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内容,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为了推动我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学习和掌握传统戏曲文化相关的知识元素,提高教师对于新课标中戏曲课型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临桂区“戏曲进校园”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更好地让广大中小学生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我区于2023年6月21、25、26日在临桂区西城中学和汇荣小学举办了“桂林市临桂区2023年中小学音乐学科‘戏曲进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经过激烈角逐,15名参赛教师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4名。本次活动的开展,大大加快了我区音乐戏曲课的教学研究步伐,也为我区音乐教师搭建了教学技能展示、专业交流成长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我区全体音乐教师对戏曲教学深入研讨的热情。
临桂区新龙中学唐建萍老师执教的戏曲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课堂生动有趣,气氛融洽。唐老师用河南民歌《编花篮》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唱腔韵味,通过观看豫剧由来简介短片视频,了解豫剧的由来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激发学生对我国地方戏曲的喜爱。课堂上唐老师运用了说方言学豫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模仿、练习的方法感受豫剧铿锵有力,热情奔放、极具口语化的艺术魅力。最后通过创编的形式在唱段中加入身段令学生真真切切体验到戏曲的魅力。
临桂区三元中学綦文娟老师执教的音乐课《手拉风箱呼呼响》,以流行音乐中寻找戏曲元素的方法导入课题,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很快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课堂上,老师通过欣赏、演唱、表演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程和分布,并用一口湖南话为课堂创设情境,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地方性特色以及花鼓戏的风韵,最后的分角色进行表演、创编环节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戏曲的魅力。
临桂区两江镇中心小学李夏琳老师执教的音乐课《生旦净丑荟精粹》,带领学生通过观看京剧名段的视频,学习京剧中的唱、念、做,来分析四种角色在舞台上呈现的不同。同学们体验不同角色的表演,互相辨别角色之间的差异,学习区分生、旦、净、丑四个京剧艺术形象,激发了孩子们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临桂区环湖小学李德英老师执教的音乐课《采茶舞曲》是现代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周恩来总理观看后建议并帮改词后传唱开,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本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从茶歌导入,引导了解茶文化,欣赏越剧名家的演唱,让学生们了解《采茶舞曲》所表现的劳动人民采茶、插秧的欢快的劳动场景,以及浙江越剧唱腔婉转、柔美的特点,鼓励学生创编“采茶舞”,感受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崇文小学韦传敏老师执教的音乐课《京调》,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韦老师身先垂范,用专业的示范演唱京剧传统曲目《苏三离了洪桐县》鼓励学生探索、实践、传承京剧艺术。在歌曲教唱中巧妙设置:辨一辨、念一念、唱一唱、做一做、演一演等教学环节,将歌曲《京调》的学唱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四功结合,让学生感受京腔京韵、沉浸式体验京剧表演艺术之美的同时轻松学会了歌曲《京调》的演唱。韦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这一总体目标,鼓励学生探索性学习,学会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实践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和初衷。
临桂区桂康小学莫丽萍老师执教的戏曲课《花木兰》,从听辨板胡音色入手,带领学生进入具有梆子曲调的乐曲欣赏中。莫老师注重教材的节奏美、旋律美,在教学中用鼓、钹、梆子为乐曲伴奏,加入富于艺术表现的戏曲身段动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同时也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学徐玉明老师的《甘洒热血写春秋》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京剧唱腔的特点,并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课堂氛围活跃,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参与度高,用他深厚的专业教学基本功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掌握。课堂中注重细节,应变能力强,动态生成自然流畅!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音乐课。
临桂区汇荣小学于莉老师执教的戏曲课《看大戏》,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四个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深入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豫剧的铿锵有力的唱腔特点,并加以运用表现歌曲。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得巧妙自然,在层层递进引导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呈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临桂区博元小学何静老师执教的音乐课《京调》,采用激趣导入的方式,对京剧经典唱段《卖水》的演绎,迅速的把学生吸引到了戏曲课堂。《京调》一课通过聆听与模仿、模唱与学唱、创编与活动等多重学习方式,并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感知和体验京剧的韵味,加深对京剧艺术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京剧国粹艺术的兴趣和喜爱。在整堂课中,何静老师新颖、巧妙且合理的教学设计,沉稳、流畅且智慧的课堂掌控能力让观摩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临桂区致远小学杨艳老师执教的戏曲课《龙里格龙》,利用激趣的方法引出课题,寓教于乐,将京剧中四大功夫“唱念做打”带入新歌教学与拓展环节。层层递进,拓展部分更是将整节课推向高潮。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细致入微,评价机制的设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光学会了演唱歌曲,还了解到了我国国粹京剧的魅力,油然而生对我国文明传承的自豪感,做一个小小的传承者!
临桂区六塘镇诚正小学黄燕芳老师执教的戏曲课《对花》,利用京剧跑圆场出场,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通过感受跑圆场,感受戏曲的无穷魅力。学生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一直很认真。黄老师通过由易到难来进行教课,运用欣赏、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短短几十分钟学生能够边唱边做动作,并展演。最后通过黄梅戏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学生做音乐律动和戏曲动作,让学生明白戏曲不仅仅要传承,还可以通过创新来让更多的人喜爱中国戏曲。
临桂区宛田瑶族乡民族学校梁建文老师执教的戏曲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利用《唱脸谱》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很快明白今天所学的音乐课跟戏曲有关。分段式教学让学生了解《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个唱段所讲述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引导学生用京剧的腔调学习戏曲,体验了四功里面的“唱、念、做”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京剧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感受到京剧的博大精深。拓展部分让学生了解我们桂林本地也有很多戏曲,并唤起学生对本地戏曲的热爱。
临桂区新城宝贤小学叶燕莉老师执教的戏曲课——京剧《卖水》选段。先以介绍旦角的短片视频为导入,通过声音、动作让学生体会旦角人物性格特点,再通过京剧的“唱”“念”“做”基本功等多种形式体验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念白和唱词融入到戏曲当中,通过加入了西皮流水唱腔《龙里格龙》进行节奏创编,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将课堂推向了高潮。通过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了对戏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临桂区城区第二小学黄卫华老师执教的戏曲课《走进戏曲——观赏京剧,学习念白》,教学围绕如何学做“小灯官”报灯名开展,引导孩子们循序渐进的探索学习京剧数板的特点。黄老师循循善诱,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利用学生模仿力、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运用语言、表情、身段动作表现京剧数板念白的韵味,体会了丑角的诙谐。
临桂区教育局艺术专干、教学研究室音乐学科教研员陈秀凤老师执教音乐课——越剧曲调戏歌《西湖美》。陈老师以身边彩调小戏迷的故事导入,快速激发起学生学习传统戏曲文化的浓厚兴趣爱好。学生统一着装,以扮演越剧题材中“才子佳人”的角色贯穿始终,进行越剧曲调学唱、越剧方言唱腔韵味、越剧身段动作感受等音乐活动。陈老师根据音乐学科新课标要求,深挖教材内容,通过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她良好的教师综合素养、深厚的艺术基本功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区全体音乐教师呈现出了一节精彩的音乐教学示范课,在全区音乐学科“戏曲进课堂”的主题教研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活动最后,评委专家逐一对本次比赛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评委们分别从教学活动设计、教师综合能力、教学节奏、教程进度把控、教案撰写、教材内容把握、戏曲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引领,为我们临桂区全体音乐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指明了方向。
张荞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
甘群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
董瑜 桂林市教科所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综合室主任
周颖 桂林市教育局艺术专干、教科所中学音乐学科教研员
评委老师与部分参赛教师合影留念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区将通过开展本次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进课堂”主题教研竞赛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艺术教师团队的戏曲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切实有效的促进戏曲传承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区的艺术教育工作质量!
文字:陈秀凤
图片:参赛教师
编辑:粟媛
审核:陈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