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数学素养的稳步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加大学校对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评价工具的改革力度,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近日,汝阳县十八盘乡中心小学积极探索双减下的一年级非纸笔画素养测试。
整个非纸笔化测试采用学生游戏闯关的形式完成。语文分为三关,第一关古诗背诵,第二关字词我能行,第三关故事大王。整个内容来源于课本,充分测试了学生对课本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数学分为四关,第一关算一算,第二关认识图形,第三关拨一拨,第四关解决问题。每个关卡中着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同时积极检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一年级语文学科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三个关卡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关:古诗背诵。爱经典诗词,做文明少年,诵千古美文,杨传统文化。学生们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感情饱满真挚,用洪亮的声音表达了对古诗词的热爱,同时顺利的完成闯关。
第二关:字词我能行。通过学生们指认生字、生词,让学生们进行生字拼写认读,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检验了学生对拼音的练习。
第三关:故事大王。这道题来源于课本语文园地,让学生们用讲故事的形式,完成小短文的练习,考察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非纸笔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测试。通过算一算、认识图形、拨一拨、解决问题等四种形式,加强学生对问题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鼓励学生回顾反思。
第一关:算一算,让学生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
第二关:认识图形。通过让学生指认图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第三关:拨一拨。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听到数字时能快速的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增强学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第四关: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脑思考参与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乐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习。
音乐、体育、美术三门课程伴随着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因此在一年级无纸笔化测试中,学校专门组织了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的检验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年级的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是态度大方,思路清晰,操作熟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让大家看到了纸笔测试看不到的精彩。
在“核心素养”铺天盖地而来的当下,如何全面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素养是我们共同的研究方向。相信科学合理的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结合,将会成为研究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