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丨食菌需谨慎、小心防中毒——毛稗田幼儿园宣

沫默丶
创建于2023-06-27
阅读 11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每到春夏季节野生蘑菇生长格外旺盛,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需慎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野生蘑菇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具有潮湿土壤适合野生蘑菇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家庭用餐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不采购不明品种的野生蘑菇,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食物中。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1.什么是野生菌


野生菌又名菌子、蘑菇,是一种真菌,一些野生菌可以作为食品,但也有不少种类有毒,可致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


2.野生菌食用后中毒症状


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力、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等,严重者可致命。


3.识别有毒野生菌的五大误区

误区1:外观不鲜艳的菌无毒。部分颜色不鲜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菌也有毒,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白色的致命鹅膏就是剧毒种类。


误区2:生虫、生蛆的野生菌无毒。很多剧毒野生菌成熟后也会生虫、生蛆。

误区3:用葱白、大蒜、银器能测出菌有毒。有些民间传统方法说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大蒜变蓝色或褐色。但这些检测方法目前都没有可靠的结论证明是完全有效。



误区4:掰开野生菌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如可食用的松乳菇、红汁乳菇白开后也会流出乳汁,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


误区5:高温煮超15分能杀毒。有些饮食店告诉客人,食用菌内煮熟15分钟以上,能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研究证明高温不能破坏毒菌、药菌的毒性,如果误食毒菌,哪怕经过高温一样难免中毒。


4.预防野生菌中毒“三不”法则

●不采摘 。


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菌。

●不买卖 。


不购买野生菌,即使是在正规市场上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不认识或没吃过的野生菌更不要买来食用。



●不食用 。


要想避免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食用野生菌。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菌,以确保饮食安全。


5.食用野生菌中毒后自救要点


目前,野生毒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也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尽早排除毒素,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二是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三是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四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


五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六是判断是否为食用野生菌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幼儿园温馨提示


1.不采摘野生蘑菇


在户外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野生植物等,由于鉴别毒蘑菇并不容易,所以不要轻易采摘。


2.不购买野生蘑菇


勿从路边摊贩处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



3.不食用野生蘑菇


为避免食物中毒,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安全。在自制药酒和利用中药材煲汤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有关药材的知识,并从正规渠道购买药材,以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


夏季是食物中毒高发期,食品安全关系到您及家人的身体健康,为了您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请不要采摘和食用不能确认的野生菌、野菜和野果。


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您和孩子的饮食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食菌需谨慎、小心防中毒。



阅读 11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