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塑身铸魂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摘录

王晓莉
创建于2023-06-30
阅读 42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书,艺术的载体。中国的建筑从原始社会的穴居野处,到后来的琼楼玉宇、巍峨宫殿,再到今天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它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更诉说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6月30日第一节课,湘乡一中高一年级2201班的全体同学在语文老师唐丽玲的带领下,一起走进学校最具校园文化特色的孔庙,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堂主讲:唐丽玲老师

导引总结:唐    琼老师       

文庙祭孔:陈建韶主任

经典诵读:王晓莉老师

      环节一:文化寻根,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棂星门前,唐琼老师向同学们详细的介绍了孔庙的历史渊源:    孔庙是集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中国特色文化于一身的建筑艺术,早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当中,起到了文化传承与政治教化作用。

      今天,我们来到湘乡一中孔庙参观。湘乡一中孔庙又称文庙,是湘乡最古老的宏伟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因其独特的建筑、精巧的雕刻和悠久的历史而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03

     本堂课旨在实地探访,识读高一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并在实地观察、探访中感悟中国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开场仪式后,唐丽玲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自由走动,在实地探访中去观察,去思考。

00:43

      5分钟后,同学们迅速有序地组队,交流分享所得。文娣同学首先发现单个建筑物的构成特点:单个建筑物的立体构成由下面的台基、中间的主体 (房屋本身) 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唐丽玲老师补充介绍说,这个特征体现的是古人天地人的三才观念。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天地与自然的敬爱之心及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而台基作为中国建筑体制的一部分,很早就成为社会阶级的象征。周代的制度里,阶级地位越高,台基就越高,门槛也越高。我们常听到的“你家门槛太高,我们高攀不上”其实就是体现的这样的思想。我们现在努力读书,就是为了在知识领域有更多的“登堂入室”的机会,更是为了将来不被社会的门槛所绊住。接着,李思扬同学发现的孔庙“坐北朝南”的特征。唐丽玲老师在学生分享完之后,补充介绍了这种特点的文化内涵和古人智慧。

00:21

      舒程同学分享中国建筑的特征——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瓦,石面上装饰浮雕。

      唐丽玲老师在学生的分享后阐释,讲解。她说到:白墙黛瓦,雕花绝伦,古人认为,无刻不成屋,有画斯为贵。可以说“雕梁画栋”是中国古建筑的深情。这些特征在孔庙里随处可见。我们的文庙櫺星门额坊正间上有浮雕二龙戏珠与卷草云纹,柱端有圆雕蹲狮。

00:24

      罗睿一和同学们分享他发现的举折,举架。唐丽玲老师适时补充“举折,举架”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屋盖斜坡曲线取得的方法,它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可利于雨雪排泄和采光。

00:37

      黄怀斌同学和大家分享他发现的特征八——中国建筑中的装饰构件。

00:35

     刘奕雯同学分享中国建筑的特征六——中国建筑中的屋顶。屋顶的形状如飞鸟展翅,不但利于排水与采光,而且具有巨大的装饰性。唐丽玲老师补充说:鸟张开翅膀轻快上扬、轻盈活泼、生动灵活,象征生命与幸福,所以翼鸟起翘、飞檐翘角成为一种建筑制度。她还说到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经常安放脊兽,有祈求吉祥、装饰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如在孔庙正脊两端安放鸱吻(传说为龙之子),因龙管水,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之意。

      三十多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在唐丽玲老师的引导下逐一找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通过实地的走访,观察,书本上枯燥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而又深刻的理解。

     环节二:文化寻根,祭孔仪式。

    大成殿内,2201班的同学庄严肃穆地整齐列队。

01:12

      湘乡一中语文学科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陈建韶老师主持祭孔仪式。

     祭孔仪式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点下向大圣先师孔夫子敬献时鲜佳果,点燃宝烛。学生代表和班主任杨思冠老师虔诚地敬献宝香。

00:23

       陈建韶主任主持祭孔:公元2023年6月30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湘乡一中高一2201班班主任杨思冠、语文教师唐丽玲,率2201班文娣等50多位同学,谨备宝香佳果,祭拜我中华人文先师孔夫子座下。

       伟哉夫子,垂范千秋;泽被万代,清芬永播。请2201班学生代表向孔夫子敬献时鲜佳果,敬献宝香。向孔夫子行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分批向孔夫子敬献宝香。

    敬祷夫子,再现灵光;佑我一班,体健心安;

    护我一班,勇闯雄关;祝我一班,个个争先,

    师生合力,再写新篇。

     礼成。

环节三:文化寻根,诵读经典。

      诵读环节由王晓莉老师主持,她说到:在这座历代儒家学子朝圣的庙堂,唐丽玲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我们一起识读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同时,这还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站在这里,我们好像看到了历史深处走来的那些人,发生的那些事,好似听到了那些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智慧的声音,那些声音穿透历史的烟尘,依然发出璀璨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用激情澎湃的诵读,致敬伟大的先哲,致敬优秀的传统文化。

00:14

王晓莉老师领诵儒家篇章。

00:22

      诵读后,唐琼老师致活动结束语:今天我们走进湘乡一中文庙,我们脚踩的每一块痕迹斑斑的麻石,我们手抚过的每一处装饰雕刻,我们吟诵的每一句经典,我们面对大成至圣先师虔诚地弯下的脊背……这一切都让我们思接千载,心潮澎湃。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人民。文庙用最古老的文明,陪伴正青春的你们,你我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愿你们传承优秀文化,壮志凌云,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故事,这就是百年一中对你们的期待:传承文化、笃学报国!

       此次活动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一般课题( 项目编号 XJKX20B303 )“利用特色校园文化,优化学校教育生态”研究成果。该课题主持人陈建韶主任,成员:唐丽玲、唐琼、王晓莉等7人。

陈建韶主任诗作。

附:儒家经典诵读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8、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阅读 4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