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沐初心,书香致研修——自治区中小学名师高翔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

用户10976787
创建于2023-06-29
阅读 4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是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思想,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6月20日,自治区中小学名师高翔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举行。

  活动由实践导师高翔校长主持。特邀理论导师熊举峰教授一起参加了这次研修活动。这次活动以读《科学的历程》这本书的读书分享为主题,挖掘物理学史蕴含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凤莲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读这本书的绪论和第十卷科学正处在转折点上的读后感以及书中体现的物理核心素养。大家也分别分享了自己读这部分内容的心得体会。

高凤莲老师的读书分享

  亲近科学最好的途径,就是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在阅读吴国盛先生《科学的历程》绪论和第十卷科学处在转折点上内容之初并不知道这些文字中包含了怎样的物理核心素养也并不知道它在哪里寻找,随着阅读的深入,可以偶然间发现它们,就像是考古,更像是勘探,这是一种神奇、奇妙的过程。

1.引入科学史的六大理由

1.1历史对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与方法有促进作用。

1.2历史方法将个体思维发展与科学概念发展联系起来。

1.3科学史是有其内在价值的。所有学生都应该熟悉科学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

1.4历史是理解科学本质的必要条件。

1.5通过审视科学家个人生活和与之所处的时代,将科学主题人性化,科学就不那么抽象,从而更吸引学生。

1.6历史在科学主题和科学学科以及其它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历史展现人类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本质。

        科学史中包含着科学思维的逻辑形成和历史行程。

2.“运动”观念的发展历程

2.1亚里士多德

      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天然运动,一种是受迫运动。

2.2伽利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

2.3芝诺悖论

       芝诺悖论就是运动观念形成的内容,其中也包含着科学论证方法。

2.4场的运动

       场是相对而形成的一个理想模型

运动场问题是芝诺提出的四个悖论中的第一个,又称为两分法悖论。

       深入地理解物理定律的本质方面,物理学史是有用的。(物理学史展示了物理学家面对真实物理问题时的猜想、推理、论证;建模、思维、解释等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探究过程,展示了人类认识物理现象,建立物理规律的艰辛历程)。

       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批判性思维”,它是科学最宝贵的“精神”所在,它也是一种创新。科学理论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这些理论被后人反复纠正、扩展和简化,不断完善。也描述了科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互动,在历史上也产生过重大影响,显示了其力量。

3.时间观念

       我们越是深入地分析时间的自然属性,我们就会越加懂得时间的延续就意味着发明,就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就意味着一切新鲜事物连续不断地产生。——普里戈金

在物理学中重新确立时间之矢的基础地位。

牛顿的钟表式宇宙图景中,未来与过去一样依然预定。而混沌显示了,未来是纯粹的“未定”。

4.空间观念

       时间、空间是绝对的,绝对是指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与参考系无关;空间和时间也是彼此独立的,空间的度量与时间无关, 时间的度量与空间无关,同时性也是绝对的。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表现。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5.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三种科学精神:

1.从错误中学习和敢于犯错误的精神

2.敢于批判的精神

3.敢于“否定”或“革命” 的精神

观念的探索成为科学探索、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史可以增强自然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理科教学。科学史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理科感兴趣,对物理感兴趣。学生通过物理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还原论(这个可能是观念,更有跨学科的味道)

      还原论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事物的组合,把宏观的物理现象归结为微观现象的组合。

       自然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现所有变化下面的运动,以及它们的动力;把全部自认科学分解成为力学。

       阅读物理学历史,能让每一个历史瞬间再次重演,随着历史的发展,强烈地感受到每个瞬间是如此的美妙、神奇,又如此重要。阅读物理学历史,可以从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看到人的思维过程,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过程,从而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阅读物理学历史,能够感受到科学的力量,以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在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

      阅读此书,犹如有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带领我走进未曾深入接触过的科学历史旅程,不仅让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还能带领我对此进行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龚杰老师的读后感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读史使人明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一代代物理学家通过长时间不断的观察、总结、检验、修正得出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不能不对物理学发展的历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科学的历程》一书的作者吴国胜盛先生采用综合史写法,结合实际,以专门的章节系统地叙述了物理系的发展过程。

        高凤莲老师高度概括了《科学的历程》一书中的绪论和最后一章节的内容,提炼了该部分内容的中物理核心素养。

        科学史可以告诉人们科学思想的逻辑和历史进程,对学习科学理论肯定是有益的,个人认为科学史最大作用在于促进每一个个体能更好的理解处在自认社会中,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应该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和发挥怎样的人文意义。因为任何一个个体,在社会中首先是一个自然人,其次才是几个可能具有科学知识的人或者科学家。

        核心素养提倡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还原科学家的本征,其实正是在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之余也有“七情六欲”,只是在某个领域具有非凡成就的社会一员,是社会成员就避免不了承担起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往往会最大程度的得到公众的许可,甚至被奉为人生信条,而这些信条往往又是学生做需要的。                 

       因此,在对待物理学史的问题上,物理老师应该跳出物理看物理,既要理解物理概念,明晰物理发展过程,更要应用物理思维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这是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赵宁老师的读后感

  书香氤氲,气质长沙。宁夏中学物理骨干教师高翔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魅力长沙,在湖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举行《科学的历程》第一期读书分享会。此次分享由工作室高凤莲老师主持,高老师精心的准备、有高度的分享和学员之间的互评让我受益匪浅。在分享和读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收获和想法。

        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潮中诞生了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驱”的过程·这个“神”指宗教中人格化的神,也指的是在人们思想中,支配和干预自然世界运作的神秘力量,在这场科学革命诞生出了实验观察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此外还形成了一种还原论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力的撕破了很多自然现象中“神”的面具。在后续的发展历程中,衍生出了多学科的交叉,即多学科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概念应运而生,比如“能量”概念的得出过程。

下面摘录一段费曼关于能量

        能量这个概念在物理学里面一直在发展,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运动的动力(活动的力量),一旦开始了就无法停止下来,他能在各种物质和形式里面转换,但是这种动力的量始终不变。

        在经典力学中,其能量就是从静止加速到现有速度所作的功的总和。

        在经典热学中,其能量就是从绝对零度加热现有温度所作的功的总和。

在物理化学中,其能量就是合成这个固体时对原料加入的功的总和。

        在原子物理中,其能量就是从原子能为零的状态对它做功达到现有状态的功的总和   。

        在“能量”概念得出的过程中,化学学科、生物学科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成熟的概念的得出是多学科融合的过程,是“三新”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大背景下跨学科融合的典例。读这本书,可以知道事物发展的真实历程,在课堂中融入物理学史,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景微安老师的读后感

  读完了《科学的历程》的绪论部分的内容,总结如下:它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研究性著作,本书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科学史的研究意义以及科学史的研究方法。

       在绪论的开头,吴国盛指出了科学史的研究意义,他认为科学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身。同时,科学史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科学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吴国盛介绍了科学史的研究方法。他认为,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需要结合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才能全面地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而这种方法正好一种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推理、逐次推进。此外,科学史的研究方法还需要注重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科学实践和科学思想的深入理解。

       在绪论的最后,吴国盛还提出了一些科学史研究的问题,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的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科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在理解和探索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总之,吴国盛所著的《科学史的意义》绪论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史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问题,为我们深入了解科学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陈龙老师的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史则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全面理解科学,是我们的社会走进科学时代之后的内在要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历程,从东方、希腊文明的起源,到中世纪的西方文明亮起,再到20世纪这个高技术时代。最后,作者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未来的科学怎样发展,人类文明如何进步,如何利用科技,是一个值得全人类关心的问题。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要看到更多潜在的东西。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家如此之多,但最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他们身上最宝贵的并不是他们的科技成果,而是他们身上的科学精神——一种锲而不舍,永不放弃,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通过对绪论的阅读,概述了科学发展到历程,在这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学发展史的介绍,通过这些简单的介绍让我看到,当前新课改理念在物理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注重物理学科的本质,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这正好与科学史发展历程相契合,尤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一次次的失败,而最终走向成功。在这其中就伴随着科学思维的形成,那些科学家们也在失败中一次次的进行着科学的探究。在这些历程中随处都体现着科学的态度与责任,经历千辛万苦才形成了今天很多的物理观念。

马海洋老师的读后感

  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说:读史使人明智,回顾科学的历史,是为了使科学时代的我们变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因为了解科学史,有助于物理学科教学;了解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科学的历程》一书采用综合史写法,结合实际,以专门的章节系统地叙述了物理的发展过程,值得我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初读这本书感觉在讲故事,与物理课堂教育没有关系,但随着深入的阅读和高凤莲老师给我们分享的绪论和最后一章节的内容,提炼了该部分内容的中物理核心素养,我本人在高老师的基础上补充如下:

        读科学的历程这本书后,书中涉及到物理核心素养:实验探究是指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11世纪之后,大翻译运动的结果是出现了经院哲学的新气象,为基督教教义辩护的神学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成功结合,产生了以理性论证为主导的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希腊理性精神通过经院哲学传到了近代;此外,还孕育了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科学态度和责任,是指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奥斯特在课堂上无意间用通电导线让小磁针发现了偏转,最终找到了电与磁的关系,成为了划时代的发现,促进了电磁相关领域的进步......这看似偶然,实则是奥斯特长期地、不间断地寻找电流与磁现象之间联系的必然结果,假设他没有长期坚持可能对于这一次偶然的发现也只会遗憾的错过了。

王春芳老师的读后感

         今天听完高凤莲老师的科学的历程的绪论第一章科学史的意义第二章科学史的方法和第十卷科学处在转折点上的读书笔记的分享,我也有一点读后感和大家分享一下,物理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对物理世界客观规律认识的结果,物理学有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它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都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演化的曲折过程,然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应用经过几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或者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己有的知识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注重知识点的讲授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引起误解,以为什么结论都可用数学推导出来,失去了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这样的结果使学生们不了解科学是怎样来的。把物理学史的内容溶入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物理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并从物理学家的事迹中感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催化剂”。只有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把物理学上一些重大知识的发现历程融入到教学中,就会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环境。

  《科学的历程》这本书高屋建瓴、情怀与眼见壮阔,带我们重新审视漫长而曲折的人类发展历程、以及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对丰富理论知识、深入了解物理学史,挖掘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很大意义。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绪论部分的内容以科学态度与责任关联十分紧密。尤其是其中包含很多对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方面的阐述。

       绪论第21页提到,科学不只有实际用途,它既有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它既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面,也有锻炼人性的方面。

       这段语言描述可以看出,科学本质是自然现象的根本规律,说明了科学的人文本质,科学本身具有人文价值。

       第15页提到,了解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17页提到,怀疑和批判精神对科学发展恰恰是不可或缺的;18页提到,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发展的进化的。

       这三个部分体现了质疑与创新的科学思维是有据可依的,启示我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从书中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认知过程中,可以找到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方面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逻辑推理等要素的源头。

熊举峰教授的分享

  听完大家的读书分享熊教授谈了自己的三点感想也对工作室成员提出了一些要求。第一:科学史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科学史与人类历史、宗教发展历史等融在一起,彼此不分离,而且彼此互相影响。物理学史在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工作室成员要把科学史融入在日常物理教学中。物理教科书是离不开历史的,从物理教学来说,教师也是经常用历史的故事来叙述一个个概念的出现,所以物理学史对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科学史对老师、学生的作用。对老师,是思想观念的一个开拓;对学生来说,认识科学史能够让学生知道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科学家历尽了千辛万苦,不懈的探索得出来的规律。

高校长的分享

  高校长对大家的读书分享做了总结和点评指出这次研修活动还是较令人满意的,对后期的读书分享也做了一些提醒,下一次分享尽量所有人都同步来分享,同步阅读。对核心素养,如果你所看到的内容,其中没有或者是跟的核心素养关联不太大,就不要再简述物理发展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包含了物理核心素养内容,这一段你用你的办法转述一下。然后你再来分析,这里边包含的是什么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可以说观念形成,这个时候还提到的关键是什么,之前和之后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是一个探究过程,你转述完它的内容后,你可以按照他的探究过程,他开始猜想是什么,验证是什么,论证是什么用这样一个方式把它表述出来。

  有始有终,方能圆满;自省回顾,方能进步。总结是经验的交汇,是智慧的凝集,也是为下一次的腾飞积蓄力量。此次研修活动,既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也是一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相信工作室成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乘风破浪,以更泡满的工作热情、更专业的教师素养,携手并进同发展。

阅读 4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