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学以读书为本。最近我们工作室正在读《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型与应用》。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读书生活。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型与应用》第五章。
我将从“四种教学设计经典模型的认识”、“知识分类理论与教学设计的融合”两个方面进行读书分享。
一、四种教学设计经典模型的认识
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来看,这四个经典模型都有分析、目标、评价等要素。
从教学设计的基本阶段来看,肯普模型可以根据教学者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任意一个环节开始,这是随机式的;但迪克凯里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和ADDIE模型需要按照模型流程从第一环节依次进行,这是推进式的。
迪克凯里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和ADDIE模型的第一环节有所不同:迪克凯里模型从评价需求确定目标开始教学设计;史密斯雷根模型从分析学习情境、学习者、学习任务等开始教学设计;ADDIE模型则从分析学习者特征和学习起点开始教学设计,该模型是教学设计的通用模型。
史密斯雷根模型比较关注到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认知,将学习情境、学习者、学习任务有机统一于教学分析之下。学科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对经典模型作一定的修改,尝试建立一个更加符合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设计模型。
二、知识分类理论与教学设计的融合
(一)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教学设计
1.知识分类理论的语文化
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比如(字的字形、拼音符号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具体“是什么”的知识;概念性知识,比如(字的字意、字体类型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象的“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比如字的拼读方法、书写顺序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做”的知识;反省认知知识,比如(识字、写字效果、策略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得怎么样”,知识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等。
2.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教学设计
我们该如何将知识分类理论运用到教学设计中,接下来我们将从“教学什么” (教学目标)、“如何教学”(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结果”(效果与评价)等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
(1)教学什么
“教学什么”即是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分类理论,教学目标一般采用“行为动词+名词”的形式表述。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类型(名词),确定学生要达到的认知水平(动词),两者结合就能比较准确制定坐标(即教学目标)。
(2)怎么教学
一是教学方法层面,一般而言事实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记诵法、讲授法、讨论法、参观法等,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谈话法等,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发现法等,反省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谈话法等。
二是教学过程层面,可以借助认知过程维度逐级进阶。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要求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其中“抽”为加点字)。
师:(指名朗读该句之后)你能说说“抽出”好在哪里吗?
学生语塞,或者借助课外参考书念答案。(这是正常的,因为学生不能一下子抵达,需要循序渐进)
师:(拿出一包餐巾纸)请你帮我抽出一张纸来。同学们,你还抽出过什么呢?(这是理解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举例子)
生1:抽出筷子。
生2:抽出奖券。
生3:抽出宝剑。
生4:抽出鞭子。
其他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抽出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这是理解阶段,目的引导学生作比较)
生:都是细长的,有的软,有的硬。(这是理解阶段,引导学生解释和概括)
师:那“抽出”写出了新的枝条什么特点呢?
生:“抽出”写出了新的枝条细长的、软的特点。
师:那么,能不能把“长出嫩绿的叶子”换成“抽出嫩绿的叶子”?(这是应用阶段)
生5:不能,因为很多叶子的形状不是细长的。
生6:柳树叶子是可以的。
生7:书上说的是“嫩绿的叶子”,没有说是柳树叶子,所以是不能换的。(这是分析阶段,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师:是的,“抽出”这个词好在写出了新的枝条细长的、软的特点。(这是综合阶段,引导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试着体会一下“封”“浸”等词语好在哪儿。(引导学生运用技能)
(3)教学结果
在两维目标分类学基础上,借用加涅的学习结果理论,形成四类“教学结果”: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例如“看拼音写词语”等题目是言语信息加动作技能;“找出文中有哪些说明方法”是智慧技能;“用静态描写的手法,描写放学后的校园”是认知策略。
(4)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以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根据知识分类理论运用到教学设计中:
教学目标:
a. 以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知道故事的结局;归纳文章中所描写的环境的特征;理清文章所讲故事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复述这篇童话所讲的故事;从文章中划出小女孩的语言、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的词语和句子。
b.以概念性知识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理解与文章主题有关的一些概念。本设计中的概念性知识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课文本身所包含的概念,如“幸福”、“圣诞”;另一个层次是文章体裁的概念,即“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概念。
c.以程序性知识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掌握童话作品阅读的一般方法,把握童话写作的选材和童话写作常用的表达手法等。
d.以反省认知知识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学习,学会一套一般的程序或工具,以阅读、理解、欣赏其他童话作品。
上述四种形式是教学设计的理想状态,但在具体的课程活动中,环境条件、学生的认知基础都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综合地考虑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示例如下:
教学目标:
a.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情节(事实性知识)。
b.理解小女孩向往的“幸福”等(概念性知识)。
c.学会如何阅读和写作童话作品(程序性知识)。
d.运用缩写和扩写的方法对文章进行精加工(反省认知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情节、具体场景和语言细节。(事实性知识,可以选择讲授法、讨论法)
第二环节,进一步阅读文章,通过分析、归纳小女孩的性格特征,讨论“幸福”是什么,思考作为一名当代少年怎样看待幸福的生活。(概念性知识,可以选择谈话法)
第三环节,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童话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如童话阅读的步骤、童话的写作会运用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程序性知识,可以选择发现法)
第四环节,教学“缩写”和“扩写”等精加工的学习策略。(反省认知知识,可以选择练习法)
作业设计:
(二)知识分类理论下教学设计的启示
1.四种经典教学设计模型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可以根据自身教学情况进行修改,让模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2.原有的经典教学模型中没有运用知识分类理论作支撑,在核心素养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来分析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
3.根据知识分类理论,不同的知识类型可以对应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作业检验教学效果。
今天我从“四种教学设计经典模型的认识”、“知识分类理论与教学设计的融合”两个方面进行了读书分享。
下一次我们将和大家分享“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型与应用——第六章”。
读万卷书,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多彩;行万里路,在实践上领略教育的真谛。让我们与书籍为伴,一路书香,一路芬芳。
编辑:牟伊琳 宋薇
审稿:叶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