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全旺 2022.12.1
一九七一年,我返乡劳动锻炼已经三年。五月一天的夜晚,生产队学习批判会结束后,驻村的一个下乡干部告诉了我一个消息:县里已经传达了上级恢复招生的文件,要从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中间招收大学生。听了这个消息,我兴奋得难以言表。回家后躺在炕上展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多少年来,一直困扰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种种疑团即将要被撕开。过了几天,乃只盖公社召开了招生会议,传达了招生文件。招生文件废除了“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我反复学习了文件后,觉得自身的条件完全符合文件的精神。于是,我兴冲冲地找到村里的领导,向他直白地告诉了我要参加推荐的意愿。那个村领导用轻篾的口气说:“一个公社给上一两个推荐指标,能轮上你呢?”村里的领导是这样一个态度,我就找公社的领导。那时,乃只盖公社革委会的主任是赵富贵。赵主任是个军转干部,他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办事踏实,在当地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他说:“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出生、现实表现,你都占有一定的优势,我会重点考虑你的。”听了赵主任的话后,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平静了许多。没多久,公社革委会办公室的秘书通知我填写推荐表,我如实地按照要求填写了表格的各项内容,回到家里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
6月中旬的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响起了急促的喊话声:“杨全旺,赶紧去公社走一趟!”听到喊声,我立即放下手头的营生,骑上自行车飞转起来。想到自己即将要成为一名大学生,美好的憧憬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不到一刻钟,便赶到公社。公社革委会的秘书告诉我:“这次招生推荐的资格你被取消了。”我一脸茫然,诧异地问:“什么原因?”秘书告诉我:“因为你已结婚。”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顿时打蒙了我。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就这样,大学的门坎与我擦肩而过。没过多久,托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公布了录取名单,他们是:张钰(上海知识青年)、李荣、张士俊、张亨、付亮、樊步连、王招兵、张仲师。
国庆节过后,托县县委、县革委会决定在全县11个公社选拔青妇干部,方法仍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说实话,有上次被取消推荐资格的疑虑,我对这次推荐并不看好。但是,在我父亲的积极鼓动下,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青妇干部的选拔。乃只盖公社13个生产大队的13名青年男女报名参加了这次选拔。经乃只盖公社党委审核后,最终确定的三名推荐对象是:黑兰土力亥村的杨全旺、祝乐沁村的史铃铃(女)、老官营村的陈文政。我们三人填好了干部推荐审批表,一起到乃只盖医院作了体检,回家等待县里的批复。年底托县县委发文,批准:陈文政、史铃铃、董文科、赵光辉、云喜庆、杜碰树、李瑞英、赵秀英、徐建国、李补俊、吕彩凤、贺万顿、刘争和、贺仙女、焦生女等36人为托克托县首批青妇干部。我再次失之交臂,原因照旧。
一九七二年,国家的政治形势出现了转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兴起了促生产、促工作的新局面。为适应城乡蓬勃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托县教育局决定从“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下乡返乡知识青年中(1966~1968年毕业的初高中学生史称“老三届”)选拔五十名学生到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上学。这一次,教育局没有设置“婚否状况”的限定。经过紧张的报名、评议、推荐、政治审查、领导批准等环节,我顺利地被呼市师范学校录取。同时被录取的学生还有:张贵俊、杜守荣、王振义、高山峰、苏天顺、祁振民、张珍(女)等五十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老校。1907年建校时称“归绥学堂”,1922年改称“绥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后又数易其名。学校自1966年文革停止招生以来,1972年将迎来首批新生。
6月18日早晨8点,托县教育局选送的五十名学生集体乘座一辆大客车从县城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波于十点半到达呼市汽车站。刚进站,老天就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大家把行李堆放在汽车站售票大厅的一侧,等待学校接送的车辆。将近中午时分,雨渐渐停了,大家还在焦急地探望着窗外,仍不见任何踪影。这时,不知是谁说了句:“呼市马车社就在汽车站的东边,有谁认识云公民,他是那里的司机。”(云公民,托一中老三届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10月到托县古城公社白家营大队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时,被招到呼市马车社工作。1975年至1979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79年入党,历任呼市交通局副局长、呼市计委主任、伊盟副盟长、盟长、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太原市委书记、山西省委副书记、中国华电集团总经理等职。)我和张贵俊不加思索地说:我们认识。说完,我和张贵俊等几人就朝马车社方向走去。在一个宽敞阴暗的厂房里,我们找到了正在修车的云公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急忙招呼来两个弟兄带了三辆“咚咚”车,向汽车站驶来。大家装好了行礼,落座后一齐朝呼市师范学校驶去。
6月22日,呼市师范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校长马耳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马校长殷切地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勉励同学们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负众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土左旗、托县、郊区、市内三区的学生代表也纷纷作了表态发言。按照同学们的志愿,学校实行了分科授课的教学方法,把同学们编入各个专业班学习。杜守荣、张贵俊、王振义、高山峰、杨全旺、李玉林、李平士、简义、杨耀等同学编入语文班学习;索应琏、王子英、刘德旺、刘忠、赵台小等编入数学班学习;上海知识青年郑克俭编入英语班学习;张铁成、焦运、田伟小、解玉厚、云好收等编入物理班学习;苏天顺、王荣生等编入体育班学习,谢成杰、郭少雄等编入美术班学习。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学校实行双免教育,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学费、免伙食费。
语文班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文选与习作、文艺理论、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科目。授课教师有:杨秉祺、刘桐荪、谭承玺、吴亦农、汤易绥。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学习,(学校未放寒暑假)完成了全部教学计划后,1973年8月,我们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托县教育局选送的50名学生,除刘德旺、谢成杰、王荣生、云掌印4人留在呼市工作外,其余46名学生全部回到托县充任县、乡级中小学教师。后来,他们中有一人(王振义)走上了地厅级领导岗位。(王振义,托县五申人,1968年7月高中毕业后,返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73年呼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取得了内蒙古师范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历任五申公社中学教师、校长、五申乡乡长、乡党委书记、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长、托县县委书记、呼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呼市市委副书记等职。)有4人(高山峰、刘德旺、苏天顺、云好收)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有4人(杜守荣、李平士、王子英、杨耀)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有15人终身在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有13人成为乡、科级的领导干部。他们是:索应琏、杨全旺、张贵俊、祁振民、高英、郭卫民、张锦壁、李玉林、高兴、丁效忠、赵台小、兰俊官、郑克俭。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托克托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法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月中旬的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响起了急促的喊话声:“杨全旺,赶紧去公社走一趟!”听到喊声,我立即放下手头的营生,骑上自行车飞转起来。想到自己即将要成为一名大学生,美好的憧憬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不到一刻钟,便赶到公社。公社革委会的秘书告诉我:“这次招生推荐的资格你被取消了。”我一脸茫然,诧异地问:“什么原因?”秘书告诉我:“因为你已结婚。”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顿时打蒙了我。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就这样,大学的门坎与我擦肩而过。没过多久,托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公布了录取名单,他们是:张钰(上海知识青年)、李荣、张士俊、张亨、付亮、樊步连、王招兵、张仲师。
国庆节过后,托县县委、县革委会决定在全县11个公社选拔青妇干部,方法仍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说实话,有上次被取消推荐资格的疑虑,我对这次推荐并不看好。但是,在我父亲的积极鼓动下,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青妇干部的选拔。乃只盖公社13个生产大队的13名青年男女报名参加了这次选拔。经乃只盖公社党委审核后,最终确定的三名推荐对象是:黑兰土力亥村的杨全旺、祝乐沁村的史铃铃(女)、老官营村的陈文政。我们三人填好了干部推荐审批表,一起到乃只盖医院作了体检,回家等待县里的批复。年底托县县委发文,批准:陈文政、史铃铃、董文科、赵光辉、云喜庆、杜碰树、李瑞英、赵秀英、徐建国、李补俊、吕彩凤、贺万顿、刘争和、贺仙女、焦生女等36人为托克托县首批青妇干部。我再次失之交臂,原因照旧。
一九七二年,国家的政治形势出现了转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兴起了促生产、促工作的新局面。为适应城乡蓬勃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托县教育局决定从“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下乡返乡知识青年中(1966~1968年毕业的初高中学生史称“老三届”)选拔五十名学生到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上学。这一次,教育局没有设置“婚否状况”的限定。经过紧张的报名、评议、推荐、政治审查、领导批准等环节,我顺利地被呼市师范学校录取。同时被录取的学生还有:张贵俊、杜守荣、王振义、高山峰、苏天顺、祁振民、张珍(女)等五十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老校。1907年建校时称“归绥学堂”,1922年改称“绥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后又数易其名。学校自1966年文革停止招生以来,1972年将迎来首批新生。
6月18日早晨8点,托县教育局选送的五十名学生集体乘座一辆大客车从县城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波于十点半到达呼市汽车站。刚进站,老天就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大家把行李堆放在汽车站售票大厅的一侧,等待学校接送的车辆。将近中午时分,雨渐渐停了,大家还在焦急地探望着窗外,仍不见任何踪影。这时,不知是谁说了句:“呼市马车社就在汽车站的东边,有谁认识云公民,他是那里的司机。”(云公民,托一中老三届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10月到托县古城公社白家营大队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时,被招到呼市马车社工作。1975年至1979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79年入党,历任呼市交通局副局长、呼市计委主任、伊盟副盟长、盟长、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太原市委书记、山西省委副书记、中国华电集团总经理等职。)我和张贵俊不加思索地说:我们认识。说完,我和张贵俊等几人就朝马车社方向走去。在一个宽敞阴暗的厂房里,我们找到了正在修车的云公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急忙招呼来两个弟兄带了三辆“咚咚”车,向汽车站驶来。大家装好了行礼,落座后一齐朝呼市师范学校驶去。
6月22日,呼市师范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校长马耳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马校长殷切地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勉励同学们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负众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土左旗、托县、郊区、市内三区的学生代表也纷纷作了表态发言。按照同学们的志愿,学校实行了分科授课的教学方法,把同学们编入各个专业班学习。杜守荣、张贵俊、王振义、高山峰、杨全旺、李玉林、李平士、简义、杨耀等同学编入语文班学习;索应琏、王子英、刘德旺、刘忠、赵台小等编入数学班学习;上海知识青年郑克俭编入英语班学习;张铁成、焦运、田伟小、解玉厚、云好收等编入物理班学习;苏天顺、王荣生等编入体育班学习,谢成杰、郭少雄等编入美术班学习。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学校实行双免教育,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学费、免伙食费。
语文班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文选与习作、文艺理论、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科目。授课教师有:杨秉祺、刘桐荪、谭承玺、吴亦农、汤易绥。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学习,(学校未放寒暑假)完成了全部教学计划后,1973年8月,我们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托县教育局选送的50名学生,除刘德旺、谢成杰、王荣生、云掌印4人留在呼市工作外,其余46名学生全部回到托县充任县、乡级中小学教师。后来,他们中有一人(王振义)走上了地厅级领导岗位。(王振义,托县五申人,1968年7月高中毕业后,返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73年呼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取得了内蒙古师范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历任五申公社中学教师、校长、五申乡乡长、乡党委书记、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长、托县县委书记、呼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呼市市委副书记等职。)有4人(高山峰、刘德旺、苏天顺、云好收)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有4人(杜守荣、李平士、王子英、杨耀)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有15人终身在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有13人成为乡、科级的领导干部。他们是:索应琏、杨全旺、张贵俊、祁振民、高英、郭卫民、张锦壁、李玉林、高兴、丁效忠、赵台小、兰俊官、郑克俭。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托克托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法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8年10月,作者(后排左2)返乡后被贫下中农推选为代表,参加托县贫代会时的留影。
前排左起:白云升、田瑞、张泽君、解玉厚、曹向明
后排左起:王富伟、杨全旺、于龙、洪永臣、李建明
前排左起:白云升、田瑞、张泽君、解玉厚、曹向明
后排左起:王富伟、杨全旺、于龙、洪永臣、李建明
1973年,作者(3排左3)在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语文专科班的毕业照。
前排左3起:杨秉棋、吴亦农、工宣队孟师傅、工宣队王师傅、汤易绥;
2排右起:高山峰、高安乐;
3排左起:杨秉新、祁振民、杨全旺;
4排左起:丁荣贵、李平士、张锦壁、左5杨耀、左7李玉林、左8张贵俊;
后排左4起:王振义、简义、杨德荣、高兴、杜守荣(右3)、丁效忠(右1)
2排右起:高山峰、高安乐;
3排左起:杨秉新、祁振民、杨全旺;
4排左起:丁荣贵、李平士、张锦壁、左5杨耀、左7李玉林、左8张贵俊;
后排左4起:王振义、简义、杨德荣、高兴、杜守荣(右3)、丁效忠(右1)
1981年,作者(2排右5)在乃只盖中学任教时与81届文班学生的毕业照。
2排左5:王彦峥(数学老师)
2排左5:王彦峥(数学老师)
1986年,中共古城乡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主席团全体成员留影。
前排左起:吕文善、云昌昌、王琐仁、弓治帮;
后排左起:李万锦、云和平、杨全旺。
前排左起:吕文善、云昌昌、王琐仁、弓治帮;
后排左起:李万锦、云和平、杨全旺。
1983年,作者(前排右4)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呼和浩特市陆军予备役师步兵三团一营服予备役时的留影。
前排左2起:马前云、云和平、付俊厚、刘志英、弓治邦、李万锦、杨全旺、祁文奎。
前排左2起:马前云、云和平、付俊厚、刘志英、弓治邦、李万锦、杨全旺、祁文奎。
1987年,作者(后排左2)参加内蒙古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培训时与呼市、包头市检察干部的留影。
1998年,作者(2排左1)参加内蒙古公安厅全区第十二期公安局长、政委岗位培训时的留影。
前排右1宛正;右2史超;右4张雪松;右6赵黎平;右8季中荣;右9李啸;
后排右4李志斌(现任内蒙古公安厅副厅长、呼市政府副市长、呼市公安局局长)。
前排右1宛正;右2史超;右4张雪松;右6赵黎平;右8季中荣;右9李啸;
后排右4李志斌(现任内蒙古公安厅副厅长、呼市政府副市长、呼市公安局局长)。
2001年,托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分管政法的领导与托县公、检、法、司四长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布和(检察长)、塔娜(副县长)、魏福义(人大副主任)、高显(县委副书记)、朱耀(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云好收(政协副主席)、云震(县委政法委书记)、苏天顺(法院院长)、云天平(公安局长);
后排左起:赤旭先(副检察长)、梁雨(副检察长)、赵拴柱(法院副院长)、李文魁(法院副院长)、补惠(司法局局长)、奇云拴(公安局副局长)、杨全旺(公安局副局长)、宛正(公安局政委)
前排左起:布和(检察长)、塔娜(副县长)、魏福义(人大副主任)、高显(县委副书记)、朱耀(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云好收(政协副主席)、云震(县委政法委书记)、苏天顺(法院院长)、云天平(公安局长);
后排左起:赤旭先(副检察长)、梁雨(副检察长)、赵拴柱(法院副院长)、李文魁(法院副院长)、补惠(司法局局长)、奇云拴(公安局副局长)、杨全旺(公安局副局长)、宛正(公安局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