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晶,吉林省青少年宣传教育中心理事,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会员,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参与并承担省市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各级奖励。是朝阳区师德先进个人,朝阳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在于启发和引领,教育要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奋发向上的种子,静待花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姜老师有着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育岗位上努力耕耘、无私奉献,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获得了诸多的荣誉。经过层层选拔在长春市教育局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大赛活动中,她的"汉字家园"一课荣获市级一等奖。微课"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被评为区级二等奖。
英国学者斯腾豪斯强调,“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 “研究”已经是教师专业工作方式之一,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姜老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提升业务水平,持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笔耕不辍。多篇教育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希望这些经验对后来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响应国家号召,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和帮助下,经过潜心的研究、大胆的尝试、深入的探索,姜老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师的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呵护儿童。”教师爱学生的心,是抚慰学生心灵的妙方。教师的爱可以照亮学生的一生,我们有幸成为教师,有幸担当起这样一个神圣的使命,自当全力以赴。
姜老师班上有一名女同学曾经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也不太喜欢她并且有些歧视她。这种歧视导致她自卑、自闭,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她不愿,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强烈的辍学的想法。
经过姜老师细心的观察、了解和分析,认为她自身是一个聪明而且善良的孩子,但是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心,加上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教育、辅导,所以才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班主任,姜老师觉得应想办法重新激发起她身上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热情,使她从颓废中走出,培养她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她是非常重要的。正好朝阳区教育局组织参加《奥妙》杂志投稿活动,她有一篇课堂作文《我是假小子》写的很好,姜老师便鼓励她去试一试。开始她还是习惯性地推托,在老师一再鼓励下,她终于答应了。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她的这篇作文《我是一个假小子》被刊登在《奥妙》杂志上并且拿到了12元的稿费。这是何等的荣耀!当她获奖的消息传来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使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个成绩让她真正拥有了自信,拥有了朋友,拥有了奋斗的目标。学校在大会特别表扬了她的成绩,因为能够在杂志上刊登文章并获得稿费,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更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刮目相看。这次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她的信心,使她有了质的改变。
利用她作品被刊登的时机,姜片老师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和取得的成就,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转变。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基础上指导家长辅导孩子的方法,使家长能积极地与老师配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获得了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和对孩子的支持。
如今,她早已不是昨日的她,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彻底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家长反映她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逆反。更难得的是还经常温习知识,在课堂上也能经常听到她的见解。虽然有时在课堂中还是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但她学会了努力的克制自己。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积极性高了。作业的书写干净、整齐多了,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儿童应有的快乐和自信的笑容再一次回到了她的脸上。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就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去温暖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用理去说服学生,努力发现学生优点,决不放弃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总策划:杨勇华
审 核:杨 波
撰 稿: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