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班安全教育美篇

九恬
创建于2023-06-27
阅读 3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安全教育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溺水发生的常见原因

 溺水,俗称淹溺,是指在游泳时或者失足落水时发生的严重意外伤害,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很多人在夏日喜欢在江、河、水塘内游泳,这就很容易发生溺水现象,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

发生溺水事故的多为不会游泳的青少年,擅自到江河及池塘、水库嬉戏玩耍,不小心掉进江里、河里、水库里、而身边又没人及时正确的救助,最终导致溺水死亡。

幼儿牢记“六不准”

 家长请务必履行监护人职责,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教孩子牢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正值汛期,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现象集中出现,防汛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要,如何防止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增强幼儿园教职工和家长们的防汛意识,切实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防汛安全小常识吧!

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识

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

汛期会引发的危害

 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防洪防汛温馨提示

1. 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做好防洪自护。

2. 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3. 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4. 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5. 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6. 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7. 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8. 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9. 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了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事故的发生。开展了防拐骗防性侵主题安全教育活动。

认识自己的身体和身体的"小秘密"。

男生和女生是有区别的,男生不能乱看女生的"小秘密",同样女生也不能看男生的"小秘密"。


这些"小秘密"是不能随便给他人摸和随便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身体的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隐私部位除了爸爸妈妈谁都不许碰。

  幼儿身体隐私部位的自我保护,是典型的幼儿安全、保健教育问题,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中很少涉及到的,这全新的课程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其实我们要做的是从最根本、从孩子的意识上为他们建立起防线。让大家一起来关注,共同防范,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免受侵犯,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成长!

防性侵小贴士

孩子:

1、拒绝爸爸妈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他人强行触碰,要大声呼救,告诉爸爸妈妈并报警。

2、没有征得爸妈的同意,不可以独自跟其他人出门玩耍,尤其是异性,不论是熟人、邻居还是亲戚。

3、遭遇猥亵或性侵害时,要及时跟爸爸妈妈说,让他们来解决问题。

家长:

1、不要将孩子单独交给异性成年人看管,尤其是将孩子寄宿时,更需提高警惕性。

2、给孩子普及基本的防性侵教育,告知他们男女有别,既不能让爸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身体,也不能主动去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

3、时刻与孩子保持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一旦发现孩子遭受侵害,要第一时间报警,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

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

总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安全标志,需要我们小朋友留心观察。发现标志了记得要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注意👀,提醒大家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并遵守安全规则。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从2009年开始,每年5月12日被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本次防地震安全演练,使师生都能切实树立起忧患意识,真正掌握好地震、防踩踏安全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救的能力,在发生地震时,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同时避免在逃生过程中发生踩踏事件,积累集体疏散、应急组织等实战经验,提高师生应急防护救助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完善预警机制。演练结束后,我们再次反思本次演练中需要改进的要点,真正达到防地震、防踩踏安全演练的目的——守护生命、防患未然!

消防安全教育

为了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在火场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师生抵御火灾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做好我园安全工作,构建平安幼儿园。我园于11月9日开展了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目标1、让幼儿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火,以及火灾的危害。2、让幼儿学会基本的逃生本领,记住火警119。3、让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1)注意安全用火用电,不要随意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其他火种。(2)不要在家中乱接电线,更不要超负荷用电。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是否老化、破损、家庭电闸保险是否正常工作。(3)不要在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楼道不要堆放物品,防止堵塞安全通道。(4)多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具备补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的能力。(5)养成“随手关火”“随手关气”“出远门断电”“不在楼道堆放杂物”等良好的消防习惯。(6)预防火灾,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7)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8)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东西。

气温回转迅速,天干物燥,火险等级高,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的防火意识,做好森林火灾的防御工作。

“ 绿色家园,平安家园”的建设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森林防火,匹夫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努力提高护林防火意识,切实履行好护林防火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交通安全教育也是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必修课,缺少交通安全教育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因为这样的教育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步行交通安全常识

1、要在马路便道内行走,不能区分便道的靠路右边行走。

2、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见了黄灯等等”,横穿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必须走人行横道。

3、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路口的护栏。

5、不在道路上进行滑旱冰、打羽毛球等体育或游戏活动。

6、低年级学生上、放学要由家长接送,上街、游玩应有成年人陪同。

骑车交通要求

1、遵守交通法规,听从指挥,文明骑车。

2、不和他人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不逆行,不扒车行走,转弯时要伸手示意。

3、过路口要严守信号,遇红灯亮时要把车停在停车线以外,不准绕行信号灯行驶。

4、各行其道,在没有划分车道的路上,要靠右边行驶。

5、车辆铃、闸、锁,要齐全有效,不准乱停乱放。

6、未满12周岁的学生绝对不允许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

乘车交通安全常识

1、乘坐公交车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许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3、车行驶过程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4、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5、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

6、不乘坐超载、超速车辆。

好吃的糖果

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家长进课堂”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 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班级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家长的职业 、阅历对幼儿园来说就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 。 为了更好的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开阔幼儿的眼界, 拓宽幼儿的思维,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们邀请了周煜博爸爸👨🏻,人民警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为普及安全教育知识。

生活中的小物件无处不在,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且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玩弄发卡、硬币、纽扣等一些小的物件,特别是像糖果般彩色的小圆珠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孩子常常不经意把小物件放入耳朵、嘴巴、鼻子,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但了解了各类物品的作用,而且学习到如何预防小珠子带来的伤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阅读 3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