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糖尿病)肾病科 冬病夏治
“调糖益肾,增强免疫力”。
2023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它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采用药物内服、外用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冬天或受寒后容易发作的疾病。我科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各种肾病,还有风湿免疫疾病均与中医的阴阳失衡,脾肾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例如:
1.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其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阻。临床多表现神疲乏力、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视物昏花、畏寒肢冷、运动无力、手足麻木作痛、面色晄白、气短、自汗,夜尿增多等并发症状。
2.痛风:与饮食不节脾失建运,湿浊或湿热蕴结关节、肾脏而致。
3.甲状腺疾病:甲减常呈现脾肾阳虚之象,表现为倦怠乏力,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畏寒少汗,纳呆腹胀,性欲减退,皮肤苍白多屑,毛发枯稀脱落,女性闭经等。甲状腺结节囊肿与内有寒湿蕴结瘀祖不通所致。
4.慢性肾脏病:大多由于外邪侵袭或者内伤脾肾,导致体内水湿散布、气化等功能障碍,则水液浸淫而见肿满、虚劳,水湿郁久而生湿热,成为肾病发生发展、迁延反复的主要因素。已经得了慢性肾脏病或者表现为肾虚的患者,时常伴有乏力体虚、腰酸腿软、少尿浮肿、头晕目眩、夜尿频多、小便欠利、小腹坠胀、大便干结、纳差恶心、骨节酸楚等症状;这类疾病病程长,迁延难愈,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选取温补脾肾的穴位,配合温阳逐寒的中药进行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激发周身“经气”,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的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咸宁市中医医院糖尿病肾病科于2022年开始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痛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能减退、糖尿病肾病、各种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通过治疗可补益脾肾、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寒湿散结节囊肿,使人体在秋冬寒冷之时抗病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得到增强,经络疏通,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从而减轻和延缓发病。
我科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穴位敷贴、耳穴埋豆、中药口服及中药熏洗等。
“冬病夏治”,三伏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三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
注意事项:
1.尽量保持贴敷处的干燥,不要对着空调吹冷风。2.在贴敷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3.不要食用高蛋白、虾蟹类海鲜。4.贴敷当天不能游泳,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如有蚁走感、轻微的针刺感属正常现象;如有痛感出现,或有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望及时告知医生。
禁忌症:穴位敷贴的主要禁忌症:皮肤有创伤、有溃疡、对药物及敷料成分过敏、发热、血液病、心脏起搏器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如临床医生提出不宜做敷贴治疗,患者应听从医生劝告,放弃治疗。
预约地址:咸宁市中医医院住院部六楼内分泌病肾病科
门诊三楼7号诊室(303)
预约联系电话:0715-8897320
159269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