(2)课题组成员按时参加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不得无故缺勤;
(3)凡参会人员必须遵守会场纪律,将手机提前调整为震动或静音状态。
(4)活动结束后,课题组的成员负责清理活动会场。
二、合影照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04f760205fe4eb0890e4381d41b4f6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46ef2edfe4149e6b3e99401b4c63dd4.png)
课题组与推广专家组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游景璋、郑华芬、李瑶、孙秀乾、谢文丽、张琳琳、吴慧玲、李文丹、陈丽娟、羊秀美、王紫云
课题组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游景璋、郑华芬、李瑶、孙秀乾、谢文丽(主持人)、陈丽娟、羊秀美、王紫云,应到8人,实到8人。
三、活动过程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756b4cb41344a5b9051177e1c4906f1.png)
活动第一项是张琳琳老师的讲座《同向同行,让课题引领教研》,张老师在讲座中介绍教学成果推广的优势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与应用性,是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与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而提出,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符合客观实际。本课题能够主要解决以下的问题:避免“垒砖式教学”,探索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激发全组教师的教科研兴趣,加强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升。
该教学成果推广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其中在方法上可以构建大单元的教学情境,实现知识的有机整合;精选情境化习题,适时精炼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开展模型展、高考试卷组卷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前教师组多次备课、磨课,收集情境化素材,共同探讨创设情境主线化、问题驱动化的课堂教学,在课中与课后及时追踪和监测,总结与反思教与学,从而提升整体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水平。
情境化主线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单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核心任务的落实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
张老师的第二场讲座是《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学习任务单编写》,张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新课程标准强调:整体性、完整性、结构性、综合性、跨学科性与时代性。《可见的学习》一书中指出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使教师的教对学生可见。看得到的教与学的过程,才能清楚教学的质与量。
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的备课,就是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怎样去学?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学?所以我们就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学习的内容、活动和路径,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案。而学习任务单就是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上设计的教学方案,主要有六个转变:从“教”向“学”转变;从注重“教的设计”向“学的设计”转变;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从注重课堂教学向教学全过程转变;从只注重内容准备向同时注重学习策略准备转变;从备教案向备学习单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让学引思”,真正地把时间交给学生,使得学生深度、自主、探索地学习。
任务单的类型有:初学任务单、重点任务单、检测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具有以下的作用: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协同完成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学生对学习任务清晰明了,教师根据学习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编写任务单时要遵循的原则要求:学习任务问题化、层次化、情境化;指出学习要求与方法或者路径;以学定教,把握各级任务单的难度与水平层次,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在编写与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知识的碎片化、低层次化——教材知识的简单“平移”;在缺乏情境化任务编写、缺乏大概念下的提炼,使得思维能力发展不足。
张老师也提出了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建议:
1、教学中紧扣任务单进行教学,要做到“教学评一致性”;
2、课堂是“学堂”,不是教师的“大讲堂”;
3、使用任务单的教学主体部分要采用“五步教学:做、议、展、讲、结”;
4、 任务单的内容要适度、合理。
老师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讲座,积极的做记录,并在学习与交流期间积极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讲座的收获、提出问题与老师们进行探讨。谢文丽老师认为,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能够很好的贴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是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清晰的体现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过程。陈丽娟老师也发表自己的感想:如何制作适合学情的学习任务单,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精选情景化习题、适时精炼等所共同决定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模型的制作与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非常符合高考大势所需。深入了解学情,熟悉高考趋势,精研高考,使备考工作得到大大的提升,这也给了我们今后在备考教学中很大的启发。孙秀乾老师分享:我认为学习任务单的使用,可能会花老师大量心思去设计教与学的过程,但可以一个备课组分工合作,最多用2-3年时间,就会完成一个学段的任务单并整理成册,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资料。这是多么值得每位老师去思考的事情。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的讲座学习,我们也反观在平时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忽视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形成重要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偏少,趣味性不够强,不擅于引导学生思考,练习不够精炼等。同时在新高考的生物中非常重视利用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情境化。但如何进行情境化教学,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个很浅显的理解,甚至有很多误区。而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导入时引入一个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但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又是脱离该情境,完全是讲教材的内容,没有真正运用情境化教学。张琳琳老师团队带来的这一次讲座,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与收获。备课应基于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主线化、问题驱动化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模型构建。不仅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的精神,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未来人才的选拨有一定影响,很好的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今天的讲座学习,我们对如何进行情境化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一条主线情境,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学习任务单与情境相结合,如何根据情境设置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设计学习任务单是注重服务“学”的过程,是注重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课堂学习及活动的“抓手”。借助学习任务单,适当让课堂慢下来,更多让学生讨论发言交流与上台展示,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学习,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掌握反而比一味讲解效果要更好。那么,如何在大单元情境下,结合学情编写学习任务单,如何合理运用学习任务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在新课标大背景下,教学改革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这两个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跳出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地改革,教学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