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资源,也是我们生活中的老朋友,在她温暖的照射下,仿佛产生了神奇的魔力。那光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神奇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游戏时,一个被冷落的三棱镜在悠悠的摆弄下出现了彩虹,这一“焦点信息”引起了孩子们的高度关注。一个来自催化事件的主题,能够快速进入探究阶段,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蔓延。因此,我们以“遇见彩虹”为契机,为幼儿提供多向度探索空间。
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彩虹呢?
哪里可以看到光?
光影可以玩什么游戏?
幼儿的游戏是开放的、自由的,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课程故事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开展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基本上,了解光的各种物理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从接受性学习转向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生成活动:尝试设计制作日晷,了解日晷的原理。在“日晷”实验中幼儿能对“时间”建立清晰的概念,学会制订计划、有效规划生活、提升学习能力,从而科学助力幼小衔接。
课程实施遵循选择与创造、多元与全面、灵活与融合的原则,以“问题中心”为课程设计取向,从而生成以幼儿为中心的游戏化、生活化、整合化的课程。
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彩虹呢?光盘、镜子、放大镜、彩色积木、等不同材料都成为了孩子们寻找彩虹的工具,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除了“彩虹”外,还有“亮点”和“影子”。
为了进一步探索,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我和影子》《棉花岩上的光》《讨厌黑夜的席奶奶》等绘本,同时发放了调查表,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调查表上。同时挖掘家长资源,邀请桐桐爸爸来和孩子们一起发现其中的奥秘。
了解了这么多光的小秘密,孩子们又不免疑惑,它有那么多的本领,那在我们生活中光到底有哪些用处呢?
活动中我们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光的直射让孩子对日晷产生了联系,了并引起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支持幼儿的想法,将此课程相关的焦点信息进行内涵挖掘,找到该课程新的发展点,促进课程实施深度发展。例如:时间管理是幼小衔接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追随幼儿兴趣,展开进一步探究。
日晷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孩子们发现在太阳下,通过光的直射,看晷针的影子就能记录时间了。
孩子们发现一个日晷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究需要,因此我们追随幼儿兴趣,及时调整,支持幼儿自制日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前期知识经验,绘制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设计步骤图。根据设计图寻找多样的材料开始了制作…
经过前期准备、设计、制作后,终于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测试环节啦,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将自制的日晷拿到操场的各个角落进行实验。这时孩子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记录的时间都不一样呢?
针对以上问题,孩子们进行了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情况?
“绘本中日晷是放在那里不动的,要像我一样做个底座。”
“我用画纸画的晷盘圆圈不圆,写的数字位置也不一样。”
“有的写到12,有的写到24。”
此时,孩子们对时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发现问题后到教室及时做了调整,有的借助圆形的物品进行绘画,借助石头、一次性纸盘做间隔,有的用直尺进行等分等等。孩子们带着调整后的日晷又出发了。
为什么记录的时间还是不一样?
由于幼儿不能很好的控制晷面与底座的夹角关系,实验还是没有成功,为支持实验的进一步开展,确保实验的准确度,我们在底座的制作上给予了支持。在讨论、投票中孩子们选择9:00、12:00、15:00这三个时间先进行持续观察,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晷面上进行标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同一时间晷针投影几乎是一样的!
日晷的探索还在继续,孩子们拿着一个多月的观察表进行比对,发现晷针投影出现了偏差,孩子们将视角拓展到探索日食月食中……
老师的话: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大班幼儿的特点。他们能够在对日晷长期系统的观察中探索并发现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日期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揭秘月亮和太阳交替的秘密,不断摸索着时间的变化奥妙,以此建构对光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