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东民族小学五(2)班到伯马艺苑综合实践基地体验生活。

张枝花
创建于2023-06-30
阅读 32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的五月到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好一幅美丽的画卷!芒东民族小学五(2)班的39名红领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位于芒东镇印盒山的伯马艺苑综合实践基地。6月26日—6月30日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这次旅程他们期待已久,决心要认真体验生活,学习各种民族文化艺术课程,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切身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民间艺术的魅力。

  学会自理   懂得自立

       五个小组轮流值日,他们尽职尽责打扫卫生,洗碗、擦桌。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团结协作。经过五天的锻炼,孩子们能熟练掌握,整理内务、扫地、擦桌、洗衣等家务。特别点赞走读生。第一次离开家门独立生活,能够很快的适应生活,身心成长的效果立竿见影。

洗碗也有小妙招!

摘菜

洗菜

切菜

炒菜

热火朝天的包饺子

煮饺子

热气腾腾的饺子好香啊!

学习民族文化艺术课程   

      五天的时间里,孩子们学习了农民画、葫芦丝、石头工艺、粽叶编织四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课程。每一次新鲜的课程带给孩子们前所未有的惊喜,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学习,积极动手实践。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完成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作品,激发了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同时,孩子们也发现了原来艺术家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因为自己的热爱努力探索自学,长期坚持练习,从而造就了独具艺术魅力的自我。

孩子们完成的画作。

孩子们创作的的葫芦画《辣椒》。

孩子们的石头画《小蜜蜂》

哇!好多小蜜蜂!

         孩子们玩得高兴,学得认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脸上洋溢着一张张天真笑脸。

编棕叶

李仲培老师教孩子们学习吹奏葫芦丝。

闫老师教孩子们植物拓印。

捏泥塑

体验烟火     走进汗水铸就的生活

        烈日当头,滚滚的热浪袭来,顿时让人汗流浃背。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孩子们步行到田里拔秧、插秧。一开始孩子们游戏的小鸭跳进水里胡乱的插起秧来。老师的耐心示范及讲解,他们很快学会了插秧。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散去。有的孩子想放弃,在老师的鼓励下也坚持插完了秧。生活体验课让他们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五天的劳动实践孩子们除草、插秧、洗菜做饭都不在话下。经过烟火的熏烤,孩子们明白了所有的美好生活背后,都辛勤汗水铸就的。

     

给无花果树除草、松土。

头顶烈日,我们去拔秧!

插秧

  饭后散步,遇见最美的夕阳晚景!孩子们发出感叹:“原来家乡那么美!”

  梁河县芒东镇农民画之乡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培训活动成果展演仪式

       有学习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分享。开展汇报演出活动,对五天的学习做一次总结。傣家人民们在辛勤劳作的同时,不忘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要向往诗和远方。艺术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发芽,勤劳和坚毅浇灌着它。

感谢伯马艺苑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您们辛苦了!

00:21
阅读 32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