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江海文化”课程基地,感博雅附中课程魅力

用户228415
创建于2023-06-24
阅读 27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伊宁县音美教师跟岗培训

  今天的江城南通细雨霏霏,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虽然是细雨霏霏,也挡不住我们徜徉艺海的脚步。

  在原第八、九批 援疆教育领队、伊宁县二中校长,现通大附中副校长、南通第一初级中学教育联合体总校长周云旗同志的组织安排下我们来到了这所生态和谐、典雅古朴、风景如画的承载着科学、人文和艺术课程基地的高中学府。

  刚刚返回的第十批援疆干部卫清和办公室主任张致远,以及美术学科负责人朱亚梅老师,音乐老师贲道宏等人热情接待。

         曾到伊宁援疆的卫校长称呼我们为“家乡的人”来了,瞬间倍感亲切。千里手相牵,通伊心相连。

  课程基地负责人朱老师像我们介绍了通大附中“江海文化”美育课程基地建设及发展。以课程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弘扬南通地方文化艺术为平台,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发实施江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

美术教师交流学习小会场

  朱老师与美术老师们一起探讨交流地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朱老师并将自己在开发地方课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与我们。我们总能在南通教育家们的引领和无私的相助中大大缩短摸索前进的道路

音乐老师交流学习小会场

         音乐老师贲道宏与我们交流探讨,了解彼此在艺术课程中的现状。贲老师针对合唱社团的创建与建议给予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和建议。在共同探讨后贲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排练室和培风剧场,在培风剧场简短的将合唱练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带着我们联系如何给合唱团分声部。

00:30

  跨越千里的相会,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交谈甚欢。

  五大学院之江海(南通)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江海文化”美育课程基地“蓝印花布馆”

  明清以来,蓝印花布作为南通地区的主要家庭生活必需用品一直流传至现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品印染厂、旅游工艺品研究所都先后恢复了研究、开发、生产传统蓝印花布,为抢救和传承南通的民间艺术作出了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在织物上染色的国家之一。南通所生产的蓝印花布就是传承并采用这一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也正因此,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列入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使这枝已盛开了千年的“蓝印花”,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随着朱亚梅老师的引领,我们近距离了解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老师详细讲解展示了其制作过程,从“脱脂→裱纸→刻花版→上桐油→刮防染浆→染色→晾晒→整理”等几道复杂工序完成的蓝印花布。

  图案呈现的断刀之美,在染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冰裂纹之美;完整的色花之美,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花布上的纹样图案,寄托了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真实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时刻散发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五大学院之江海(南通)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江海文化”美育课程基地“沈绣非遗工作坊”。

  南通仿真绣又称“沈绣”,是苏绣的重要分支。受沈寿“以新意运旧法”艺术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南通女工传习所的仿真绣传人又创制了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形绣、彩锦绣等一批新绣种,将传统平绣发展为现代平绣,使刺绣艺术达到了更新的艺术高度。

  朱老师讲解展示“沈绣”非遗课程实施细节,学生们用接力的方式完成刺绣作品。绣制精细,颜色过渡自然,绣面神态变化无常,是它独有的艺术特色。

  沈绣最大的特点是“三分画,七分绣”。沈秀从物象的结构明暗旋转铺绣,并加入稀嵌密或由实到虚至留白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仿真的效果,完成了从锁绣到平绣,再到画绣的演变,艺术上臻于完美。

  五大学院之工程与技术学院——木工技术实践室。

  小小木作馆,让古老的匠艺“复活”。

  五大学院之工程与技术学院——星火创客空间课程基地。

  星火创客空间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创客项目的创意、设计和实施的完美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俯拾皆是文化印迹,每个角落都充满灵性......

  蒙蒙细雨中,漫步在这风景如画,充满文化印迹的校园里,我们思绪万千。我们是不是需要做些什么呢?作为艺术教育者的我们,是不是眼界再更广些,看的再远一点。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也是课标中极力推荐的。我们要怎么去做呢?今天的旅程就给了我们很多思路和想法。

  这座年轻而赋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魅力通大附中,让我们收获很多,给予我们思考很多。相信:教育是一种熏陶。

图文提供:第二组成员

编辑:杨丽丽

初审:铁丽

终审:郭鹏

阅读 27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