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难题办实事,转作风提效能—临潼区栎阳街道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事篇

临潼栎阳
创建于2023-06-25
阅读 23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7月7日,雨金街道群众李勇给栎阳街道送来一面情意千金的锦旗:救人于危难,恩情重如山。事情发生在5月29日,大雨,雨金街道一群众骑车经过栎阳街道胡张段时发生交通事故,情况万分紧急。当时正值上班高峰期,车流量较大,栎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毛欣、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江宏及党政办主任陈娜冒着大雨,对伤者进行了救助,避免了更大的伤害,挽回了伤者的生命。

  自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开展以来,栎阳街道把群众满意作为改进作风、提升服务层次的标尺,常态化推进“依岗承诺转作风”“六个一”及大调研大实践大练兵等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瞄准群众关注“难点”,查找群众办事“堵点”,以“实践”“实干”“实绩”为导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切实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纵深发展。

  俯身为民办实事。今年“三夏”抢收抢种期间,义和村的沈树林心中万分焦急,他家的三亩小麦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和相邻农田的乡党有些矛盾,收割机无法进入田块作业,自己又拉不下面子去调解。有困难,找组织,他思前想后到村委会和街办寻求帮助。街道包村领导和两委干部为了让小麦颗粒归仓,解决群众矛盾,尝试用吊车把收割机吊进作业区、和泾惠管理站协商推出一条小路等办法,但都无法实施。最终,经过街村干部多次召开“三方”协调会,矛盾双方和解,沈树林家的小麦按时收割,秋粮也播种了。

      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中,栎阳街道街村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坚持把民生诉求和问题解决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的最有效、最直接途径,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全力打通民声通道,赢得群众普遍好评。

  矢志为民办实事。朝邑村40多户群众多年前和某农业产业园开展了土地流转,今年5月份,合同到期,双方协商不到位,群众的土地不能及时拿到租金,也不能进行复耕。街村干部到现场查看,和合同双方见面,召开协调会,听取双方诉求。最终,110亩土地大部分归还群众,目前已经进行了复耕,让群众按时种上秋粮。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我们在作风能力提升年的过程当中,本着“不踩两脚泥,怎得一声赞”的理念,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解难题、消民忧、除民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当中,也体会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立足为民办实事。街道东侧商贸门店集中,临近的下水道堵塞,气味难闻,也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街道城建科立即组织人员、车辆对下水道进行抽排水、疏通,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经营环境。安李村儿童张晨哲身患重病,家庭也为此负债累累,街道妇联积极对接协调,为其争取到4000元救助基金,给这个家庭也带去了希望。东庙村主干道路口没有警示标志,存在安全隐患,村两委实地调查,设立2处减速带、1处交通镜,增加群众的安全感。

        我们的干部在入户检查燃气罐,在逐户逐街画民情地图,在渠道清理垃圾,在监测企业噪音,在防汛一线……我们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决杜绝“两张皮”现象,要求街村干部必须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解民困。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栎阳街道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问政、问需、问计于民,瞄准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地方精准发力、紧盯影响群众利益的“微”“小”“急”“难”做足文章,真正以钉钉子精神,打通服务群众的“中梗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给群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 23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