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北疆游


南京兵
创建于2023-06-28
阅读 14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疆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江苏),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郭建立了联系。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武帝曾孙汉宣帝刘询时期)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清光绪十年(1884)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陆地边境线5700多公里,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新疆常住人口为2580多万,共有56个民族,主要为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族等(少于100人的民族有16个)。维族占总人口的44.96%,汉族占总人口的42.24%。

       维吾尔语属突厥语系阿尔泰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维族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在宗教生活中遵循清真戒律。

       新疆的地理特征为“三山夹两盆”,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为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系。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异的南北两大部分,北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00—500毫米,南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5—100毫米。 

       北疆大致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四市,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伊犁哈萨克、昌吉回族、博尔塔拉蒙古三个自治州。

       去新疆旅游历来有北疆看自然风光,南疆看历史文化的说法。我们两年前便计划先游北疆,无奈被疫情耽搁。今年疫情管控放宽后,领队金老师年初即开始策划,并请自驾去过北疆的胞弟帮助制定了不同于旅行社线路和时间的行程:以乌鲁木齐为起讫点,大致按先北上再西行后南下的大环线,并特别设定了在独库公路今年开通的当天穿越这条公路(北段)。3月份就预定了往返机票,终于6月5日下午飞往乌鲁木齐,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北疆之行。新疆国旅打印给我们的行程标题为“私人定制:北疆精华17日”。实践证明,较早的预定规避了旅游旺季的高价和人流车流的高峰;16天的游程安排衔接周到,囊括了北疆大多数的主要景区。

         第一天——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曾名海子、龙潭、神池。该景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景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随海拨高度的不同,分为冰川积雪、高山亚高山、山地针叶林和低山四个自然景观带,以及天池、灯杆山、马牙山、娘娘庙、博格达峰、花儿沟、白杨沟、水磨沟、北部沙漠等9个景区,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组成部分,国家5A级景区。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

       天山山脉形成于2.5亿年和50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呈东西走向,横跨中哈吉乌四国,全长约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世界最大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天山山脉在中国境内有1760公里,约占天山总长度的2/3,托木尔峰为其最高峰,海拔7443.8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等都发源于天山。

       下图全体队友合影。

       女队友们身着哈萨克民族服装留影。

00:25

       天池是古冰川运动堆积、泥石流堵塞形成洼地,汇聚融雪和降水而形成的冰碛堰塞湖 。湖面海拔1900多米,呈半月形状,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湖水一年中分丰水期和平水期,每年4—9月湖水上涨,9月至次年4月湖水下降,其活动水位在10—13米之间。湖水最深处100多米,水温年平均7.4摄氏度。

       位于天池边的娘娘庙(上图)。

       天山天池是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中描绘了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传说:“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教徒们将西王母尊为道门天界之首,并建天池娘娘庙供奉膜拜。历史上的天池娘娘庙规模宏大,香火鼎盛,1932年毁于战火,1999年在原遗址上重建。天山天池的西王母神话于2015年列入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第二天——额尔齐斯大峡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                    

       这两处景区都在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蒙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为“绿色丛林 ”。

       前往可可托海的路上,大家要导游小伙儿(汉族人)唱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因为走调,才唱几句便被众人的笑声打断,继而随着大巴音响播放的这首歌曲,大家禁不住来了个欢乐的合唱。其实,这首由王琪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歌词表达的是痴心的爱情和不舍的眷恋,音乐旋律是凄婉而忧伤的。2020年5月这首歌以单曲形式发布,2021年上央视春晚后,更是加快走红,也成了各地广场舞的伴奏曲,截至2021年3月,在互联网上的播放量竟突破33亿 !可可托海也因这首歌而名播四方,成了新疆旅游的必到之处。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面积788平方公里,该景区由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自然景观包括峡谷河源、沼泽湿地、寒极湖泊、独特地貌等。国家5A级景区。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 新疆第二大河流, 自东向西全长2969公里,在我国境内长约546公里,沿途留下了一处处美丽富饶的绿洲和牧场,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的可可托海,形成了一条70余公里长的额尔齐斯大峡谷。我们游览的钟山峡谷景区是额尔齐斯大峡谷中的顶端部分。


       钟山峡谷整体呈“U”形状,海拔1300多米,全长约7公里,额尔齐斯河两岸对峙、连绵排列的花岗岩群峰,多为钟状、穹状和锥状的奇峰异石,被称为神钟山、飞来峰、骆驼峰、神象峰、神鹰峰、小石门、人头马面等。

       上图为钟山峡谷景区入口处。

       下图岩石是钟山峡谷花岗岩地貌的典型代表。岩石外表左下部密集蜂窝状的凹坑,是因岩石所含长石、云母和石英抗风化差异而形成的,景点名为“佛龛”,当地人却俗称“麻子壁”;右上部的竖直沟槽外表,则好似凝固的瀑布。 

       神钟山因形状似钟而名,孤峰独立,峭壁插云,虽然相对高度只有300多米,但海拔却为1600多米,是景区标志性景点,钟山峡谷也因其得名。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建于2018年,占地1.78平方公里,是新疆首个国家级矿山公园,是以三号矿脉为核心,由地质陈列馆、地质科普区,以及选矿厂、机械厂、与共和国同龄的阿依果孜矿洞遗址等组成的工业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三号矿坑是伟晶岩脉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至矿坑腰部,盛产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 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    三号矿坑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巨额债务,还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爆炸和发射,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功勋矿”、“英雄矿”。

       公园文化广场上分散陈列着井架、电铲、解放卡车、东方红拖拉机、对辊、螺旋选矿机等当年的采矿老旧设备,虽然锈迹斑斑,面目沧桑,但如今,作为见证历史的实物和诠释矿山文化的载体,它们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走近它们,你会聆听到在艰苦岁月中铸就卓著功勋的讲解;触摸它们,你会感受到为祖国强盛而接力奋斗的力量。

       第三天——喀拉斯湖

       上午,大巴开往喀拉斯途径白沙山景区时,大概快到规定停车休息时间,司机主动提出在此作短暂停留,为大家安排上一个额外增加的打卡景点。司机师傅也是汉族人,很健谈,也很精明,有自己拉客的定点饭店,车中还带了声称比商店便宜的“伊犁老窖”,以便乘客用餐要酒时随即供应。对确定某事总用“安排上”的话来表达,以致后来成了我们一路上的口头禅,对司机或导游有何要求,更是都以“安排上”来表示。

       白沙山景区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 由大小十余座白色沙丘组成,蜿蜒十几公里,这大概就是景区名称的由来。娱乐项目主要有沙漠自驾、沙地摩托、滑沙、沙漠足疗、沙漠探险等。右图是我返回大巴时赵老师用手机抓拍的,像是越野归来。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北部,为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景区包括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自然景观,成吉思汗西征点将台、古代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喀纳斯湖群山环抱,雪峰耸峙,森林苍翠,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有中国最美湖泊之称,亦被誉为“人间仙境”、“神的花园”,也是此次北疆旅行我最向往的一个地方。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喀纳斯湖水源来自奎屯峰、友谊峰的冰川融雪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平方公里,湖深180多米,最深处1100多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高山湖泊和内陆淡水湖。

       观鱼台(下图)。观鱼台位于喀纳斯湖西岸骆驼峰顶,为观“湖怪”而建,因名。与湖面600多米的高度差使其成为俯瞰喀纳斯湖全景的最佳之处,不仅可将四分之三的湖面尽收眼底,还能观览湖周的层峦叠嶂、雪峰倒影。因时间和体力关系,没上去。

       据说,喀纳斯湖吸引人的是一个传说和两个奇观。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将湖边饮水的牲畜拖入水中的传说,颇为神秘而诱人。记得以前看过的喀拉斯湖科考电视记录片中,专家推测所谓“水怪”可能是巨形哲罗鲑。两个奇观,一是“浮木长堤”,因峡谷劲风推动湖中枯木逆水上漂,在湖的上游堆聚而成,长达百米;二是“云海佛光”,雨过天晴时才可能会出现。这些我们都没看到。

       喀拉斯游客中心的G219国道零公里纪念广场和美食广场。

       G219国道又称哈东线(起点新疆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终点广西东兴市竹山村),全长10065公里,跨越新藏滇桂四省区,经过阿尔泰山、天山、兴都库什山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十万大山,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中国里程最长的国道。

       晚宿禾木哈纳斯新村木屋客栈——“临湖小筑”(上图),客栈前有个“鲁班木屋烧烤吧”露天餐厅(下图)。在蓝天白云下的高山草原上,伴着牛羊哞哞咩咩的哼叫和烧烤的滋滋响声,围坐而餐,推杯换盏,真是情趣别致的“野餐”。拍这两张照片的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之后,可在这里还只是接近傍晚的时分。新疆位于东八区,与内地有两小时的时差,但我感觉新疆天黑要比南京晚近三个小时,我们每天下午游览都在九点多结束(有时更晚),晚饭时间也多在十点以后。遇有次日凌晨看日出(一般是七点之前)安排的话,睡眠时间就更短了,只能在每天较长时间的乘车(一般是五小时左右)时补觉了,但疲劳还是在慢慢积累。

       傍晚时客栈西边大雨滂沱,夕阳的余晖被不断集聚的乌云渐渐吞噬。用相机和手机各拍了几张,但都没抓拍到闪电。

  次日早晨被一头擅入客栈走廊闲逛的黄牛“敲”门而醒,开门时见草地满是雨露,方知昨天傍晚西边的那场大雨夜里也光顾了这里。离早饭还有点时间,于是跨过门口那位“不速之客”刚留下的粪便,走进清爽湿润、薄雾缥缈的哈纳斯晨曦。

第四天——白巴哈村、喀拉斯“三湾”

       白哈巴村被称为中国西北第一村,地处中国版图最西北角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铁热克提乡境内,是新疆蒙古族支系图瓦人最集中的居住地。

       该村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一切都还保持着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貌。村落坐落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高山连绵不断的松林一直延伸到村里,村民居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其中。《中国地理》把白哈巴村评为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之一。

  白哈巴村位于中哈接壤的边境线上,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上图为驻守部队边防连营房,被称为“西北第一哨”。下图为在中哈边境线上拍摄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山岭。去白哈巴村旅行需要办理边境通行证。

       图瓦是亚洲腹地的一个古老地名,大体位于西伯利亚南端叶尼塞河上游的河谷地区,在此居住的人因地而名。图瓦人属于蒙古人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世纪。据说图瓦人现有总数20万左右,分布在蒙俄中三国,我国约有2500人,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县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禾木村和喀纳斯村。传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士兵繁衍的后代。他们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善骑术和滑雪,勇敢彪悍,且能歌善舞,至今还沿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持着独特的宗教崇拜、风俗习惯和语言(图瓦语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图瓦人村落的房屋被称为“木楞屋”,四壁皆为就地取材的原木构筑,为应对大雪积压,房顶都呈尖陡的三角形。此次北疆之行,所见民居木屋以及民宿客栈的木屋建筑,大都如此。


       下午去喀拉斯湖景区,沿喀拉斯河先后游览了著名的“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 喀拉斯湖水沿喀拉斯河流向下游,在山谷中蜿蜒而行,形成了多处秀丽的河湾及河滩。

       神仙湾。喀纳斯河流因受到下游泥石流及崩塌堆积物的堵塞而变宽,是喀纳斯湖景区内最宽的河段。这里河谷地势平缓,河岸地带有大片沼泽与草甸。据介绍这里常有云雾缭绕,景致如同仙境。

       月亮湾(上图)。此处河道在东西群山之间随山势迂回,形如弯月,故名。 其实,这里更像一个“S”  形的河湾,但还是称为月亮湾更有美感。 

       卧龙湾(下图)。因河道中的沙洲酷似一条霸王龙而得名。

       晚宿禾木山庄。

       下图前景为正在扩建的山庄。疫情防控放宽后,旅游业迅速复苏,加之新疆旅游旺季即将到来,此次旅游在各主要景区范围里,均可见到正在新建、续建住宿建筑的施工场面。央视新闻联播称,今年上半年,在新疆旅游的游客已经达到一亿人次!

       次日清晨,禾木山庄旁高山草原的日出时分。

       第五天——禾木村、贾登峪、五彩滩

       禾木村位于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坐落在重山阻隔的禾木河谷之中,靠近蒙俄边境,是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中最大的村庄,面积3040平方公里。是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还有  “中国第一村,神的自留地” 的美誉。

       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禾木桥,最早是俄国人用原木建造的(俄国“十月革命”后,1918年一些沙俄贵族和军官曾流落到此,当地人称之“白毛子”)。1970年旧桥拆除,在原址上又建新桥,并在桥的东西两端建了门拱和双开木板门,在后来的几年里,每晚桥门上锁,还设有岗哨。

       禾木的秋天,是摄影圈里公认的美景拍摄题材。夕阳西下时分,禾木的河流、木屋、炊烟、白桦林及牧归的人畜,在金黄色的落日余晖中,轮廓明亮、暖色斑斓,景致恬静而神秘,就像一幅幅崇尚唯美浪漫主义的俄罗斯风景油画。        

       禾木河东岸河畔是大片的白桦林,散布的小木屋,起伏的山地草甸,远处则是高山雪峰。但当时禾木河可能已达警戒水位,禾木桥禁止游客通行,我们没能过桥,加之此时并非深秋最美季节,双重遗憾! 这次北疆之行路过几条河流时,导游都说比往年水大。这也许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有关。

       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布尔津县境内,主要由阿尔泰山主脉及向南延伸的曼迪万沙刚沙拉两大支脉构成,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势起伏较大,随着山脉向外延伸,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600米,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中山带,地势开阔,森林茂密,草场辽阔。

01:01

       午饭吃烤全羊,是司机师傅联系安排的。饭店是家个体工商户,条件不咋地。第一次吃烤全羊,感到较为新奇,因要蘸着佐料吃,烤肉的香味也混合了孜然和辣椒粉的味道。有些队友吃得很少,可没忘记拍下大口啃咬羊腿的照片,发朋友圈以展示大快朵颐的豪放形象。剩下不少羊肉,只好打包带走。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境内,额尔齐斯河穿流而过,是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的奇妙之处在于,南岸是生机盎然的绿洲,连河滩中的林木也都葱郁茂密,而北岸却是形态各异、色彩多样、不生植被的悬崖式雅丹地貌(面积约3平方公里),对比极为强烈,可谓“一河隔两岸,别有双重天”。地处干旱多风地带的风蚀,额尔齐斯河河水的冲刷,河岸岩石所含矿物质的差别,共同形成了北岸五彩滩的雅丹地貌,以及由深红、土红、浅黄和浅绿等色调深浅的岩石构成的彩色丘陵。

       站在北岸的几处观景台上,可以近距离观赏彩色丘陵,俯瞰清澈湍急的额尔齐斯河,以及南岸的大片绿洲,当眺望南岸远方绵延起伏的山峦时,映入眼帘的一排风力发电机才会将你的思绪拉回现实。所有的观景台上都挤满了游人,拍照要排队。

        五彩滩夕阳晚霞。

       第六天——乌尔禾魔鬼城

       新疆的魔鬼城大多处于戈壁荒滩或沙漠之中,较为著名的有4座,即乌尔禾魔鬼城、奇台魔鬼城、克孜尔魔鬼城、哈密魔鬼城。

       乌尔禾魔鬼城景区位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呈西北、东西走向,方圆约10平方公里。景区集戈壁雅丹、沙漠峡谷、石滩胡杨、天然沥青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丝路瑰宝新疆金丝玉的原产地。

       据考证,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和其它远古动物。后经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之为“戈壁台地”。

       乌尔禾魔鬼城地处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带,温差很大,常年大风不断,风口处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不仅形成了雅丹“风蚀地貌” ,将裸露的岩石雕琢成奇形怪状的城堡、殿阁和人禽兽等,神秘莫测,蔚然壮观;而且每当狂风骤起,风卷沙砾冲击岩石,强大的气流在穿越形态各异的地貌、裂穴时,会发出奇怪恐怖的尖啸和吼声,魔鬼城因此得名。 我们在游览时没遇到狂风,当然也没听到鬼叫,但酷热难当、干燥无比的天气倒是感受深刻,每到一处换乘点都要吃喝冷饮,金老师还为大家买了西瓜,那甜爽的口感如饮甘霖一般。服务员称当地西瓜还未上市,这瓜是从哈密运来的。

       这次北疆旅行中因为天热品尝了很多酸奶,以及冰镇的沙棘果汁和卡瓦斯等新疆特色冷饮。卡瓦斯源自俄罗斯黑面包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由大麦、花蜜和啤酒花等酿造而成,呈琥珀色,在俄国称为俄罗斯可乐,据说是新疆人最喜爱的一种传统土制“啤酒”。

       电视剧《 七剑下天山 》拍摄地。

       电影 《 卧虎藏龙 》、《英雄》和《无人区》取景地。

       第七天——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蒙古语“赛里木卓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地质学称为“地堑湖”(因地壳断陷为地堑凹地,经积水而形成),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州霍城县。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00多米,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米多, 最大水深90多米。

       景区以塞里木湖为中心,以湖泊、湿地、草原、森林、雪山等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色,是一个湖泊型风景名胜区,有“西来之意境,世外之灵壤”的美誉。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又被诗意地称为“大西洋最后的一滴眼泪”。 国家5A级景区。这里每年都要举行赛里木湖那达慕大会。     

       赛里木湖湖水透明度达10米以上,为我国湖泊之冠,也是著名的变色湖之一。由于湖水较深,透明度又极高,湖水清澈湛蓝,如同晶莹剔透的蓝宝石。又因湖盆地形的影响,加之波浪水流和天光云影的变化,湖水会不时变幻颜色,不同区域的湖面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色调。虽然这是离海最远的地方,但浩瀚的湖水,仍然令人仿佛置身于无垠的大海。而赛里木湖的安详静谧、秀丽妩媚,却是大海无法比拟的。此时想起一位网友的话:除了大海,在新疆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的自然景观。

       赛里木湖景区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草原游牧风情区、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等六个功能区。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为特级保护区。

       赛里木湖原本无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我们在湖边入住的酒店,特色菜肴就是赛里木湖冷水鱼“鱼宴”。

       晚上睡觉时出现身体发热症状,太太要我用抗原试剂自测一下,结果两条杠!难怪今天白天感觉有些疲劳,也不知哪天被传染的。新冠疫情三年多来,即使是今年初疫情管控放开后周围很多人都阳了,我还没阳,但这次终于中招了。服用一袋布洛芬冲剂后,夜里出了一身汗,早晨起来竟然症状全消!同行的张老师说,幸亏你是在新冠病毒经过几年变异,毒性减弱后才感染的。

  第八天——霍城薰衣草之乡、霍尔果斯口岸

00:45

       上午大巴途经果子沟大桥。为队友拍的视频在车上随即做了剪辑。

       该桥是新疆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建于2006年,2011年通车,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G30)的主要构成部分,国道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横跨果子沟峡谷,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200米,主塔高度分别为209米和215.5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

       上图为网上下载。

       果子沟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和隘口,全长28公里,地势险要。 1219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时, 其次子察合台在此理石开道,砍木建桥,打通天险,为征战中亚帝国花剌子模开辟了胜利之路,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建立了中原通向伊犁河流域的通道,并为古丝路新北道找到了一条捷径。果子沟大桥的建成,使中国通往中亚、欧洲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也解决了伊犁河谷出行的关键难题,使伊犁州能够全天候通达乌鲁木齐,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伊犁河谷的霍城县薰衣草产区是继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富良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被称为中国的薰衣草之乡。

       这三处薰衣草产地基本位于同一纬度,种植环境相似。霍城产地的水源有伊犁河、霍尔果斯河等水系。霍城的薰衣草为1964年从北京植物园引种,现有种植面积5万多亩。

       薰衣草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颖长秀丽,特殊的香气醇厚浓郁,被称为“香草之后” 。薰衣草每年一般花开两季,盛花期头茬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二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盛花期至末花期为收割期。我们去时离头茬盛花期还差些时日,花色不甚浓郁,花丛也不太茂密,有的田垄还可见到裸露的黄色培土。

       下图为中哈边境324号界碑。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与南疆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和北疆阿拉山口口岸,同为新疆目前向第三国开放的三个口岸之一,且为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新疆口岸之首。是中国西部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起讫点,也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霍尔果斯在隋唐时代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至今已有100多年通关历史。“霍尔果斯”是元朝以来该地区生活的蒙古族(漠西蒙古)对这一驿站的称谓, 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驼站),民国时期一度采用俄方使用的哈萨克语“尼堪卡”,后来恢复为现名。

       清政府时期的中俄边境线18号界碑,被称为“警示碑”或“耻辱碑”。188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伊犁条约》,1882年又签订了《中俄伊犁界约记》,具体勘界了割让的中国领土。但立碑时清政府官员竟然没到现场监督,沙俄趁机将4块界碑向我境内推进了20余公里(18号界碑是其中之一),形成了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直至1994年,中哈两国签订重新划分该争议区的协议,才向中方归还了其中的27.4平方公里。2002年此界碑由伊犁河南岸乃奇勒干山迁移至此,界碑上仍留有沙俄双头鹰标记及“界碑”二字的满文。

       霍尔果斯国门景区建有“千年驿站  百年口岸”国门文化展示馆,展陈面积约2000平方米。    是一座以    “丝路文化、国门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展馆。

       展览由序厅、千年驿站、正式通关、百年口岸、尾厅五个部分组成,以1881年正式通关为重要历史节点,围绕边疆、边防、边贸理念,体现领土主权、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等内容,追溯了千年驿站的历史渊源,再现了百年口岸的发展历程。

       晚宿丝路之光旅游小镇。小镇位于伊宁市经开区,紧邻伊宁火车站,原名为中亚之门。是一个集餐饮、酒店、娱乐休闲、民俗特色和非遗展示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国家3A级景区。

       在旅游小镇晚餐时,因为吃腻了大盘鸡,我们改点了羊肉串,当服务员询问要哪种羊肉串时,我们才明白,这家饭店羊肉串分钢签和红柳签的,前者5元一串,后者7元一串,虽然羊肉相同,但用红柳树枝削成木签烤的羊肉串更香。于是我们要了红柳签的,好像有点木香味。在钢签出现之前,新疆人烤羊肉的串签大概是要用当地盛产的红柳树的,也许这才是传统的羊肉串烤法。

       第九天——阔克苏大峡谷、喀拉峻草原

       这两处景区为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的组成部分,国家5A级景区。

       阔克苏峡谷位于伊犁州特克斯县南部,发源于天山山脉中部,由亿万年来沉积的岩层随地质运动和天山冰雪融水交相作用而形成。峡谷全长13.7公里,其中11公里为行船段。峡谷群山环绕,植被茂密,阔克苏河随着曲折的峡谷蜿蜒流淌,形成了壶口瀑布、鳄鱼湾和九曲十八弯等壮阔而旖旎的峡谷草甸风光。

       鳄鱼湾。谷深300多米,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约1400米,崖岸陡峭,地势险峻。天气晴朗时河水会呈现乳白、碧绿、翠绿三种颜色,主要原因是源于天山南坡雪水携带的大量碳酸钙质岩块粉末,到此河湾时因流速降低而沉淀,加上富含矿物质的水质与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产生色彩变化,并在回水线周围形成较明显的水色分界。

       阔克苏河在克孜勒阔拉村形成了南北长5000多米、东西宽2000多米的“九曲十八弯”。

       位于“九曲十八弯”以西的高山草原,沟豁纵横,起伏的山峦形似人体曲线,低角度光线照射时尤为明显,因此景点取名为“人体草原”。

       库尔代峡谷位于阔克苏大峡谷以东,库尔代河由此经过,景区设有漂流娱乐项目。     

       在缆车上俯瞰喀拉峻湖。喀拉峻湖是库什塔依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将阔克苏河水拦蓄后形成的水库,湖水面积273.6公顷,平均水深80米。

        “喀拉峻”是哈萨克语,意为“山脊上的莽原”,海拔2000—3600米。喀拉峻草原属高山草甸草场,呈东西走向, 东西长89公里、南北宽32公里,总面积达2848平方公里。喀拉峻山横亘于喀拉峻草原 ,山两侧为梳状密布的沟壑和起伏跌宕的山地,生长着茂密的原始云杉林。这里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北道,古乌孙国所在地域。

       乌孙夏都。古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每年随季节转换而游牧于不同草场,喀拉峻草原是古乌孙国的夏牧场,在此建有夏都。这里的乌孙夏都遗址,现为景区一处民俗体验中心,包括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

       喀拉峻草原处于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南北天山阻挡和封闭了塔卡拉玛干沙漠干热气流北侵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干冷气流南下,因而成为“湿润绿洲”,降水丰富,气候凉爽,土质肥厚,十分适宜牧草的生长。

        鲜花台。因2009年在此拍摄建国60周年献礼片《鲜花》而得名,是领略喀拉峻草原美景的极佳观赏地。

       我们在东喀拉峻游览了鲜花台后,天空突降长时间暴雨,气温也急速下降,穿着单薄的游人被冻得瑟瑟发抖,都想尽快离开。此时景交车依然相隔很长时间才来一辆,景点工作人员也未加强秩序管理,引发游客争抢上车,现场一片混乱。我们团队的十几个人也被挤散,先后上了三辆车,直接回到了景区出口,最后一处景点猎鹰台没去成。

       猎鹰台(图片网上下载)是哈萨克族传统的训鹰场所。哈萨克猎鹰人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猎鹰人,他们擅长训练各种猛禽捕获野兽和飞禽,并代代相传。 

       第十天——八卦城、拉那提

       伊犁州特克斯县城因八卦布局而闻名。县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形似八卦图,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现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八卦城”称号。传说设计者为“长春真人”丘处机,此人是金末元初道士,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因74岁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

       上图为白天在摩天轮上俯瞰特克斯县城。下图这张网上下载的航拍夜景,最能体现八卦城的特点。         

       历史上塞种、月氏、乌孙、回纥、突厥、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维吾尔、汉等22个民族的人民都曾在此繁衍生息。 据说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西汉的细君公主曾在此生活。

       该县城1996年取消了道路交通红绿灯,由此成为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

       “那拉提”突厥语意为"白阳坡",那拉提草原因巩乃斯河蜿蜒穿过,又名巩乃斯草原,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位于“塞外江南”伊犁河谷的东段,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面积96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 从西汉起,哈萨克族人就在这里以游牧为主繁衍生息,因而那拉提草原还被称为“哈萨克族的摇篮”。优美的草原风光加之当地的哈萨克民族风情,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现为国家5A级景区。

       乌孙王陵。王陵属土墩墓殡葬形式,始自塞种人,而后为乌孙的部族相继采用,新疆伊犁新源、昭苏等县均有发现。据考证为乌孙王遗冢。遗冢前有图腾柱神道和草原石人。石人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据考证它与墓地有关,或葬于墓中或守护在墓前。是新疆草原上一大历史人文观。   

  上图为西汉时乌孙国西迁后的地理位置。 

       “乌孙”是突厥语的音译,多数学者认为是团结、联合之意。西汉时乌孙国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本居敦煌祁连之间,后因匈奴入侵而西迁伊犁河谷。为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带领乌孙国使者回汉朝觐,自此西域诸地方政权“始通于汉”。之后,汉武帝又将宗室刘建之女细君公主、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先后嫁至乌孙,建立联姻和亲关系。 西汉昭帝末年和宣帝即位后,因乌孙受到匈奴攻击,解忧公主两次遣使西汉求救,汉朝于宣帝本始二年(前72)秋发兵十五万骑,次年大败匈奴,此后匈奴由盛转衰,势力逐渐退出西域,乌孙遂上书汉朝要求结盟。此时西汉已能独自应付匈奴,通过联姻促进结盟的基础实已消失。但宣帝还是予以应允,正式确立了两国联盟。据极少的史料记载和推测,东汉以后乌孙国势渐衰,曾经受到鲜卑和柔然的重创,约在五世纪初至中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迁至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后被塞种人同化,不再独立为国,最终在史籍上消失。

       回顾西汉抗击匈奴的历史,今人都会提及卫青、霍去病的威名,以及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名言。西汉时在北匈奴攻略乌孙 、大宛 ,威胁汉朝的形势下,西域都护甘延寿和都护副校尉陈汤于建昭三年(前36)率兵出征西域。为不失战机,陈汤矫诏出兵,攻陷郅支城,斩杀郅支单于,解除了北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虽然已过去两千多年,这一名言至今诵来仍令人豪情万丈!如今,它已变成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描写中国海外撤侨故事的电影《战狼2》中,当主角冷锋喊出这两句话时,在全国人民的心中产生了重振国威的强烈共鸣,令人血脉偾张!

00:16

       巩乃斯河傍晚。 巩乃斯河发源于艾肯达坂,是伊犁河支流,全长258公里,流经新源县全境。是新源县和那拉提草原的主要水源,哈萨克语称其为“阿纳苏”,意为母亲河。

第十一天——拉那提空中草原

       那拉提空中草原名称的由来与它的海拔有关,拉那提草原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是一个山间盆地中的夏牧场,草肥水美的6—8月是草原牧场的黄金季节。届时,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地,将草原装扮得无比绚丽。

       我们先后游览了天界台、天牧台、天神台(雪莲谷)、天成台和游牧人家附近的网红打卡桥。

       天界台。那拉提草原是高山河谷草原,天界台是高山草原与河谷草原的“分水岭”,寓意“人间天堂入口、天上人间之界”。沿着木栈道登上天界台的最高处,可以一览空中草原的全景。

       天牧台。意为天堂里的牧场。

       天神台因海拔高达3000米,传说至此可与神灵沟通,净化心灵,因名。天神台又称雪莲谷,则是因为在空中鸟瞰山谷形似雪莲,而且这里也生长着雪莲。

       天成台寓意“天意顺成”。在此朝向东南可仰望天神台高耸入云的雪峰,转向西北则可俯瞰整个空中草原。

        在天成台下和天成台上拍摄的“游牧人家” 。    

       游牧人家附近有一网红桥(左图),大概是广大网友捧红的一处打卡拍照点,很多女游客在排队等着上桥拍照。这桥其实就是一块架在溪水上的三四米长的木板。不过这个场景被认为是颇为浪漫的:远有雪山草地衬托,近有高大的两颗杉树相拥,赤脚坐于桥上,姿态极为悠闲超然。连央视的大美新疆公益广告宣传片里都有它的镜头。不过在这里打卡对耐心是个考验,有游客夸张地说:排队一小时,拍照一分钟。

  第十二天——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是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13处泉水、7个湖泊和20条河流,海拔2400米。是我国最大的高山高寒草甸草原,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国家5A级景区。

       天山牦牛、 查腾大尾羊和焉耆马,被誉为巴音布鲁克“三宝”。著名的传统节日是每年七月举行的“那达慕”盛会。

       小雨初霁,彩虹当空。

       “天鹅家园”是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自然保护区。该景区由大面积的湖泊和无数湿地组成。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清碧湖水,像是镶嵌在绿色草原上的蓝宝石。每年春季,会有大群野生大天鹅从南半球迁徙至此栖息繁殖。令人失望的是,我们看到的水禽大多为红嘴鸥,并无大天鹅的身影,据说这与游客不文明的观赏行为有关。难道就没有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

        开都河贯穿于巴音布鲁克草原,传说《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就是此河,唐僧取经的“晒经岛”就在和静县境内。开都河发源于天山山系的阿尔明山,全长约610公里,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河谷开阔,牧草丰茂,是天然的优良牧场。        

       同心岛(下图)。其轮廓酷似心形和汉字“中”,整体像中国传统工艺编制品同心结。

       开都河流经小尤勒都斯盆地时,水流平缓,蜿蜒曲折,如同一条舞动的超长白练,翩然飘落在广袤的草原上,形成了“九曲十八弯”壮丽而柔美的景观。及至日落时分,当波光粼粼的河水倒映夕阳的金晖时,九处河湾水面会映射出九个太阳,这一奇观被称为“九阳连珠”,也是著名的新疆摄影胜地之一。据景点介绍,这一奇观的最佳观赏时间是秋季。

       我们到该景点时,距离日落大约还有两小时,但狭小的最佳摄影点早已被摄影人及其相机三脚架占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估计他(她)们为抢占位置,提前几个小时就来此等候了。后来的游客只好把手机递给他(她)们请其代为拍摄,他(她)们也挺配合,来者不拒,头都不回。因时间关系,我们没等到日落就返回了,网上下载一张“九阳连珠”的照片(下图)聊补遗憾。

       巴润寺(上图)是土尔扈特部东归时,迁移回来的唯一幸存的一座喇嘛庙。该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2011年新建。寺中的佛塔不同于藏传佛教地区常见的白塔,而是金塔。巴润寺是土尔扈特部东归的重要文化标志。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部落,游牧于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上中游地区 。明朝末年瓦剌联盟因内讧各部出现分裂,其中的土尔扈特部为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大部分人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开拓新的家园,建立起游牧民族的政权土尔扈特汗国,在那里生活了140多年,并始终保持着与清政府的关系。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摆脱沙俄压迫,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部众,踏上了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的东归征程。他们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突破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军队的围追堵截,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胜利返回祖国。 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17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疾病和饥饿,“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清政府将回归的一部分土尔扈特人安置在了巴音布鲁克草原。土尔扈特部回归的英雄壮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奇迹,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雨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气象多变,东边晴空万里,西边乌云遮日。

       晚宿土尔扈特民族文化村蒙古包。

       文化村里有座表现土尔扈特部东归的雕塑纪念碑,名为“归碑”(上图)。这里原有展现土尔扈特东归壮举的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的演出,参演阵容包括乌兰牧骑文艺团队和群众演员160多人,牛马羊骆驼近千只,规模不小,但现已停演。导游说因为前几年疫情,演员都散了。由此看来,旅游业还没有完全恢复。

       第十三天——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终点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市,是连接新疆南北的国道217线南段,因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今年6月18日是独库公里开通首日,我们在开通当天下午顺利通过独库公路的北段(巴音布鲁克——独山子),行程270多公里,并没有遇到可能发生的严重堵车,准备好的干粮也没派上用场。 至独山子已是傍晚。

       1974年作为战备国防公路开始修建这条公路,1983年建成通车。该路段全长562.25公里,穿越了依连哈比尔尕山、博罗科努山、阿吾拉勒山,那拉提山、艾尔宾山、哈尔克山、伊宁和库车盆地。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独库公路自独山子由北向南,沿奎屯河的干支,向天山深处盘旋上升,一面傍山,一面临河,地势险峻。     

       独库公路曲折壮观,其中280多公里的路段都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4座达坂( 山顶的隘口)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为海拔3700米的铁里买提达坂。

       这条路的建成,使南北疆之间1000多公里的里程缩短了近一半,实为一条贯穿天山南北的“通衢大道”,也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独库公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经济科技还较落后的条件下开辟出来的,后人一定难以想象。据说,继独库公路之后,新疆将新增一条跨越天山、贯通南北疆的大通道——新219国道。 

       哈希勒根达坂蒙语意为“过不去”。 这里的山势异常险峻,海拔3390米,建有据说为世界唯一的百米防雪长廊,以及当时中国海拔最高的隧道——哈希勒根隧道,虽然这条隧道只有340米长。

00:21

        从哈希勒根达板路旁堆积的冰雪可以看出,通车前道路除雪工程已实施了蛮长时间了。

       天瀑和老虎口。独库公里最为险要的路段,是在悬崖峭壁中开凿出来的“老虎口”路段,深谷陡坡上的路基是岩石和垒砌的石块,山体覆盖着金属网以防落石。紧连此处的道路弯道也较多,而且转弯角度很小,靠山体一侧行驶的汽车好像是要贴着崖壁才能通过。

       途中只在这两处景点稍作停留。

        独库公路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起点是独山子大峡谷 ,沿途有那拉提、 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库车大峡谷 。“一天过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对独库公路沿途风光的最好形容。每年穿越独库公路的自驾游车辆近200万辆,单日过境独库公路车辆峰值曾达到3万多辆,游客10万人。


        乔尔玛烈士陵园位于独库公路经过的尼勒克县乔尔玛。1984年,新疆自治区政府、乌鲁木齐军区为纪念筑路牺牲的官兵,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2006年新疆军地各方共同筹资,在纪念碑的基础上又修建了这座烈士陵园。

       筑路部队为解放军工程兵某部(武警交通二总队前身),参加施工的官兵13000多名,艰苦奋战历时9年,因施工、疾病、困于暴风雪冻饿而死(司机师傅说还有被蛇咬死)的官兵共有168人,其中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16岁。在老虎口施工地段驾驶推土机的战士杨北城,不幸连人带车坠入冰冷的奎屯河,连遗体都没找到。受伤致残的更是高达2000多人!

       

       在这座烈士陵园里,管理员陈俊贵的故事令人感动:1980年4月,一场特大暴风雪将筑路部队的1600人困在驻地,与外界失去联系,陷入即将断炊的危险。陈俊贵所在班四人受命去42公里外的团部寻求支援。他们带着全班仅剩的十多个馒头,在没膝深的雪中走了四天,精疲力尽之时,携带的馒头只剩最后一个。班长郑林书把这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还是新兵的陈俊贵,要他去团部报信。不久班长副班长冻饿而死,剩下他和另一个战友继续在雪地上匍匐爬行。后在牧民帮助下,二人到达了团部,被困的官兵也得到了救援。陈俊贵因严重冻伤,留下残疾,复员回乡一年后,带着妻儿返回了天山脚下,成为班长、副班长和所有牺牲战友的守墓人。从1985年开始,他已经在这里坚守了38个年头。2014年央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给予陈俊贵的颁奖词是:“只为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中的最后阵地......。”

       人们在欣赏这条“中国最美公路”时,不仅领略了沿途的无限风光,也接受了一次崇高的精神洗礼。

       穿越独库公路的骑手。  

       独库公路因大雪封山,每年9月底至次年5、6月实行冬季交通管制。由于山区道路急弯陡坡较多,现在只允许9座以下机动车通行。

       晚宿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

       没想到的是,我们走独库公路换乘的5辆SUV,有的在途中只停了一个景点,有的停了三、四个,而我乘坐的那辆车的司机师傅竟说导游没有安排沿途停留,在我们强烈要求下才停了两处一般的景点,多数照片是在行驶的车中拍的。当晚到达住地与导游交涉时才了解到,旅行社找来的换乘车辆都是私家车,并无营运资质,车辆及司机是经由一个非旅行社的人临时召集的。难道旅行社不知道这样的运营既违规又存在诸多安全和纠纷隐患?到新疆的旅行团不知是否都是以这样的方式通过独库公路的。

       第十四天——独山子大峡谷

       独山子区素有天山旅游“桥头堡”之称。自2017年举办首届独库公路通车节以来,每年这个季节,独山子区都会以不同的主题庆祝这一旅游盛会,除开通仪式外,还要举办文艺演出、美食评比、越野环保、自行车邀请赛、汽车交易及文旅产品博览会、老兵重走独库路等系列活动。现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

       独山子大峡谷位于天山北坡、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境内,有“独库秘境,亿年奇观”之称。国家4A级景区。 

       奎屯河河水对独山子西南方向倾斜平原亿万年来的不断下切,形成了冲积沟壑的峡谷地貌。

       峡谷海拔1000多米,近南北走向,长约20公里,谷底宽100—400米,谷肩宽800—1000米,从谷底到谷肩高达200米。峡谷悬崖陡峭,谷底流水时分时合,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

       独库大玻璃桥为单跨186米长的柔性悬索桥,桥面宽3米,离地最大高度200米,桥中央有莲花造型观景平台,其中包括3D冰山图案和9D玻璃碎裂特效及虚幻引擎雷达互动游戏。      

00:29

       晚宿吐鲁番市,在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疆客”饭店就餐。

       第十五天——吐鲁番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主峰海拔830多米。 亿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留下的无数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每当盛夏,灼烈阳光照射烘烤,据说地表温度最高可达80多摄氏度,因有“沙窝煮鸡蛋”的形容。因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正在燃烧的烈火。 南北朝时被称为“赤石山 ”,唐代称之为“火山”,明朝始称“火焰山”,而吐鲁番也因此被称为“火洲 ”。 

       巨型温度计“芭蕉扇”显示的实时温度为37摄氏度,但体感温度要更高,非常干燥炙热,这只是当地6月份的温度。                

       著名神话小说《 西游记 》中,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更使火焰山闻名天下。《西游记》作者明代杰出小说家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曾任河南新野县知县和浙江长兴县丞,擅长书画,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50岁左右开始创作《西游记》,其他主要著作有《 禹鼎记 》、《射阳集》、《春秋列传序》等。 淮安现有吴承恩墓,在其故居建有吴承恩纪念馆。

       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5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现为国家5A级景区 。2022年7月,习近平到吐鲁番市视察时,曾到葡萄沟调研。

       葡萄博物馆。    葡萄的起源地为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据史料记载,欧洲葡萄的栽培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至7000年。我国有关葡萄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薁”,野葡萄),即在殷商时代先民已采集并食用各种野生葡萄。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开始人工栽培葡萄。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使》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人内地。我国“葡萄”一词是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

       葡萄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 葡萄沟河流两侧,望不到尽头的葡萄架上,葡萄藤蔓层层叠叠,郁郁葱葱,形成了弯弯曲曲的绿荫长廊。 葡萄沟周围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在缓坡上,堪称火洲里的“桃花源”。

        吐鲁番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降雨量少,温差较大,农作物浇灌水源主要为高山融雪,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吐鲁番葡萄和其他瓜果大而甜的特质。葡萄品种主要有马奶子葡萄、无子白葡萄、红葡萄等。每年8月,吐鲁番会举行吐鲁番葡萄节 。我们去时当地葡萄大的也只有指甲盖大小,尚未成熟,游人也很少,纯粹是慕名而往。

       葡萄沟景区有座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建于2000年, 馆内陈列有介绍王洛宾艺术生涯的百余幅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资料。王洛宾是中国民族音乐家,一生从事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 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他在新疆前后生活了47年,最终也定居在新疆。经过他改编、整理、创作的民歌至今仍被人们传唱。其中《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等传唱度极高的新疆民歌,不仅让全中国认识了新疆,也让中国特色的民歌走向了世界。《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他在青海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手稿镌刻在他和夫人的墓碑背面。

       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位于吐鲁番的高昌区,景区面积10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公元前2世纪车师人开始建造交河城(上图为交河古城遗址),唐朝时期在此设立交河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交河驿站。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史记》中记载为“井渠”。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盆地最多,计有渠道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多公里,因称“地下运河”。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即井穴。当地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借鉴内地“井渠法”,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面灌溉、使用,避免了水分大量蒸发,保证了自流灌溉,从而成为吐鲁番盆地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 “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为全国文保单位。

       上图为在地下30多米深处参观入口。“5272”意为全疆1700多条坎儿井水渠总长度5272公里。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间隔一段距离打一口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低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

       交河驿景区的坎儿井称作可其克可坎儿井,是小坎儿井的意思,掏挖于1440年,长3500米,首部井深60米,竖井口总数116眼,井水可直接饮用。景点介绍牌上的井水流量数据显示:最初(1970年)最大流量为69.4M/L,现在流量15M/L(2003年)。20年后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不知是多少流量。网上有文章说,因过度开采等原因,吐鲁番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1200多条坎儿井水渠中,现已干涸70%左右。

       第十六天——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巴扎”是维吾尔语市场、集市之意。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商业圈    ,是一座集旅游观光、民族商贸、餐饮、民族艺术展示、零售五大业态为一体的旅游观光景区,占地3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巴扎,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大巴扎2003年落成,2004年入选乌鲁木齐十佳建筑。国家4A级景区。

       大巴扎中的主要建筑二道桥清真寺,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300人同时开展宗教活动。

       大巴扎由六个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楼群组成,主色调为本地建筑传统的土黄色,并融合了希腊 、古罗马、西亚、中亚的建筑元素,为乌鲁木齐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巴扎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被誉为“新疆之窗”。

       历史上二道桥曾是清代沙俄在迪化(现乌鲁木齐)划定的“贸易圈”的北段分界线。20世纪30年代二道桥巴扎即成为南北疆及中亚、西亚地区的物品交换中心。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商贸的发展,这里成为迪化的商业区。新中国建立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在这里建立了民族商场、团结剧场和专营民族特色用品的批零市场。

       大巴扎集中了乌鲁木齐市95%以上的民族商品销售商家,从业人员中少数民族占80%以上。

       上午在大巴扎游览、购物,至此北疆之旅全部结束,下午赶往机场。因航班延时,飞回南京时已近夜里11:00。

        新疆目前共有17个国家5A级景区,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四。2013年,新疆的天山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和博格达四个片区(面积5759平方公里)又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而以上这些景区大多在北疆区域,因此这是一次不虚此行、收获满满的旅游,即使只有短短的十六天。

       北疆自然风光气象万千,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使人流连忘返,用“大美新疆”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只是南疆还没去过,不知南疆是否还能印证“大美新疆”的号称呢?如果计划中的南疆之旅能够成行,就可以“大美新疆南疆游”作为续篇,留下新疆旅游的完整纪念了。

       大美新疆南疆游 ——我期待着。


                                                        2023年8月

      

阅读 14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