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亦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更是给孩子的生命、心灵打底色的一种教育。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蹲下来,用心陪伴,以平等的角度和孩子沟通。
我是一个二胎妈妈,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拥有一对性格迥异但扶持相依的可爱女儿。老大是一个矜持文静的三年级女孩,老二是个古灵精怪的一年级小朋友。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在陀螺般的琐碎中,姐妹俩每天演绎着不同的生活,有争吵、有温暖、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欢乐。接下来,通过种种回忆,选取最触动内心的地方,讲出我们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中有两个小孩,如何去分配爱?我家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只有两岁,小时候抢夺玩具、食物等似乎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有次大概是姐姐上中班放学回家,看见妹妹正拿着自己的芭比玩,瞬间很激动的大声喊道:“不许玩,这是我的!”妹妹大哭抓狂。站在一旁的我对姐姐说:“宝贝长大了,要学会让着妹妹。”姐姐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随便玩我的玩具就是不对,为什么我要让着。”孩子一句扎心的话惊醒了我,没想到我无心的一句话却伤害到了三四岁小朋友的心灵。 确实,我们很多时候总喜欢用年龄去评判孩子们之间的公正性,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生了二胎,实际上老大的心理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种不安全感,因为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有些许剥削。事实上,正如书中所道:爱不是数学题,不是说生了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爱就变成了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少,相反我们应该在特殊阶段适当地偏爱老大多一些:不能有了老二就让老大独睡;孩子之间闹矛盾,不能总是护着小的;两孩子之间不用比较;增加和老大的独处时光等。给老大足够的爱,不仅能给与老大很大的安全感,而且老大同时能给予妹妹足够的爱。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干净而单纯。决定孩子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且大部分不可控。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却是可以控制的,那就是阅读。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也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喜欢按部就班的我将阅读视为长期坚持的亲子活动。
1、创设阅读环境很重要。孩子在两岁左右,我就经常带她们去绘本馆看书,借绘本,并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亲子阅读。一两个月后,孩子就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此外,家中需准备一个大大的书架,家里有书,孩子才有机会去阅读,让书像玩具、食品一样成为儿童生活的必须。
2、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曾经在我家老大大班第二个学期的那个时间段,什么时候孩子就能自主阅读—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尤其进入绘本馆,看到有的同龄段的小朋友拿着书看着津津有味,而我家宝宝还是抱着一摞低龄段的书满怀期待的让我讲时,我还真有点着急。后来查看相关书籍,明白了陪孩子读到几岁,因人而异,家长要做的除了配合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也可以有意识但不露痕迹地引导孩子走向自主阅读。有次我突然发现孩子对侦探类书籍特别感兴趣,我就假装忙的顾不上陪她读,让她自己先读了,然后讲给家长听。慢慢地,孩子也就实现了这一过程的过度。
阅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我们作为家长,不要将阅读和成绩强烈地挂钩起来或者一心只读“有用”的书,不要将阅读功利化。阅读更应该涵盖历史、地理、故事、名著、物理等各个学科,体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通性。
每个周末会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了解和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最广阔的教室,最好的教材!让孩子行走在大自然中,带给孩子们的不仅只有快乐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
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要欢迎错误。犯错是孩子的天性,要允许孩子犯错,在错误中教会孩子如何汲取教训,在错误中教会孩子成长。在前几天的钢琴比赛中,孩子因为没有弹出自己该有的效果,一走下台扑在妈妈怀里哭了起来。那一刹那,我心里无比的心疼。但心疼之余,和孩子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从上台的适应度、曲子的音乐性和表现力等方面分析,出现失误不可怕,关键要从中汲取教训,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拦孩子犯错、失败,而是不要破坏或为她找回对学习的兴趣——内驱力,然后鼓励她去试错,并陪伴她从错误中走向成功。
学习亦如此,不管哪门科目,我们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分数只是一时之得。作为家长,我们应关注成绩背后折射出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知识的举一反三。多鼓励,多认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故事五:爸爸的陪伴从未缺席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因为爸爸工作的特殊性,亲子时光似乎很奢侈,但我们却格外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因为“爸爸”的身份,带给姐妹俩自豪与安全感。爸爸的陪伴不一定要多有仪式感,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儿,都是一种陪伴: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做科学实验、旅游时做孩子们的“讲解员”,陪着孩子一起,融入生活享受生活就是好的陪伴。
故事六: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从身边熟悉的事情着手、让孩子学着走进社会,学着接触体验社会。从体验、奉献、到成长再到收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实践活动会使孩子们获得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孩子勇于创新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养育孩子是一场富有诗意的修行,只有父母勇于自我成长,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让我们一起俯下身子,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带着尊重和谦卑,陪伴孩子活在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