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大同市平城区第三十一小学校美术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2023年平城区小学美术学科第四次中心教研组线上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为两部分:1、评价赏析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例《春节到》录像资料(李凌飞御东第一小学)2、《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高玉兰 山西省特级教师)
在课例《春节到》中,李凌飞老师以王安石的《元日》导入新课,强调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课上,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春节情境,了解和分析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放鞭炮、拜年、吃饺子等、典型活动,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学生了解了门神的起源和含义,在讨论分析门神的表情、动作、衣饰结构特色及色彩中,进一步突出了教学重点。之后,学生分析讨论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设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孩子们在探究中了解,在了解后感悟,在感悟后绘画,逐步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最后在展评 环节,指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向更多人展示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整体看这节课整体设计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媒体资源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孩子们了解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是一节有思维的动态课堂。
《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中,山西省特级教师高玉兰老师认为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当摒弃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来拓宽视野、夯实基础、扎实技能。
高老师的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1、了解中国的古建筑,品独特建筑艺术
2、了解剪纸的历史,赏民间剪纸艺术
3、了解中国画艺术,观赏文化魅力
高玉兰老师提出,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学习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的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