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为期五日的杭州研学之行,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九年级的教师们参访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中学与建兰中学两所公办省级示范性初中,领略钱塘古韵,了解办学特色,交流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经验。以下是第三学习小组的老师们在参访学习过程中的心得感悟,视角不一,却各自体会深切。

徐红莲老师认为,在杭州的研学之行中,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仓前实验中学令人印象深刻。仓中的教育发展改革一直在探索前行的路上,从2012年到2023年该校不断探索与尝试,逐渐构建并完善了“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共经历了“高效”、“呈现、比较、建构、共享”、“学思”共三个阶段。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犹如推进剂,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在段辉老师看来,五天的杭州研学之行,在仓前中学和建兰中学参观学习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新了对项目式学习和校园数字大脑的认识。两所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底蕴和对教育细节的极致追求令人感触颇深,学习时间短暂却受益匪浅。

王丹老师十分欣赏仓前中学庞仿英校长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庞校长站位很高,有人格魅力,教育思考有深度和广度。高屋建瓴。将学校的发展与内涵随时间一层一层提高与升华。教学方式与理念从无到有,从粗线条到细化,再提炼升华,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课堂模式固化下来。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核心学校文化核心教育理念以及核心教研教学模式,形成自己学校独特的学生活动文化,教师教研文化。并且与时俱进,尝试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学校的教学文化理念中进行创新,与时代接轨,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庞校长点赞。

走进杭州市建兰中学,校如其名,蕙质兰心,卓有建树。龚倩老师和郭懿老师认为,“建兰大脑”让我们见识了“大数据”带来的巨大能量。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建兰大脑”通过对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师的“精准化”教学。教师通过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针对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分层或定制个性化作业,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良性循环。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会继续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汤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天的学习中,让赵兴老师和莫晨老师感受最深的是在建兰中学的参观学习活动。参观校园、学校管理经验分享、课堂教学展示、新课改实施策略介绍,所有的一切,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为之震撼。杭州建兰中学重视校园文化的打造。走进建兰中学就充分感受到一所名校的不同凡响的文化氛围。建兰文化秉承杭二中“求实”传统,沉淀着百年文化,在名校林立的杭州占据一席之地。这与学校的办学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着力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提倡“轻负高质、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办学理念。以科学、民主、规范的人本管理。形成内外开放、多元发展、求实创新的教育格局,走出一条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文化养校之路。另外,建兰中学每个教学班均配置“一大两小”的子母教室,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配备学校大脑,全校实现了信息全覆盖,便于家校合作和实时了解学生情况,找到精准发力点......建兰中学高位发展的模式带给我们许多启示与帮助。

在王昭慧老师看来,杭州师大附属仓前中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如动力引擎带领仓前中学的学生、老师、学校快速发展,打造适应未来发展的高品位优质科技城学校,培养有乡土情怀、有学识底蕴、有众创意识的追梦少年;培养出以爱心为底色、以师德师能为双翼,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共赢为追求的当代优秀教师。十多年来,通过专家报告、教师同课异构、教师观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课堂节打造推进“呈现、比较、建构、共享”的理想课堂,实现了理想课堂从“质量提升”到“模式构建”,再到“聚焦学思“的历史变革。这与我们汤逊湖学校的三环五步法、导学案、校本作业、启源教学节等不谋而合。
这是一次充实而难忘的经历,一次美好而独特的研学。行至“仓前”,品赏“建兰”,诗韵悠长,鸟鸣芬芳。研学渐入尾声之际,一心只愿“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