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旗渠”精神,争做时代“逐梦人”】刘石岗中心学校党支部红色学习

H.
创建于2023-06-24
阅读 22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忆修渠历程,感悟红旗渠精神,体悟创业艰辛,砥砺初心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党员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作用,深入推进“四型机关(学校)”建设,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6月24日,在刘石岗学区党总支的组织下,刘石岗中心学校党支部党员和学校干部前往河南林州红旗渠进行了党性教育培训。

红旗渠简介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历经10年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红旗渠修建过程的艰辛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工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诉说着林县人民紧靠一锤一铲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道、架设151个渡槽的恢弘场景,以及建造人工天河时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

大家仔细观看,认真听取讲解,实地感悟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大家被当年的共产党员和青年人排除万难、战天斗地、“定叫山河换新装”、“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顽强斗志深深感动。切身体会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困难和艰辛,更加深刻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内涵和时代价值。

七十年代初,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参观青年洞

红旗渠修渠10年,青年突击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工难度最大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意味着必须在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一个600多米的隧洞,漳河水才能最终进入林县。60年前,一帮誓把山河重安排的青年人发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主动承揽隧洞开凿任务,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一年五个月的奋战,将石质坚硬的崖壁凿通,书写了属于那一代青年人的光荣,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巍巍太行,千里苍茫。一座座大山,一滴滴渠水,见证了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奋斗历程。沿着红旗渠长坝,大家先后来到分水闸、虎口崖和青年洞实地参观。在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前,大家向着雄伟壮丽的太行山,向着蜿蜒流淌的红旗渠,向着鲜红庄严的党旗,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铮铮誓词回荡在太行山谷中,让大家的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劲头得到进一步激发。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

——习近平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这是一堂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生动思政课。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照耀着我们的前行路,引领和鼓舞着每一个石岗教育人在建设新时代学校的奋进征程中,奋楫争先,励志奋斗,写好石岗的优秀答卷,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精神长河,映照初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阅读 22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